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陈占超/柿香霜浓盈刘门(外一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外一章)

陈占超

在这里,俊美挺拔的山峰在静静休憩、苍松翠柏在幽幽吮吸;在这里,展翅高飞的鸟儿在太空遨游、蓝天紧紧地挽着白云在温情地俯视着和谐的大地。那淡淡的清爽、淡淡的舒畅、悠然而生,好心情、好感觉得到自然升华,自然释放。

美丽乡村刘门村,位于许昌市磨街乡,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东临神垕古镇,北跨华夏地质公园,距禹州市市区37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民风淳朴、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浮华的小山村。

刘门村海拔400米以上,年均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风速2.9m/s,土壤PH6—7,呈微酸性、土质为甘子泥,这里背风朝阳,日照充足,藏风聚气、空气清新,比较适合种植柿子树,据说刘门村种植柿子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刘门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漫山遍野都零星地种植有柿子树,再加上汉武帝口谕敕封的“柿树王”等的相关传说,更是赋予了刘门村柿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渊源。

“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秋愈发深了,红枫天,黄栌满地,在刘门村,随时抬头就可看见一簇簇红彤彤的柿子高悬于枝头。

有着万事胜意、世世平安之意的柿子,是寻常案头最常摆置的吉物。自古以来各种风雅人也都偏爱将其入画,以风物解四季。最爱画柿子的齐白石,在所有曾相似的柿子里,偏爱青柿,还自称“柿园先生”。

2003年冬天,上级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时任村两委班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动员、提倡全体村民种植柿子树,当年就种植柿子树1307亩,经过十几年的逐年扩大,现在已种植到了3360亩,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3/5以上。

由于原柿子树品种老化、产量不高、质量不佳,制饼率低、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严重地挫伤了村民种植柿子的积极性。2013年以来,村两委积极与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对接,聘请省内外林果专家辛国奇、毕巧玲等老师先后数次到村里实地查看、分析研究,筹建试验田,又组织有关专家到全国各地考察种植、加工柿子技术,最终决定引进陕西省富平县的升底尖柿。升底尖柿非常适合刘门村的土壤种植,并于2015年试种成功后在全村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升底柿子在刘门村生根发芽、壮大发展了,后续产业怎么干?怎样才能让柿农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个重大课题摆在了时任村两委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上了,他们深入村组、广泛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征求村民意见,并组团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实施“四议两公开”制度,最后形成统一决议,并于2016年先后引导成立了绿航、三阳、众颖等四个农业合作社,组建了村办经济实体-禹州市柿柿如意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与本村四个合作社和一个家庭农场签订了合作运营协议,村里一般农户和贫困户已开始大量种植柿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已全面启动。

禹州市柿柿如意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使用传统工艺老法制作柿饼,保持老口味不变,强力发展健康、绿色、有机、扶贫产业,以助推山村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扶贫带困为宗旨,引领全村及周边农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坚持走以民生为本、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做好、做精、做大、做强柿子的加工产业,打造优质服务、产品一流的绿色、环保、养生企业,创造刘门新村辉煌灿烂的美好明天。

我们沿着刘门新村整齐、干净的街道向村西柿子加工厂走去,一排排崭新的搬迁楼房、一行行绿茵茵的行道树、一家家十星级文明户,一户户共产党员家庭、一座座五美示范庭院、一张张急匆匆过往行人的笑脸,偶有几位年长者在新楼墙角处晒太阳、取暖或侃大山、聊天、也有几个顽童在大街上蹦蹦跳跳,追逐戏耍、也有几只母鸡在街上悠闲地晃动着丰羽、斯文地迈动着八字步,优雅的画着梅花,这景这情,处处展示着刘门新村这个美丽乡村优越的村情、村容、村貌和幸福村民喜悦的精神面貌。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来到了柿饼加工厂,两排宽敞、明亮、高大的柿饼晾晒车间展现在面前。进入车间,只见左右两面那一排排、一串串、一层层、2米多高的柿子墙、柿子串左右成行、上下成队、排列整齐、浑圆饱满、橙红明艳、威风凛凛,一个个红、黄、橘、橙色的漂亮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黄橙橙、鲜艳夺目、光彩照人。

几位中年妇女正在那里精心地从串上往下摘着柿子,上前询问,原来她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下架程序。几位身穿马甲,远道而来的摄影师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忙活着摆弄镜头、调整着焦距、变换着姿势,时蹲、时站、时立、时侧,几架照相机都在争先恐后地舞动着、不停地旋转着,发着“咔嚓咔嚓咔嚓”的声响,一张张精美画面和影像悄然摄入了镜头。“刘门晒秋,金柿飘香”,这就是刘门村最美的乡情、乡思和乡愁。

我走上前去,仔细地观看着几位正在忙碌的工人,从晾架上轻轻摘下晾好的柿子,非常认真地把柿子翻来覆去、颠来倒去查看着,唯恐有黑斑、黑点、虫眼、腐烂等瑕疵的遗漏,进而影响柿饼的质量。然后,又用剪子将每一枚柿蒂修剪整齐、手捏整形成“心”型、让漂亮的外形和果肉柔和的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成精美的一体,最后再根据柿子品相、柿霜形成的程度归类放置。

经过询问,他们几个都是本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家庭妇女,有两个还是一家人,农闲就来干活。每天都是日工资,工作八个小时,吃住在家,日值五十元左右,家庭、工作两不误、有几位妇女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收柿子、削皮、晾晒等工序时、公司还实行计件工资制,有时就可以拿到100多元,体力好、工艺熟、心灵手巧的工人甚至可以拿到200元左右。当我问到他们对村两委的工作安排有什么想法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非常满意。

在朋友的导游下,我们又来到了柿饼加工的无菌车间,只见车间右侧的空地上,堆放着一堆堆正在捂霜的柿饼,车间右侧有两个操作现场,每班有十多个妇女同志正在现场分拣柿饼,她们都穿着工作服、带着工作帽、白色手套、口罩,仔细地在做着最后一次分捡工作,一大堆质优、品好、果嫩、色鲜的柿饼被封上真空袋,装入精美包装盒里。制作柿饼的十几道严格工序,让这一枚枚经历了风霜的柿饼,颗颗都成了工人们的匠心之作,粒粒都成了精品良果、虽说是蒸发掉了柿子的自然水分,也体现了做人的本分,更是把真情良知、浓浓大爱撒向了世界。

朋友让我们随手拿起一块,品尝一下柿饼的口味,捏着那温馨香艳、饱满软糯的玩意儿、轻轻送入口中,细细咀嚼,绵柔坚韧,不仅馋虫突起,而且味蕾大开。当那软软、滑滑、甜甜、润润、黏黏的味道融化在唇齿间时,果肉的鲜美、甜腻、爽口、醇香仿佛像一杯琼浆玉液般流入你的心田,满嘴溢香、余味悠长、心旷神怡、脑清肺润。它会让你吃了一口还忍不住再想吃第二口,让你嚼完了最后一口,还想用舌尖在嘴里搜寻一番,再将口中剩余的残渣余末咀嚼一次,真正正正让你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走进刘门村的柿饼加工车间,那一枚枚心形的琥珀吊坠在凉棚中竞相纷呈、亮现风采,那一只只晶莹剔透的橙红果肉外面裹着一层层白霜,到处都散发着清馨怡人、柿甜饼香的迷人味道,更会令你朝思暮想、想入非非。美味召唤,柿饼飘香,怎不令人向往!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朋友们,来吧,美丽乡村刘门,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老院·老树·老井

我的老家老院就在登封市大金店古镇(负黍镇)、古街(明清一条街)、古庙(金兀术位配南岳庙)外的蔡家拐,我家邻居常家院里,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槐树,在老槐树下边有一眼古老的水井,相传这棵老槐树已有将近300年的树龄了,老水井也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了。

老槐树

印象中常家院的这棵老槐树高大雄伟,枝壮叶茂,高耸入云。春天来了,老槐树枯木逢春、绽蕾吐芽、生机勃勃:酷暑盛夏,老槐树绿叶掩映、消暑纳凉、槐花飘香:金秋果熟,老槐树槐米黑褐、槐豆翩翩、硕果累累:寒冬腊月,老槐树叶落枝枯,雪披银装,生命顽强。

我们陈家院与常家院一墙之隔,两家关系相处很好,大人们常来常往,孩子们更是前院跑、后院转,友谊非常。常陈两院的同龄小伙伴们很多,加起来有十几个人,童年的我们经常会聚集在老槐树下打扑克、下军棋、跳绳、踢毽子、扯狼尾巴、捉迷藏、推铜箍、摔面包、打陀螺、斗鸡、打仗等,也会结伴在老槐树下潜心读书、精心写作业,或在老槐树下静坐、听风、观月、赏雪……

乡邻们敬畏老槐树,逢年过节,大人们都会到老槐树烧香磕头,祈福许愿,老槐树似乎也听懂了人们的心声,它用温暖的大手托起满满的爱意,保佑乡亲们幸福、吉祥、平安。每到槐米成熟收获季节,四邻八舍的乡亲们都会慕名而来,集聚在老槐树下,各自采上一把颗粒饱满的槐米籽捎回家中精心收藏、炮制熬茶、清热解毒。

老槐树也是乡邻们的吉星和福星,蔡家拐里的常家院、陈家院、吉家院、佘家院、贾家院、高家院、闫家院等众乡亲,家家户户都是吉星高照,幸福满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从蔡家拐里就走出了一批莘莘学子,他们高考金榜题名,考上了各类大中专院校,经过努力、拼搏,如今都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九十年代后又崛起了一批后起之秀和各界精英,都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积极战斗着、工作着。

感恩老槐树,愿老槐树青春永驻!

老  井

老井就坐落在常家院老槐树的下面,院西侧的空地上,井台是用两块长石板和两块石头组合而成的,非常稳固,井筒是用石头从井底一直垒砌上来的,井台上竖立着四根木棒组成的木制架子,在架子上安装着一副铸铁辘辘用来汲水。随着日月的轮换,岁月的穿梭,辘辘的吱呀吱呀欢唱,铁辘辘和木摇都把被手和绳索磨得铮光发亮,木架子也不知道换了多少茬,井绳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根了,但老井依然还是那座老井,井水仍然是那么清澈甘甜,滋心润肺。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还是夏汛冬旱,人多人少,老井依旧是泉涌水旺,常年不枯。

童年的我经常跟随大人们去常家院挑水,少年的我也曾和弟妹去常家院抬水,青年时期的我也常去常家院挑水。人多时候,乡亲们都会自觉排队取水、依次而行。大人们也会先帮孩子、老人汲水,有的甚至帮老人、小孩将水挑回家中。多少年来,乡亲们从没因为挑水而红脸拌嘴,反而因为挑水的缘故,邻里之间更加团结友爱,愈加和睦亲善了。

老井水质优良,味美甘醇,吃过常家院井水的乡亲们都会赞不绝口。尤其是秋冬季节,粒粒饱满的槐米掉在了井水里,酿制成了一汪汪清泉良药,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强健着乡亲的体魄。

记得1981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是我哥嫂大喜的日子,两天喜宴的挑水任务就交给了我这个血气方刚的18岁弟弟。每天天刚发亮,我就起身开始挑水,虽然陈常两家只是一墙之隔,但每天30多担水,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小事,第一天下来我就有些吃不消了。两天的挑水使命,可让我是受了大罪,肩膀肿了,腰也疼了,腿也酸了,头也蒙了,挑起水来摇摇晃晃,整个人就像电影《朝阳沟》里银环刚下乡挑水的模样,累的我是浑身乏力、精疲力尽,但嫂子娶到家了,全家人高兴,我也很高兴。

我家毗邻常家院,深受老槐树和老井的福泽,我们在老槐树下幸福生活、快乐成长,畅饮老井的甘露,并与老槐树和老井结下了不解之缘,发生在老槐树和老井旁边的童年趣事更使我终生难忘。

每每回到故乡,看到古镇、古街、古庙,面对沧桑的老槐树、老井我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最近,大金店古镇明清一条街的开发、利用、保护项目已经启动,老槐树和老井也将会得以更加完善的保护,它们也将会枯木逢春,重放异彩。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约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作者文库之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

由本刊策划的《关于加入中国作协那点事》7月14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阅读过万,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

应众多读者要求,杂志社决定以《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为题征稿,将写作者撰写的关于加入各级作协的经历。先在河南文学杂志纸媒和公众平台陆续刊登,最后结集出版。欢迎各位作家朋友直抒胸臆,不吝赐稿!愿《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一书中能够有您的大作出现!

征文要求:来稿3000字以内。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时请注明“加入作协那点亊儿”征稿字样,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彩色高像素生活照。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陈占超,笔名泓碧,河南登封市人,中共党员,现就职于登封市唐庄镇政府,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登封市作协理事,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已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作品三百余篇。2019年,散文《父亲》在《纳税人报》上发表。散文《童年轶事 太庙上学》在《郑州晚报》上发表。诗歌《又见范家门》在《河南经济报》上发表。部分作品还获得全国优秀征文奖项。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柿饼价格太贵,趁着柿子便宜,自己动手做柿饼吧,做法超简单

    秋天正是吃柿子的季节,吃不了的柿子可以晒成柿饼子, 用料 柿子随意小刀 热水 1.柿子要买硬点,把柿子洗净,控干水分. 2.去皮,柿子皮一定留着,后面还有用,柿子蒂也留着.去皮柿子用热水烫一下,免得发 ...

  • 一方水土:这条沟的柿子一直不摘,雪打红柿特别美

    一方水土:这条沟的柿子一直不摘,雪打红柿特别美

  • 航拍山村晒柿饼 能否卖钱全靠太阳

    深秋时节,又到一年晒柿饼的时候.在山西芮城中条山下的永胜村,人们将自家树上的柿子采摘下来,或者到临近村庄购买上几棵树的柿子,雇人削皮后,用透风透气的架子铺在村子的空地或自家屋顶进行晾晒.每到此时,整个 ...

  • 《行摄生活》-47【柿子红了】

    十 月 如 歌 几度烟雨浓,几度梦魂牵. 雨水顺着长满青笞的屋檐滴下,滴穿了千百年时光,诉说着千百年的沧桑,檐下的青石板满目创伤,被刻上了不灭的痕迹. 秋风起,霜降到.我走进山村,寻找一树火红,期待满 ...

  • 河南禹州磨街乡:中原柿乡、魅力刘门

    猎狐网河南消息:中原柿乡,魅力刘门:好柿成霜,柿柿如意. 宋代孔平仲曾在<咏无核柿饼>中写道:"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风霜变颜色,雨露如膏油.大哉造化心 ...

  • #河南旅拍 一个免费的原汁原味的地坑院村。

    #河南旅拍 一个免费的原汁原味的地坑院村。

  • 富平马坡村柿饼制作

    深秋上的富平曹村,一个个枝头挂柿的美丽,如同傲骨的红梅,一串串金黄的柿饼,若这片土地的秋火,渭北特色的晒秋风景,宛若大地的染色板,绘成了秦地特有的美丽,也串起了富平.渭北人们柿子里的致富梦," ...

  • 【散文】李长顺 陈占超/阿婆寨笔记(二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阿婆寨笔记 (二章) 妙善阿婆寨 李长顺 深山藏古寨,妙善阿婆寨.登上大龙山,神往阿婆寨. 深山有古寨,神瀑自天来. 奇哉!群龙争飞,五龙沟瀑布 ...

  • 【散文】陈占超/秋遇范家门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秋遇范家门 陈占超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高气爽.立秋刚过去,我受朋友之邀前去登封市唐庄镇范家门村观摩山村老家旅游项目进 ...

  • 【散文】陈占超/核桃王树下的乡思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用文字温暖世界 核桃王树下的乡思 陈占超 岁月若梭,九月如金.时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们随河南文学作家采风团来到了喧闹的登封市唐庄镇范家门村. 范家门村位于唐庄镇 ...

  • 【散文】陈占超/“神笔”王铎故里行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占超 庚子暑期,趁着星期六休息日,我和登封市书法 ...

  • 【散文】陈占超/一对退休夫妇的红色坚守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占超  魏爱凤 庚子中伏,天气闷热,在红色作家陈 ...

  • 【西散原创】陈占超作品 | 金银花开香山崖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金银花,又称二花.鸳鸯花.双花.银花. ...

  • 【作家掠影】陈占超:一个基层作家的文学情怀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苏小蒙 壹 首先声明:在这里我所指的"底层作家",绝不是贬意.而是指生活.工作在基层,如农村.乡镇.县城.工矿.企业.街道.社区,他 ...

  • 脱贫攻坚的嘹亮赞歌一一登封作家陈占超散文集《谁不说俺家乡好》线上座谈会侧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一一登封作家陈占超散文集<谁不说俺家乡好&g ...

  • 陈占超|王河遇见了大海

    文/陈占超 登封市唐庄镇西北部的王河村,是一个"青山环翠海,绿水抱村舍"的偏僻深山村.它位于嵩山北麓的勺河上游,西北连接嵩山九龙潭.背靠蛤蟆头山峰,面朝嵩阴都督峰.东邻三台山脚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