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何止善恶那么简单?

“当前的中国的现实是:

弥漫性的腐败从官场已经渗入各个领域,包括本该是净土的教育、文化领域;

行业失范,食品、药品都可以下毒;

各种伤天害理之事,乃至荒诞剧层出不穷。

人人哀叹: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中国人钱袋鼓起来,而精神趋于空虚。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各种诊断,开出各种药方。

争论了一百年的东西文化优劣之论又兴起,出现了“国学热”。

另一种极端是怀念过去闭关锁国,在物资极端贫乏中的绝对平均主义,在幻觉中想象似乎中国曾经有过人心朴实的一片净土。”

著名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资中筠先生在谈到“人性·文化·制度”时这样说到。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几千年来,百家争鸣,始终莫衷一是!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从古至今,从圣人们开始关注并著书立说讨论人性善恶之始,争论便从未休止。

以先秦诸子的学说为例,具有代表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

佛学中,判定善恶的标准,最高的原则是与心性相应不相应:与心性相应的是善,与心性相违背的就是恶。

纵观中国传统的善恶观,王阳明的良知至善学说可谓集大成者。

在西方众多的善恶学说中,尼采的“超人道德”学说认为权力意志成为善恶价值的标准和源泉。

启迪多元思维

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伟大的文学作品对人生和人性的表露总是真实而深刻的,蕴含着人性善恶的丰富哲理。这也是文学经典长盛不衰的原因,被鲁迅先生定位于“人情小说”的《红楼梦》更是如此。

人性是复杂的:有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单纯与世故、相容与相斥以及自私、懒惰、贪婪等等。这些人性的表现在红楼舞台上轮番上演,甚至于在一个人身上交错互见,表现为“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

最典型的就是薛宝钗与林黛玉。

“钗黛优劣”问题向来被列为红学的一大公案,有拥黛抑钗、拥钗抑黛、钗黛二元论、钗黛一元论等观点。目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钗黛体现的是两种人性或是人性的两面。

王蒙表述为:“画一个太极图——阴阳鱼,如果黑的是林黛玉,那么白的就是薛宝钗。她们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悖论’,即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自然的、充分的,表现为林黛玉;同时,人又是群体的、道德的、理性的、有谋略的、自我控制的,表现为薛宝钗。”

正心正举

生命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创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不是善人就不作恶,不是恶人就不行善。

人生而混沌,本无善恶,善恶当以辨证的观点去看待。

在某个历史时期,在某种制度和环境中,人恶的一面会大力膨胀。当时空转换,在另外一种制度或环境里,善的一面也可以发挥得特别好。从事实上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感人的善行,也有很多恶性。

人性的善与恶,如同太阳的近日点、远日点。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变化里不停地发生着改变。

你永远无法判断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是“善”与“恶”,因为朔风寒,是天理循环;心冷暖,是百态人间。

拨迷见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四句教”

开启自在之门

战国时,《列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这件事的对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人类对真理的探求和论辩,一直在延续,对人性的善恶之辨亦是如此。

对于“太阳何时远何时近”的问题,随着科学认知的进步,早已有了确定的答案,但如何评判人性善恶,恐怕时代越进步,人们越“不能决”。

因为人性何止善恶那么简单。

(0)

相关推荐

  • 人性善恶

    人性的善与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社会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有一些人,有一些事, 不必耿耿于怀,要懂得放下,也许一个转身的思考,就会在不经意间增长弥足珍贵的智慧, 一时的想不通,纠结成团的心事,便会在 ...

  • 《列子·汤问》七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 ...

  • 《两小儿辩日》是两个小孩的游戏?其实孔子才是最大的靶子

    同学们平常交流时,会不会因为不同的观点产生争论呢?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得面红耳赤,也没个结果. 小半在学校也会因为不同的观点跟同学起争执,然后回来就跟我诉苦.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我就给他提前预习了一 ...

  • 收藏考验的是藏品的真伪,还是人性的善恶

    讲收藏故事品人生百味,这是发文5,粉丝自己的捡漏.打眼经历. 主编:千年一雷(wx:leijun7210) 根据具体的收藏者故事整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人生半百时才明白任何一条通往梦想的路都是那么曲 ...

  • 岳飞之死的复杂与简单:复杂的是人性和利益,简单的是纯粹的爱国

    引子:绍兴九年(1139),金国皇室的夺权大战以完颜宗弼完胜而告终.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树立威信,巩固地位,完颜宗弼得立马干几件"大事"才行.根据以往的经验,人生三大乐事:吃饭睡觉 ...

  • 《骆驼祥子》:人性的善恶转变,从来没有守得住的防线

    有人说,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容易孕育出最丑陋的东西.曾经山盟海誓的爱情,最容易带来恨之入骨的仇恨:曾经患难与共的友谊,最容易导致割袍断义的绝情:曾经不求回报的付出,最容易带来欲壑难填的索取. 人性 ...

  • 论人性的善恶

    论人性的善恶 作者:白海霞 [摘要]康德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之本性的界定上,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人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就人的理性本质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 ...

  • 走进《黑暗迷宫》的迷离空间,探究复杂人性的善恶多变

    人性是复杂的,人心是难懂的,究竟人的本性之初是善是恶,也是延续争辩已久,且没有标准答案的,宁愿相信生来就如一张白纸,无所谓善恶,但是现实的生活,又不得不去面对形形色色.善恶难辨的复杂人性.每个人的心中 ...

  •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载聚讼纷纷.<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

  • 人性有善恶,有时候善和恶只是一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我们不当考验人性,也不必心生期待。

    ​人性有善恶,有时候善和恶只是一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我们不当考验人性,也不必心生期待.

  • 对待孩子哭闹的态度是人性深处善恶的“试金石”

    新闻背景 某些家长在亲子冲突爆发,孩子哭闹不止时,不及时平息战火,反而将孩子哭闹拍摄下来并发布出去.网友称此类家长的心理为"孩子你再痛哭一会儿吧,爸妈先拍个视频发朋友圈,集齐100个赞&qu ...

  • 信息流时代,藏不住任何真相,只会不断放大人性的善恶!

    嘛叔madojia 嘛叔为您推送精品阅读 时代是进步的,网络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信息流时代,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就不存在隐秘的信息,真相迟早会被解密! 曾经诡异的蓝可儿事件,引来各种猜测,将近十年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