如何运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学习
从破碎思考到完整思考
改变思考方法,进而改变思考习惯,第一个重大方面,就是从破碎思考到完整思考。
多数同学的思考,都是破碎的。这是因为,看书的顺序,往往是以知识点为主的。现从“辛雷思维”的角度,分析一下:
例如,查词典时,例如你使用《词源》一书时,该书中,对某个字(词)的解释,可以看做是“思维支脚”;
这个这个字的反义词、近似词等,可以看做是“思维钩子”;
某些例句,可以看做是“思维漩涡”;
而对于这个字可用于哪些方面的说明,则可以看做是“思维限制”;
而一些奇特的、怪异的用法,可以看做是“思维极限”。
学英语最常用的《牛津初阶中阶高阶双解词典》等,也类似。
学生看词典时,往往就是要把一个字(词)的解释、例句、类似词等完整的看完,甚至还要精准的记忆之。一般的,学生们只有看完某一个字(词),才能看下一个。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旦看完某个一“新”的字(词),以后认识、理解、记住,甚至能直接灵活运用了。而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没啥用处。
比如,学习能力达到一定境界,每天仅仅看《词源》,你的语文水平就能大幅提高;每天仅仅看《牛津英汉词典》,英语水平也能提高。
那么,这个“境界”怎样判断呢?
一般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思维漩涡”很强或者极强
另外,如果学生的“看懂率”不够高,就没法进行下去。
还有,如果学生思维支脚不够好,也没法进行下去。
这,就是破碎思考。
如何进行完整思考?
而在辛雷思维指导下的学生,则无需如此。
例如,学生可以按照“思维支脚”、“思维漩涡”、“思维钩子”逐一看书。比如某学生看《词源》,可以看三遍,第一遍看每个字的意思,这是按照“思维支脚”看书。看完一遍后,再按“思维漩涡”看。
怎么算是看完一遍呢?不是说你要把一本书的每一项都看完,才算看一遍。你一本书的每一页只看一行,从头看到尾,也算看一遍;你一本书只看懂百分之一,也算看一遍。
然后再按“思维漩涡”看,比如专门看例句。
然后,你可以再按“思维钩子”看,比如只看反义词近义词,等等。
学校的英语课本的教学,也是在典型的“破碎思考”下的。
把一篇英语文章当成“至宝”,反复僵化的学习,违背了思维规律,是低效的教学方法。
经过教师的不遗余力的课文分析之后,大家再反复僵化的理解、记忆。一篇英语课文,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思维垃圾块”,严重影响学生以后的灵活运用,这些一篇篇文章积聚成的“思维垃圾块”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的英语学习,就进入屏障了,学生的英语,再也不会有丝毫的进步了。
原理:“破碎思考”下的思维干扰
(本文,也可以用于理解辛雷的“看题”、“思维压缩”等的本质)
“破碎思考”下,你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第一个“思维干扰”的方面,就是自我干扰。比如你看字典查某个字,看完这个字的解释之后,你或许就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了,但如果你再看例句,可能就会被干扰。本来正确的理解,反而出现理解偏差了。这就是“某知识点自我干扰”。解决方法就是只看一个方面,比如你看字典时,只看解释,例句从来不看。再例如,你数学“看题”时,碰到“难题”的详细解题过程,你只看能看懂部分,看不懂部分直接放弃。
这可看做是“不求甚解”的一种学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你的看书速度就会大幅度提高,例如,你能一天内看完一本小词典,两、三天看完一本数学有详细解题过程的习题书。
使用这种方法,你可能被认为是看书不认真、混弄,甚至属于“大逆不道”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可以把更多的知识点的某一个方面放在一起思考,形成思维漩涡。
如果不这样学习,靠一个知识点自身,强行灵活运用,这很容易产生“思维干扰”。而你把几十、几百、几千个知识点放在一起思考,而且思考过程中放弃任何看不懂的内容,这样,你就更容易形成思维漩涡。
这个道理,类似于你的力气再大,你也不可能把一个小钢珠捏扁,但你不需花太多力气,就可以把一大缸水转成一个大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