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不是说你可以瞎逼逼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如果说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有什么坏处的话,那么首先一定就是,为不懂又喜欢装懂的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土壤。

比如说在画展上,看到某幅稍微抽象一点的作品,不假思索先上来一句:“我不懂什么现代不现代派的,可这也能叫艺术?”

到医院看病,最后一看价钱当场冒烟:“我不就看个小病吗,怎么开这么多药,这医生真黑。”

坐公交车的时候,遇上行车高峰,堵两个红绿灯,随口就丢出一句:“这城市规划做得真差,天天堵车。”然后抓着旁边的路人,就开始胡扯瞎掰痛斥公务人员吃干饭。

更可恨的是,你还不能反驳他。

这一类人最擅长的,就是用几句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来给你和稀泥,你和他说艺术理论,他说再怎么艺术也得让人看懂;你和他说相同的病症也有不同的病因,他和你讲医生就该福泽惠民,开最便宜的药有最好的效果;你和他讲城市规划没有这么简单,他一口咬死“堵车也叫做得好吗”?

要是他实在说不过你,也肯定不会服输地来一句:“你就很懂了吗?大家都不懂装什么呢,我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你就知道我的错了吗?凭啥不让我说?言论自由懂不懂。”

如果要再更加恶劣一点,就是即使别人和自己八杆子打不着,却依旧要跳出来上演杠精戏码的:

新闻上提及到某企业家,跟帖的评论必有一句:“哼,不知道做了多少亏心事,才赚到那么多黑心钱。”

出现某某明星的消息,这些评论就会变成“那么漂亮,肯定整过”以及“肯定是靠潜规则上位的吧”

某个知名人士写一个影评,立刻就会变成“收了别人钱,无脑吹捧打广告”。

总说谣言止于智者,可为什么教育越发普及,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仍然没有办法阻止谣言产生和传播?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生活里面,依旧存在着许多这样反智的人。他们胸无点墨,难得知道的几个漂亮名词,也只是从各路杂七杂八的公号看来的。看到的听到的,也就是每天刷微博刷出来几个八卦博主发的链接。

可即便是这样,依旧不能阻止他们在人前,表演一番“我什么都懂”的大戏,要是有人在台下拍手附和,大赞其有真知灼见,那就大大地撑起了他原本还有点虚的自信心,头抬得更高,腰板也挺得更直了,更加坚信自己所说出的“真理”。

要是不慎被人像小偷一样抓了个现行,狐狸尾巴暴露得一览无遗,立马试图在言语上,将对方的见识,拉到和自己同等水平,继而搬出“言论自由”来掩饰自己的窘况。

而事实上,他们所需要的,根本不是什么言论自由,他们也不在乎所谓的言论自由,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可以在人前高谈阔论以及别人的啧啧称羡。

然而当跳出那时的语境,从整个客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看起来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侃侃而谈的人,当他们真正投身在各个行业中时,表现往往都是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因为他们自身能力不济。

只有身处更高的位置,才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只能够站在低处来评估一切,这导致他们对于其他事物,对于社会,甚至是对于他们自己的认知,都十分不清晰。

这种认知不清晰最直接的表现,也正是他们总挂在嘴边,用以标谤自己拥有发言权的言论自由。

当一个人习惯从井底观看外面的世界,便会下意识地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如同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他们根本不了解、不熟悉自己所给予评价的事物,他们想当然地,用自己不曾经过调查和验证的想象,来填充事情的本来面貌。

这种想象,很多时候都充满了毫无来由的黑暗、迂腐和龌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习惯于用粗浅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如同某些假冒伪劣的专家一样,披着言论自由的外皮信口开河,中伤着真正的事实,以及那些掌握着真相,又或者是每天努力为社会真正做出贡献的人们。

当一个人真正付出了努力,了解得越多,他也会一并发现,自己所不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也会因此变得越发严谨和细致,不肯随意地对事物随意地进行过多评判。

而当他们认真而严肃地去谈论事情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一样。他们的话语是系统、条理且逻辑严密的。

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的观点对亦或者是错,唯有这样的人,才有真正的话语权,而这些言论的交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文 | 毒哥 x 木提壶

(0)

相关推荐

  • 7字谚语

    7字谚语

  • 任流言蜚语满天飞,坚守本心即可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有人的地方就会评头论足,无论什么年龄,什么阶层,好奇心和闲暇时间引起的一系列关于事件的讨论,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发生. 可能发生在公司的饭堂,可能发生在某咖啡馆,也有可能发生 ...

  • 再有球员批评莫雷行为,一哥谈詹姆斯被围攻:他们一直喜欢双标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平静过后,随着前不久肖华在<时代>节目访谈过程中的言论,莫雷事件再一次火热起来.在节目中,他称联盟不会限制莫雷的言论自由,也不会强制解雇他,更不会惩罚他,同时表示很开心看到 ...

  • 饶阳王岗村有一万人,是我瞎逼逼还是你瞎逼逼?

    上些天,我写了一篇饶阳是小堤大,还是东张岗大的文章,今天有人留言说,你瞎逼逼,饶阳最大的村庄是王岗村,有一万来人! 呀,我觉得早些年看<饶阳县志>看了很多遍,肖献法老师和刘文英老师写的饶阳 ...

  • 文字图片:时间过得那么快,谁愿意和不在乎的人瞎逼逼

    直到有一天 你遇见这样一个人 每天和你分享他的快乐 解读你的忧伤 报告每天的行踪轨迹 笑谈每天的生活琐事 这就是喜欢你的表现 毕竟时间过得那么快 谁愿意和不在乎的人瞎逼逼呢 温馨提示:图片整理来源网络 ...

  • c语言如何实现大数乘法?来看看最强牛逼逼...

    c语言如何实现大数乘法?来看看最强牛逼逼无敌悍将程序员是怎么解决的 ```c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方法一,时间换空间( ...

  • 从“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侃起

    这还是自己的一篇旧文,最近烦事多端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篇,觉得此篇正合现当下之心,翻改一下供大家一观. 记得那是去年年初,在家观看这些年特别火的一个电视节目<最强大脑>,有个孩子玩了一次变 ...

  • 人生的进阶力—“别逼逼,先干起来再说!”

    小贝Career致力于成为一家有强烈使命担当和价值情怀的领军教育集团,已帮助800+海内外商科学子斩获满意的offer.我们将以拳拳之心,争做全球职业培训教育的实践者.领航者.关注小贝,你能得到关于泛 ...

  • 别逼逼了,光喝酒,是不会让人发胖的

    本文转载自 |啃老师陪你喝一杯 ID|kenlaoshiheyibei 作者 |啃老师 今年9月,国际肥胖学会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导致体重增加,这我就不服气了. 喝酒到底会不会发胖?只 ...

  • 李玫瑾教授真言:不要瞎报兴趣班,请逼孩子养成这种底层能力 !

    前段时间有个兴趣班鄙视链的话题你有看过吗?就是这张图,非常火. 我把这张图发给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在孩子的教育上非常有想法的父亲,我常常跟他交流育儿话题. 他说,智力类的排名,围棋为首,他还是服气的,三 ...

  • 逼孩子考编制的父母,真的是瞎操心吗?

    四月份马上结束,即将进入五月.马上又到毕业季,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由此看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也将面临人生岔路口的重要抉择!留在大城 ...

  • 每天苦逼瞎忙,就是不挣钱!咋办?

    老虎今天看到一篇贸易商写的文章,标题是:整天瞎逼忙,就是不挣钱. 现货苦逼瞎忙,期货估计大多数不仅是瞎忙,而且还可能赔钱.老虎也不例外,在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里,以前内心那种自信竟然跑的精光,昨天涨今天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