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王庄小小农村大变样
地址:博野县程委镇王庄村
如诗的田野是四季里最美的篇章
抒不完的故土情怀
在诗行里穿梭的祖辈父辈
伏在诗间循着未干的墨迹
嗅出了田野的香味
王庄小小农村大变样 |作者:王树淼| 程委镇王庄村有230户、800多人口,是全县有名的偏僻而又贫困的小村庄。党的十八大以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在下乡工作队大力支持和谋划下,与广大村民团结奋斗,革命老区的小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无不令人欣喜。
小村变化大,孝亲敬老多了。村党支书王跃波说,咱们村变化可大了,县委书记在大会上表扬咱们是孝亲敬老模范村,为全县树立了好榜样。你看一位退休老教师,伺候孤独老妇30多年,老人97岁才善终。这个老师成了"博野好人",被老干部局评为"最美老干部"称号,影响多大呀!一个50多岁的农妇,长年为公婆姑母三人擦屎端尿,悉心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尽心尽力,她被邀请参加了保定市表彰大会,成了孝心模范。村里年年举办孝亲敬老的典型模范评选活动,村民已经形成习惯了,孝老爱幼营造成了浓厚氛围,否则,不孝,被人耻笑,抬不起头来。
最近又评选表扬了20多位孝亲典型人,他们的事迹都很突出,其中有党支部委员、妇联主任耿素彦带头伺候患有多种疾病的94岁的老父亲,从生活起居到请医治病 ,把孝顺老人全部包起来。52岁的村干部王振开的老母患有老年痴呆症,他与爱人轮换照顾周到。村支书王跃波无微不至地照顾患有痴呆症的哥哥。村干部不带头行孝心不能任职,由此形成了团结和谐共同奔小康的好村风。
穷则思变,发家致富了。以前小小王庄人称"糠家庄",村里人吃糠咽菜的多、穿旧衣的多、住坯房的多,生活贫困不富裕。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村干部带领人们千方百计致富,人民生活幸福多了,许多家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做卖买,发家致富了,有多户靠开商店、织罗、养猪、赶集摆摊等收入发家了,还有的种麻山药、药材、植树造林收入大了等。村里多户人家有高档轿车、新房,差不多户户购买了洗衣机、冰箱丶电视机等,外村、外地的人,一提起小小王庄村赫赫有名,刮目相看,伸出大拇指夸耀:钱包鼓了,鸟枪换炮了!
街道大变样,出行方便了。以前土道,下雨泥泞难行,车辆深陷泥坑不能前往,农民收获的庄稼不能及时运回家,学生把车子放在亲戚家,光脚回家,出行极不方便。如今墙体美容、孝敬大字标语闪光,大道、巷道都硬化了,每天8次公交车,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泥水道不见了,脏乱差的现象也逐渐消失。村委会建起一流新房,设备齐全。以前办公室没有住房,只好在农户家凑合着办公。天天夜晚路灯亮了,老人晚上走路也方便多了。
文化活动好,幸福开心了。文体活动开展好,村里大鼓名扬十几里,再加上小鼓,铜铂、铜罗、小铂等,能敲12套,还有"脱了裤子穿"、"大撞山"等多个鼓谱,敲响了,惊天震地,象进军鼓,人心振奋。那二鬼摔跤、跑马、跑驴、车子旱船等令人大饱眼福。每逢节日在本村和附近村扭秧歌搞宣传,敲鼓演节目,热闹非凡,欢乐无比。
为了发扬这个几十年来的传统,在县"种子工程"支持下,又增添了鼓乐,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有了文艺演出队、踢健儿队,人们利用健身器锻炼,在广场唱歌跳舞丶踢健儿,健康身心,老百姓无不欢乐。农村书屋书籍繁多,老少在知识海洋里流连忘返。每逢年节日村民穿着彩色新衣,互祝吉祥,笑脸相应。大街上小彩旗空中飘,住户红灯亮,对联闪耀,你来我往,满脸春风,喜气洋洋!
小小农村的巨大变化,彰显小小乡村美丽景象,它是国家一个小小缩影,也是十八大以来新中国前进的印证。十九大召开了,全村脱贫了,广大村民欢欣鼓舞,党中央又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我们革命老区人民要在上级党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村党支部带领人民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有新气象向着新目标不懈奋斗,努力建设美丽家园,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树淼
(WANG SHU MIAO)
男,78岁,党员,博野县程委镇王庄村退休教师,现任县委老干部局通讯员,已为老干部工作和老干部典型人物,发表稿件千余篇,多次被有关报社和老干部局评为"优秀通讯员",博野县"最美老干部"、"模范党员"等。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王树淼
本期编辑:孔淑茵 审阅:程秀然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