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菩提】京根儿||吃了吗您呐!
文艺众家第三期主题活动征稿:故乡,那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间:11月19日至1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点击率达到一定数量还将有奖励。家中的学童也可投稿,我们有一个文艺小星星栏目。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京根儿
“吃了吗您呐”,作为一句老北京人打招呼时的口头语,现如今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犹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独具地理标志性的语言。北京人喜欢吃更会吃、懂吃,这句打招呼的用语正体现了这座城市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实不管哪座城市,哪的人,与吃的关系想必都很密切,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饮食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展,为生活增添了不少味道,然而伴随着人们对于饮食毫无节制的摄取,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烦恼。
这不,体检报告再次为我敲起了警钟,高密度胆固醇、尿酸以及甘油三酯均超出的警戒。无意,这些问题都与管不住嘴与不舍得迈腿有直接关系。于是,限制高热高油脂食物的摄取,以及加大平日的运动量成为了最近生活中新的内容。
几个星期过去,被动的饮食结构调整成为了自然,而原先担心因为减少吃肉而会对身体带来不好影响的顾虑全被打消,反而感到自己的呼吸却比以前变得舒缓,内心更不易急躁。被简化的三餐,更让人有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去品味生活中其他有趣的事情,而口味上的清淡却让味觉敏感起来,能够品出更多食材的本味。
谈起饮食与人生与性格的关系,让我想到了“不作不食”的故事。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弟子们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里能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看来食也生活,不食也生活。
当饮食从温饱与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中拜托,我们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无需山珍海味的饕餮,无需细菜高汤的烹调,当饮食趋于简单,生活却变得更有意义和味道。这其中多了对人生的从新感悟,与对自己和自然的责任与修行,平平淡淡才是真,饮食同样,生活亦然。
问一句:吃了吗,您呐!
作家档案】
京根儿
郎永(京根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