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筮法
(本文完成于2009年7月30日)
《周易》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要理解、需记背的东西太多。不用一定的方法或技巧,可能很难较快地踏入这个华人永恒的经典之门。《系辞》中似乎告诉了我们一些快速入门的方法,那就是: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但爻辞古文,并不能让大多数现代人“乐”而“玩”之。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又是“玩”古辞,现代人确实不易读懂,何况还有那么多自古就多有的争议之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占”可以玩一玩。会占之后,既可娱己也可娱众,从而有所“乐”矣。所以,在有了一点点《易》学基础之后,先学习一下“筮法”,然后“玩其占”,再去“玩其辞”,从而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了。
然则,很多讲《易》之人,说《易》之书,都少谈或不谈筮法,或者含糊其词,让听者读者总是云山雾绕的感觉。下面以高亨先生的《周易大传今注》的相关内容为蓝本,撰写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推演过程,希望能对初学《易》的朋友有所帮助。
“揲蓍法”是《周易.系辞传》里记载的一种筮法,经唐宋人整理而发掘出来,即用五十根蓍草,去一不用,经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的四营十八变后得出卦象,然后用卦爻辞判定吉凶。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
(备蓍草五十策。拿出一策横置于一旁,在整个占筮过程中保持不动,以象征太极。)
分而为二以象两。
(将四十九策蓍草任意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以代表天和地。)
(将四十九策蓍草任意分成左右两个部分)
挂一以象三。
(分开两部分后,再从上方之蓍草中抽出一策,坚置于上下两部分之间,以代表人立于天地之间。)
(从右边随意拿出一策,夹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之间)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将上方的蓍草每四策为一组来数。因此,剩余蓍草的数目或一策,或二策,或三策,或四策。)
(用右手来数左边的蓍草,四策四策的数)
归奇于扐以象闰。
(将上方所余的蓍草置于中间的那一根蓍草的左旁。以代表闰月。)
(把剩余的蓍草[或一策,或二策,或三策,或四策],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再取下方的蓍草,每四策为一组来数。剩余蓍草的数目或一策,或二策,或三策,或四策,将其置于中间的那一根蓍草的右旁。)
(再用左手去数右边的蓍草,把剩余的蓍草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至此为一变。然后,把左右两边剩下的蓍草合而为一,再任意分为两部分,再从右边蓍草中拿出一策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用右手来数左边的蓍草,四策四策的数,所余蓍草夹在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用左手来数右边的蓍草,四策四策的数,所余蓍草夹在中指和食指之间。此为二变。然后,把左右两边剩下的蓍草合而为一,再任意分为两部分,再从右边蓍草中拿出一策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用右手来数左边的蓍草,四策四策的数,所余蓍草夹在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用左手来数右边的蓍草,四策四策的数,所余蓍草夹在中指和食指之间。此为三变。三变始得一爻。三变之后,左右所剩的蓍草的数目只能是36策或32策或28策或24策。若结果为36或24,则在此爻旁边做上记号。演卦结束,所得的六个爻组成的卦称为本卦。将所带记号的爻反转,其它爻不动,所得的卦称为变卦。根据得到的本卦和变卦,对照《易经》的经文来断定吉凶。)
以上为一变。再将上下两部分蓍草并而为一,挂在中间的蓍草不动。如上法数之,是为二变。
(即是将上下两部分蓍草合而为一后,再任意分为上下两部分。先从上方蓍草中抽出一策挂在上下部分的中间,然后对上方部分的蓍草四策为一组来数,所余蓍草放在中间蓍草的左旁;再将下方蓍草四策为一组来数,所余蓍草放在中间著草的右旁。此为第二变。)
又将上下两部分蓍草并而为一,挂在中间的蓍草仍然不动。如上“二变”之法数之,是为三变。
三变始得一爻。
{
三变之后,将上下两部分再合而为一,数蓍草的策数,其结果可参考以下规律,得出一爻。
1、三十六策,即九揲,画一阳爻。但“九”为老阳之数,一卦起完后,要变成阴爻;
2、二十四策,即六揲,画一阴爻。但“六”为老阴之数,一卦起完后,要变成阳爻;
3、二十八策,即七揲,画一阳爻。“七”为少阳之数。
4、三十二策,即八揲,画一阴爻。“八”为少阴之数。
}
得出一爻后,将所用的四十九策蓍草并而为一,重新从“分而为二以象两”开始,得出第二爻;
如上法,得出第三、四、五、六爻。
六爻既得,一卦即成。从变数上来讲,一爻需要“三变”,所以六爻共需十八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