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中药——椿白皮

【别名】

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

【考证】

椿,《新修本草》始著录,谓:“椿、樗(臭椿)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

《纲目》载:“椿、樗、栲,乃一木三种也。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栲木即樗之生山中者,木亦虚大,梓人亦或用之,然爪之如腐朽,故古人似为不材之木,不似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

《植物名实图考》谓:“椿,即香椿。叶甘可茹,木理红实,俗名红椿。”综上记述,古代所谓的椿,即指现楝科植物香椿。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采集与收藏】

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松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变黑。

【原形态】

香椿(《经验方》),又名:猪椿(孟诜),红椿(《植物名实图考》),春阳树、春菜树、椿芽树、白椿、香树。

【炮制】

椿白皮:除去栓皮,清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丝或切成方块,晒干。炒椿白皮:先将麸皮撒入锅内,加热至烟起时,再将椿白皮倒入,拌炒至两面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椿白皮100斤,用麸皮1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椿)根,采出拌生葱蒸半日,出生葱,细锉,用袋盛挂屋南畔,阴干用。"

②《本草求原》:"去粗皮,醋炙、蜜炙用。"

【性味】

苦、涩,微寒。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本草经疏》:"苦,微寒。"

③《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④《医林纂要》:"苦甘涩,寒。"

【归经】

大肠;胃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功能主治】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遣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

①《雷公炮炙论》:"利溺涩。"

②《唐本草》:"主甘匿。"

③孟诜:"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

④《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

⑤《分类草药性》:"治下血,吐血;发表散寒,攻小儿痘疹。"

⑥《中国药植图鉴》:"治痔疮,跌打损伤,接骨,消伤肿痛。"

⑦《四川常用中草药》:"能发表,透麻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附方】

①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诃子五钱(去核梢),椿根白皮一两,母丁香三十个。上为细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饭汤入醋少许送下,五更,三日三服。(《脾胃论》诃黎勒丸)

②治湿气下痢,大便血,白带,去脾胃陈积之疾:椿根皮四两,滑石二两。上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一百丸。(《丹溪心法》)

③治小儿疳痢,渴瘦:椿木根(干,末之)、粟米(春粉),以蜜和作丸,服五丸至七丸、十丸,以瘥为度。(《广济方》)

④治脏毒,赤白痢:香椿(净洗刷,剥取皮,日干)为末,饮下-钱。(《经验方》)

⑤治淋浊,白带:椿根白皮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腹中痞块:香椿白皮二斤(切碎)。入锅内煎水,去渣熬成膏,摊布上,先以姜擦去腹皮垢腻,以火烘热药,贴痞块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俟其自落。或加麝香少许,贴后,周围破烂出水。(《岭南采药录》)

⑦治胃溃疡出血:椿芽木皮烧存性、金银花藤八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香椿树根皮六钱。水煎服。(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各家论述】

①朱震亨:"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泻痢、浊带、精滑、梦遗诸证,无不用之。有燥下湿及去肺胃陈痰之功,治泄泻有除湿实肠之力,但痢疾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宜入丸散,亦可煎服,不见有害。予每用炒研糊丸,看病作汤使,名固肠丸也。"

②《纲目》:"椿皮色亦而香,樗皮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效则异,正如茯苓、芍药,赤白颇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此心得之微也。"

③《本草经疏》:"椿,《本经》味苦,有毒。甄权言微热,震亨言凉而燥。然考其用,必是微寒苦燥之药。《本经》主甘匿及洗疥疮风疽;藏器去口鼻疳虫疥匿者,因肠胃有湿热,故现是证,苦凉而燥,所以外治皆得也。藏器又主杀蛔虫蛊毒下血及赤白久痢;《日华子》治肠风泻血;萧炳云,得地榆主疳痢;孟诜云,止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赤带,皆取其苦能燥湿,寒能除热,涩能收敛之功耳。"

④《本草汇言》:"香椿,杀蛔虫、解蛊毒、止疳痢之药也。陈氏方云,此药甘香,温涩而燥,甘香能骤发新邪(谓发疮疥、风痍及疝气、脚气之类),涩燥能收敛陈气(谓除蛔虫、蛊毒、疳痢、胃噎、奔豚之类)。故孟氏方治妇人血崩或产后血行不止,并平常月信采多及赤白带下,取椿根煎汁服即止,则其性之止涩可知矣。’

⑤《本草求原》:"椿根气平,色赤而香,樗根气寒,色白而臭,二者皆苦能燥湿泻热,涩能收阴实肠,治湿热为病,泻利、浊带、精滑梦遗、便数诸证,燥痰湿,去疳虫。但椿涩胜,久痢血伤者宜之;樗苦胜,暴痢气滞者宜之。按古方治带浊,下痢血痢,都是用椿皮者多,而樗皮少用。其功专在于燥以达阳,涩以收阴,使阳不陷于阴中,而诸证自除。凡患湿热,必病于血,正不以入气入血区分也。故肠风下血,有用臭椿皮同苍术、枳壳治者,此可见矣。"

【备注】

椿,《夏书》作杶,《左传》作橁,《山海经》作櫄。按春字古代作旾。《说文》"屯象草木之初生。"从日作屯(春),会意兼形声。故从木作杶,即今椿字。段注:"橁,非即杶字也。"《五经文字》谓"与杶同物异名。"櫄,《说文》:"杶,或从熏。"《急就篇》颜师古注:"椿字或作櫄。"而熏字又同熏,《文选》李善注:"熏,香气也。"可见以櫄为名,则与其嫩叶气香有关,故又称香椿。

(0)

相关推荐

  • 它是专治湿热痢疾的特效药

    来源:小洋人儿学医记 编辑:白鱼 审核:小也 一味椿根皮治湿热带下 老爷爷说,椿皮分为香椿跟臭椿,臭椿苦寒收涩之力更强,一般都是外用,很少内服. 有个白带黄臭,阴道瘙痒的妇人. 老爷爷说,这是湿热内盛 ...

  • 中药古今研究:刺猬皮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 ...

  • 三秦中药——地笋

    [别名] 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 ...

  • 三秦中药——木贼

    [别名] 木贼草(<木草经疏>),锉草(<盛京通志>),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心草(<山西中药志>) ...

  • 三秦中药——柳枝

    [别名] 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垂柳.杨柳.清明柳.水柳.青丝柳. [出处] <本草拾遗> <纲目>: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 ...

  • 三秦中药——鸢尾

    [别名] 乌园(<别录>),乌鸢(<纲目>),扁竹(<植物名实图考>),蓝蝴蝶(<广州植物志>),亦利麻(<广西中兽医药植>),扇把草(&l ...

  • 三秦中药——鼠妇

    [别名] 伊威(<诗经>),蟠.鼠负(<尔雅>),负蟠.蛜蜮(<本经>),委黍(<说文>),负蠜(<广雅>),蜲黍(<别录>), ...

  • 三秦中药——蒲黄

    [别名] 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苏植药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香蒲.水蜡烛.蒲草. [出处] <本经> 1.陶弘 ...

  • 三秦中药——泽漆

    [别名] 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桼茎(<广雅>),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履巉岩本草>),五凤草.绿叶绿花草(<纲目>),凉伞草(&l ...

  • 三秦中药——药墨

    五胆八宝掺松烟,千锤百炼成方圆. 奇墨入纸龙凤舞,内外兼用病魔除. 这是一首清人吟诵"五胆八宝药墨"的诗篇.乍看,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此诗,其实这首诗正道出了以药制墨和以墨入药的双重 ...

  • 三秦中药——枣树皮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 [采收和储藏] 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性味] 苦:涩:温 性温,无毒.(<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