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被征服的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最常见证候,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多数医家探讨认为于肺、脾、肝、肾之病变所致,或因感受风、寒、热、燥、火之邪而发,或因脾虚生痰、肝火犯肺、肾气虚衰等导致。近年来发现,肝郁气滞是导致咳嗽的重要病因之一。
主诉:男,35岁,咳嗽一周,夜间咳嗽不能安睡,呼吸胸口憋闷。
患者回馈:
当夜舒坦入眠……
整夜未咳……
刮完呼吸无憋闷感……
呼吸顺畅……
看到这样的痧像肯定是吓人的……
肝郁气滞,血瘀的咳嗽……
症状特点:咳嗽日久,断断续续,咳一下既停,旋即又咳一下,如此频频而咳。咳声低沉如闷于喉下,常于吃饭或喝水时加重。有的咳痰,痰稠色黄,或白粘稠,痰量或多或少,甚至喘促难卧,或咯痰铁锈色,或带血丝,甚至咯血。有的伴见胸闷或胸痛。舌质暗红,舌边尖可见瘀斑点,脉象多弦,或弦细涩,或浮滑。
病因病机
1、负重努伤肺络,跌打损伤肺络,咯血残瘀留滞肺络,肺络瘀阻。负重和跌打损伤,皆可损伤肺络而产生瘀血,咯血残瘀不去留滞肺络,皆可使肺络瘀阻,肺气失于肃降,壅而作咳。吃饭时,胃为受纳而胃气暂不降浊,胃气之不降,亦影响肺气肃降,是以其咳益甚。又因劳损伤气,咯血耗气,肺气虚弱,故咳嗽断断续续,其声低沉而闷。
2、痰瘀碍气,肺失肃降。痰来自津,瘀本乎于血,痰阻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浊停滞更致血瘀,两者关系密切,互相转化,互为因果,难以截然分开,故成痰瘀互结之证。正如《丹溪心法》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唐容川说:“善人身气通,不可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血证论》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此皆因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三者互为影响以致水湿停聚而成痰,火热煎熬津液或外邪袭肺,肺失宣肃,津液凝滞等因素亦可成痰。痰为有形之邪,留滞体内,脉络受阻,血行不畅,致生瘀血。正如张山雷所言:“痰涎积于经遂则络中之血必滞”。
3、气血失调,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或气虚、阳虚无力鼓动血行而成瘀,寒凝血滞,热邪煎熬亦可成瘀,或外伤血脉运行不畅等均可导致瘀血产生,瘀血阻滞络道,津液聚积,化生痰浊,阻碍肺之宣肃则咳喘重矣。正如唐容川所言:“血积既久亦能成痰水”,这是瘀血日久而生痰浊,导致新生之痰与瘀血相聚则成痰瘀为患之证,故使咳嗽日久不愈。
4、津液亏虚,肺络瘀阻。津液作为血液组成部分,有助于血液运行流畅,周学海在《读书随笔》中曾比喻:血有如舟,津有如水,水津充沛,血始能行。若湿热邪毒,或杂病他因,使津液亏虚,津亏不足以载血行,导致血行不畅而成瘀血,或热灼津液,水少津亏,汁稠重浊,流行不畅,停蓄凝滞亦而使肺络瘀阻,肺气失宣而咳矣。
因是夜晚10点左右,只能局部简单处理,以肺部投影区为主简单处理了30分钟左右。
刮痧方案
刮痧调动气血,以通论治,整个胸腺,天突到膻中,鸠尾,巨阙,云门,中府,锁骨,缺盆,大椎,定喘,肺俞,两腋下大包,期门都刮到,胸骨之间每刮一寸都刮到, 全覆盖刮透效果奇好,刮完诉胸前大山压下的感觉没有了,呼吸顺畅……
我只是简单的处理一下,效果如此之好,又一个被砭法征服的人!
不禁感叹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
更教剩活百来年。
此老终须不枉、在人间。
李氏砭法引邪出表、导气入内,使整个人体气血流动起来,死水变活水,死气变活气,生命力就回来了。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通过刮痧使身体“通”起来,李氏砭法能让人着迷,越来越能够悟透一点,收获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真的是神奇。
作者简介:周华,道生李氏砭法刮痧41期(长沙)传授班助教。
文、图:周华 编辑:灵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