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顾说摇滚(4)
上回书说到了那个发出摇滚第一声的年轻卡车司机——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因为有的朋友听完小顾我推荐几首猫王金曲之后,都在问一个问题,这算摇滚?
有人听了说,这明明是爵士乐呀!有人听了说,这明明是布鲁斯呀!
其实在写上一期的时候,我就预感到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预告说这一期估计要用图表的方式来呈现一下。可当我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却发现,还是需要在用大约2、3期的篇幅来说点“废话”才能把图表画出来。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摇滚乐的DNA里占最大比重的——布鲁斯(Blues)。
上面这段百度百科上查到的关于“布鲁斯”音乐的词条内容。
里面有一点没有说清楚,这也是我为什么把“布鲁斯”不叫“蓝调”的原因。在QQ音乐的分类里“布鲁斯”也是叫做“蓝调”。
其实学过英文的朋友都知道“Blues”是“蓝色”的意思,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忧郁、哀伤”,而“布鲁斯”音乐最早就是由来自非洲的黑奴在工作及休憩时吟唱的来自家乡的小调发展而来的。对自由家乡的向往,对备受奴役的现实生活的控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成为了这种音乐的灵魂基础,也因此在这种音乐形式诞生之初,充满了哀伤忧郁的色彩与感觉。因此白人把这种黑人音乐叫做“布鲁斯”。
今天的蓝色不仅仅代表负面情绪,因此我也不太乐意把布鲁斯叫做蓝调。当然今天的布鲁斯也不一味的哀怨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来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们,他们是奴隶贩子们在非洲的不同部落,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部落的,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这也使得他们的音乐也就包更加多元的音乐形态和元素。来到美洲大陆以后,又和同样沦为奴隶的南美印第安原住民音乐产生了一定的融合。最终形成了,一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拥有特殊节奏特点与和弦进程的新的音乐形式。
布鲁斯是美洲大陆的独特产物,原料是来自非洲的黑人音乐与他们在美洲流过的血与泪。
从15世纪第一个黑人奴隶登上美洲大陆,到19世纪这种音乐形式基本成熟定型,一直到20世纪1930年代,被以学院派的方式固定下其独特的音节系统、曲式与和弦进程。这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演变过程。
这种带着先天的种族歧视色彩的音乐形式,却在其形成的几百年间,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她不但成为了现代音乐里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根源,包括爵士、摇滚、蓝草、美式乡村、流行音乐等等都受到了她的影响。她更在意识形态革命中发挥了若隐若现的作用。
当我们了解到布鲁斯的历史,我们几乎可以了解文化艺术的伟大。
可以不看下一段
今天关于布鲁斯音乐就说到这里,最后推荐一首歌曲,不是布鲁斯,是摇滚,我记得应该是1996年电影《Romeo +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的片尾曲,可查了半天没查到。不管了,反正很奇怪的,在写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就想到这首完全不相关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