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不是说你可以瞎逼逼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果说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有什么坏处的话,那么首先一定就是,为不懂又喜欢装懂的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土壤。
比如说在画展上,看到某幅稍微抽象一点的作品,不假思索先上来一句:“我不懂什么现代不现代派的,可这也能叫艺术?”
到医院看病,最后一看价钱当场冒烟:“我不就看个小病吗,怎么开这么多药,这医生真黑。”
坐公交车的时候,遇上行车高峰,堵两个红绿灯,随口就丢出一句:“这城市规划做得真差,天天堵车。”然后抓着旁边的路人,就开始胡扯瞎掰痛斥公务人员吃干饭。
更可恨的是,你还不能反驳他。
这一类人最擅长的,就是用几句人尽皆知的大道理,来给你和稀泥,你和他说艺术理论,他说再怎么艺术也得让人看懂;你和他说相同的病症也有不同的病因,他和你讲医生就该福泽惠民,开最便宜的药有最好的效果;你和他讲城市规划没有这么简单,他一口咬死“堵车也叫做得好吗”?
要是他实在说不过你,也肯定不会服输地来一句:“你就很懂了吗?大家都不懂装什么呢,我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你就知道我的错了吗?凭啥不让我说?言论自由懂不懂。”
如果要再更加恶劣一点,就是即使别人和自己八杆子打不着,却依旧要跳出来上演杠精戏码的:
新闻上提及到某企业家,跟帖的评论必有一句:“哼,不知道做了多少亏心事,才赚到那么多黑心钱。”
出现某某明星的消息,这些评论就会变成“那么漂亮,肯定整过”以及“肯定是靠潜规则上位的吧”
某个知名人士写一个影评,立刻就会变成“收了别人钱,无脑吹捧打广告”。
总说谣言止于智者,可为什么教育越发普及,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仍然没有办法阻止谣言产生和传播?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生活里面,依旧存在着许多这样反智的人。他们胸无点墨,难得知道的几个漂亮名词,也只是从各路杂七杂八的公号看来的。看到的听到的,也就是每天刷微博刷出来几个八卦博主发的链接。
可即便是这样,依旧不能阻止他们在人前,表演一番“我什么都懂”的大戏,要是有人在台下拍手附和,大赞其有真知灼见,那就大大地撑起了他原本还有点虚的自信心,头抬得更高,腰板也挺得更直了,更加坚信自己所说出的“真理”。
要是不慎被人像小偷一样抓了个现行,狐狸尾巴暴露得一览无遗,立马试图在言语上,将对方的见识,拉到和自己同等水平,继而搬出“言论自由”来掩饰自己的窘况。
而事实上,他们所需要的,根本不是什么言论自由,他们也不在乎所谓的言论自由,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可以在人前高谈阔论以及别人的啧啧称羡。
然而当跳出那时的语境,从整个客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看起来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侃侃而谈的人,当他们真正投身在各个行业中时,表现往往都是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因为他们自身能力不济。
只有身处更高的位置,才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只能够站在低处来评估一切,这导致他们对于其他事物,对于社会,甚至是对于他们自己的认知,都十分不清晰。
这种认知不清晰最直接的表现,也正是他们总挂在嘴边,用以标谤自己拥有发言权的言论自由。
当一个人习惯从井底观看外面的世界,便会下意识地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如同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他们根本不了解、不熟悉自己所给予评价的事物,他们想当然地,用自己不曾经过调查和验证的想象,来填充事情的本来面貌。
这种想象,很多时候都充满了毫无来由的黑暗、迂腐和龌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习惯于用粗浅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如同某些假冒伪劣的专家一样,披着言论自由的外皮信口开河,中伤着真正的事实,以及那些掌握着真相,又或者是每天努力为社会真正做出贡献的人们。
当一个人真正付出了努力,了解得越多,他也会一并发现,自己所不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也会因此变得越发严谨和细致,不肯随意地对事物随意地进行过多评判。
而当他们认真而严肃地去谈论事情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一样。他们的话语是系统、条理且逻辑严密的。
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的观点对亦或者是错,唯有这样的人,才有真正的话语权,而这些言论的交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 | 毒哥 x 木提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