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风穴电针“测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损伤程度的体会1600字

写作指导QQ22936675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又称为贝尔麻痹(Bell,spalsy),由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但临床上对面瘫损伤程度的测试或评估[1]未引起重视。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电针翳风穴既能治疗面瘫,还能测试面瘫的损伤程度及预后,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一应用解剖学
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定位:耳垂下缘后方,乳突前下方凹陷处。翳风穴下分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干等。
临床解剖学研究表明,翳风穴所在区域相当于茎乳孔的体表投影点。翳风穴的针刺方向有直刺、向内上方斜刺等,多以直刺为主。进针方向由外向内,与皮肤呈90度角垂直进针时,深度约为20mm[2]。
另外有研究表明,在该穴位注射药物治疗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原理是只要针尖准确地到达茎乳孔附近,再将药液注入,从而使面神经主干浸于药液之中,同时药液也可沿茎乳孔处面神经干周围间隙向上渗透到面神经管垂直段,继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2]。
二操作方法
1选穴 主穴翳风配穴听会
2定位 翳风:耳垂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3常规消毒 用碘伏棉签在翳风、听会所在皮肤处常规消毒,操作者戴好无菌手套、口罩、帽子。

4测试
面部肌群分为上、中、下3组,上肌群包括额肌、上眼轮匝肌等;中肌群包括下眼轮匝肌、颧肌、颊肌、上口轮匝肌等;下肌群包括下口轮匝肌、下唇方肌、颈阔肌等。
首先在双侧翳风、听会行常规针刺,翳风穴进针深度为20mm,听会穴进针深度为15mm。然后将电麻仪连接到健侧的翳风、听会穴(注意:负极连接翳风穴,正极连接听会穴),接着缓慢开启电麻仪输出强度开关至适当程度(以上、中、下肌群出现抽动为度),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测试患侧翳风、听会穴。
三结果
1重度损伤 当电麻仪输出强度为健侧的3倍以上时,患侧上、中、下肌群无抽动(或跳动),或仅出现翳风、听会穴局部组织的抽动(或跳动),大部分患者伴有面瘫后遗症。
2中度损伤 当电麻仪输出强度为健侧的2-3倍时,患侧上、中肌群或中、下肌群出现抽动(或跳动),部分患者伴有面瘫后遗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