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峡/书的命运
书的命运
陈新峡
我曾写过一篇《没有书的日子我们怎么过》的短文,详述书本对我童年的影响。那个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玩具、没有电视,更别说网络,记忆里,好像只有书本能带给我一丝温暖和光亮。至今还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一些书,像《剑》《连心锁》《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把一生献给党》……由于对书的珍爱,常常不舍得出借,又想看别人的书,只好拿自己的书去换。记得我曾把一本《西游记》分拆成十多册,一册一册去换别人的书看。是谁说过,读书人买书就像女人买衣服,有种天然的抑制不住的冲动,此话信然。那时,每到一个地方,我最想去逛得最多的都是书店。工作后挣了钱,自己不舍得穿不舍得吃,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一些好书,其实早已看过,仍然买,像有某种情结。像四大名著,单是《红楼梦》我前后就买过三套。第一套是上下册,下册被别人借走了,后看到岳麓书社出的《红楼梦》,又买了一套。再后又被借走,在席殊书屋见有新版,又买一套。像《外国名著精缩本》共10卷,我分三次把它们全部买了回来。
收藏的书越来越多,存放就成了问题。抽斗、桌柜、纸箱,为找一本书我常要翻来翻去。婚后做了个书柜,但书多的放不下,我就把大立柜上面的一层小柜全部腾出放成了书。1995年进城后,由于居无定所,大部分的书只好仍存放在老家。尽管如此,书又积攒起来了,每次搬家最多最重的仍是书。女儿渐大,她需要的空间在不断增加,租住的房屋又狭小,只有挤压书的空间。书们先是在几个桌柜里一点点被杂物挤走,后又被女儿衣物等从床柜赶了出来,被装进纸箱,堆放到床下或不起眼的角落。一次,一文友乔迁新居,我们前去祝贺,他的书房围着墙做了一圈书柜,看到他那一本本书端庄地摆放在典雅而敞亮的书柜里,心里有说不出的艳羡,不由就想起我的那些书们,有种愧疚。每次回老家,我都要打开书柜看上一会。有句话说“旧书有身世”,抚摸着那些书,回想着与它们相遇的缘分,让人感慨莫名。它们曾赚取过我的眼泪,演绎过我的心路,留存着我的情怀,而今却只能默默蜷缩着这冷寂的一偶。去年夏天回去,打开木箱,一种霉味扑鼻袭来。翻开书,一些书霉斑点点,令人疼惜。
记得有一句很有哲学意味的话,意思是爱花的手把花折断。细想,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只爱花的手呢?这么多年,我的书们蜷缩在那狭小、阴暗、潮湿的空间里,错过了多少与爱书之人相知相惜相爱的缘分呵。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一种叫图书漂流的活动,说是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读完后再将其放回,继续一段书香漂流,觉得很有意思,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书之道。最近,又看到一种叫“阅读接力”的活动,要求参与者利用微博平台,发表读书感想,记录阅读行为,然后招呼下一个读者来“接棒”,心里不由跃跃欲试。是该给那些书们寻找一个合适的去处,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因为一本书也有自己是命运呢!
陈新峡简介
CHENXINXIA JIANJIE
陈新峡,河南省作协会员,在《都市》《当代人》《当代小说》《散文百家》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作品多次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都市文萃》《周末文汇》等转载,并收入多种选本。出版小说集《存在与流逝》。散文集《面湖而坐》获三门峡市2011年“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1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一、三、五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