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写作|冯骥才:《艺术家们》的写作驱动与写作理念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或许某一句话便能让茫茫书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敬请期待。——编者冯骥才

《艺术家们》的写作驱动与写作理念

写完一部书,理一理书后边深层的东西,会使自己对自己更清楚一些,所以此文首先是为自己写的。

写作时,小说在心中是充满感性的;小说写完,该理性地对待它了。

写作驱动

任何写作都来自一种内心的驱动,一种非写不可的内心压力;若非如是,为写而写,写作便失去意义。

我说过,当年驱动我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是来自学者的立场,而是作家的立场。相比学者,作家对大地民间总是心怀更多的情感,我称之为情怀。作家去写“生我养我”的土地,自然与这土地上的一切水乳交融,以心相许。如果你动了这些扎根在他心里的这些东西,他会情不自禁地去站出来守卫它。有人呼吁和呐喊,有人行动。法国工业化早期,当巴黎遭遇这种文化破坏时,雨果发声,梅里美和马尔罗付诸行动。

1990年代初我写《手下留情》时,偶然翻到雨果当年(1835年)那篇《向拆房者宣战》,惊讶地发现我与雨果疾愤的发声竟是完全相同的口气。21世纪初我所倡导和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就是直接从马尔罗主持的“文化调查”那里学来的。所以,我认为自己的文化保护,最初更多源自一种作家的文化情怀,是情感行为,出自于作家的立场。

有意味的是,我这个“作家立场”竟使我放下了写作。

更意味的是,现在我“重返写作”,反过来又与我近20年来的文化保护密切相关。

为什么这么说?

近20年文化遗产面临的巨大冲击,是时代问题的重大焦点,也是一场历史文化空前的遭遇。这个遭遇的大背景,一是农耕社会疾速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二是消费社会几乎是空降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在文化遗产抢救中,愈来愈清楚我是无法对抗这个历史的必然的,但我要在这时代性的社会转型中保护住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文化基因,以及文化传承。这个工作实在太大太难太复杂。我自然就卷入了时代的漩涡里。

可是我没有想到,在这个漩涡里,竟使我的文学受益。

一方面,我身在这个漩涡,是社会各种冲突的漩涡。我感到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都集中在我身上,这使我得以深层地认识了生活。另一方面,文化的核心是人。通过文化这个角度又使我对人的“文化性”有了深刻的感悟与理解。此后写《俗世奇人》时,比起《神鞭》和《三寸金莲》自然就多了一层地域性以及文化性格上的自觉。

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社会,即对资本的市场的消费的社会所向披靡带来的困扰看得愈来愈清楚。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和庸俗社会观会通行无阻,一切纯正的价值观都显得软弱无力,甚至变成一些空泛而美丽的口号。

我在文化保护的漩涡里常常感到势单力薄,缺乏知己,陷入孤独,这便使我去反思作为知识分子的自己。记得,我曾在剑桥与那里的教授谈起弗兰克·富里迪的《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笑道:“还有人与我们谈知识分子问题吗,你们最关心的不是和我们合作什么研究课题吗?”在法国我听到的回答是:“二战之后法国渐渐就没什么像样的知识分子了。”

不管这些话是耶非耶,反正全球现在都落入资本与消费的黑洞里,高科技还成了他们的“帮凶”,使它愈加神通广大。那么,这些还在奉行精神的人怎么办?我们这些做文化抢救的而身处“社会边缘”的人、纯粹的学者、真正的艺术家怎么办?只有执着坚守、甘于寂寞与一意孤行吗?

在世纪初文化遗产抢救最困难的时期,我写过一本思想随笔叫作《思想者独行》,对这些问题发出强烈的呐喊;但这本书却如空谷中呼叫,没有任何回应。

这些内心深处的纠结不正是我写《艺术家们》的驱动力吗?

1980年代我曾想写一部中篇小说叫作《艺术家生活》。如果那时写,也只是写我在1970年代画画时那一代人的生活情感与命运。可是现在动笔写不同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市场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在文化荒芜的时代依然站着,但在当下的物质充裕的时代却大多倒下了。于是,我把这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写在这部小说中。

我在世纪初发动文化遗产抢救的一次演讲中说过:“我们那时是恶狠狠毁掉自己的文化,现在是乐呵呵地扔掉自己的文化。这一次更可怕。”

写作中的生活多半是在不经意中积淀下来,写作的驱动是被生活与社会不断施压的结果。当然这压力不是被动的,是思考带来的一种主动,是一种精神的求索。

在《艺术家们》中,我把这种求索交给了楚云天等一些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们。

写作理念

把第三人称作为第一人称来写。

小说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有原型的人物具有生命的实体性,可以更好地感觉他。当然,原型不是原人。他从属于小说特定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虚构的。所以,小说的人物与其原型往往真真假假、或虚或实地混在一起。谁知道鲁迅的阿Q、曹雪芹的贾宝玉、吴承恩的孙悟空,有哪个人哪几个人哪些人的影子;他们从这些人身上拿来哪些的性格的外貌的行为的细节,甚至哪些故事?当然,高明小说家一定要进行个性鲜明的生命再造。

可能这部小说在我的写作中有点另类,它过于自我。这因为我所写的是我这一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精神经历。作家感受最深的是他自己和周边的人。我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作小说主人公楚云天的原型。

然而小说不是自传,人物决不是自己。自己一定要与小说人物拉开距离,才好虚构他、塑造他,使他对时代有更大的包容,这样人物才会具有时代生活的典型价值。

可是,小说家最难把控的是人物。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旦人物在你心里真的“活”起来,往往是人物拉着你走,而不是你拉着人物走。你最初构想的故事往往被这个“活起来”的人物改变。人物的命运要听从他的性格,顺从他的命运,而不是任由你去戏剧性地摆布。我在写作最初许多自以为“挺精彩”的情节最后都被我的人物删除了。也许由于我本人的投入太多。开始只是时代氛围、人物心理、生活的细节与片断,以及一己的艺术感觉等等,写着写着渐渐有了一种化身为楚云天的感觉了。

当我写到楚云天与田雨霏初吻时,竟然心里感到十分紧张。待写到大地震那个突如其来的灾难时,自己的许多亲历的生活也都一拥而入,进了小说。这时我已经放开了。只要小说顺畅合理,人物充分饱满,自己在真实生活中经受过的那些最独特、最深切的细节便都送给小说、送给楚云天了。我用自己成就了人物。我干脆就把第三人称当作第一人称来写。

这样的写作使我进入了一种自由的状态。

它使我可以通过我的人物尽情表达我所痴迷的艺术感觉,我的审美情感,我的思考和艺术观。我与平山郁夫、吴冠中等人的那些对话,原本是我本人与他们的对话,现在由我的人物脱口而出。我相信这种写作不但使人物更富于真实感,也使小说的虚构更富于可信性。但不管怎么写,人物还是楚云天,并不是我。是我进入了人物,而不是相反。

把小说当作艺术来写。

这是我写作一向的追求,也是一个写作理念。

这可能由于我从事艺术先于我从事文学。

先成熟的总要影响后成熟的。在文学史上,中国诗歌成熟在前,散文成熟在后,故散文追究文字的考究与诗性。在文艺史上,中国文学成熟在前,绘画成熟在后,故绘画奉意境(文学性)为至上。

为此,我偏爱艺术性强的小说。即结构讲究,文字精当准确,有画面感和审美品味,富于感觉的小说。所以我写不了太长的小说。有人认为长篇小说写得要“松”,不能太在乎语言。实际上语言好不好的关键,并非是否刻意于它,语言是一种修养与天性。

我认为好的小说语言里要有审美气质。我之所以喜欢契诃夫,托尔斯泰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他说契诃夫的小说“不是有用的,就是美的”。这里所说的“美”,是艺术情感的一种释放与挥洒。就像音乐离开旋律的铺展和绘画离开形象的水墨或色彩的放纵。

我喜欢小说像艺术那样,是一件艺术品。语言之外,人物的个性、气息、情景、事物、节奏,都有审美意味。艺术中的丑也绝非自然主义的丑。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丑,都是一种艺术形象。

为此,影响我写这本书的重要原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精通绘画也更精通音乐的罗曼·罗兰,不仅使《约翰·克利斯朵夫》充满艺术气质,他的散文化的叙述常常带着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抒情与音乐美,因使一种迷人的艺术气息在小说中无所不在。更重要的是,他以小说人物克利斯朵夫所特有的音乐气质和音乐感觉,真切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独具的生活情感与心灵世界。这使我一直有个愿望,写一部充满画面感、画家气质与画家独有的心灵生活的小说。此前,我写过中篇《感谢生活》和《炼狱·天堂》(韩美林口述史),都是写画家的,但没有达到我心里的这个期望。这一次,我以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把第三人称当做第一人称来写,是想从一个比较主观的角度,达到我想要的东西。

艺术家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比如画家,独特的形象往往是他们的兴奋点;意外的形象发现使他们无比欢愉;他们的创造力需要灵感来点燃,谁知道灵感从哪里蹦出来。艺术家大多时间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和创造的世界里,所以他们不会依照常人的方式生活。在常人眼里他们都是我行我素,不受约束,过分自我和极端的性情中人。他们太钟情于艺术美,往往把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也“艺术化”了。

所以,我说我用两支笔写这部书。我行文时常常有画画的感觉。比如我写楚云天与隋意那个小小而奇异的阁楼,写与楚云天遭遇到的两个女孩子,写与易了然初见时翰墨相交的场面,还有楚云天为死去的高宇奇送行于太行山中所见到的那些景象,那些奇峰峻岭……写作时我像亲笔在画;用笔用情用心。因此我说,我把这部小说当作艺术来写。

至于小说的结构,所想到的也是画。好的一幅宏幅巨制,重重叠叠,横斜交错,就必须注重远近浓淡,虚实相生,中留空白,交给观者。

应该说,这不是一种文本的实验,而是写法上的实验,也是小说审美上的实验。我想把绘画融进文字,融进小说。一方面是小说的人物、事件、命运,一方面是视觉、画面、艺术感觉。我想以这样的写作,赋予小说更多艺术美与艺术情感。用艺术情感唤起读者的审美想象。我承认,我还有唯美倾向。

把现实的人物当做理想的人物来写。

理想主义是我放在三剑客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我写小说的核心价值与思想追求。

他们三人,青春年少时社会文化贫瘠却心怀梦想;到了中年时期正值开放时代理想激情地拥抱了现实;中年之后商品大潮凶猛而来,由于价值观相左而分道扬镳。这是半个世纪以来我这一代艺术家的亲历。我要从自己所熟悉这一代艺术家中,从自己身上,从纷纭时光隧道里,找寻出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心灵历程。其实大致也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这历程漫长、曲折、艰辛,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理想的幻灭与坚守。探究这个历程,对于认识社会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天职有深刻的价值。

小说的人物不管具有多么鲜明的时代的典型性,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性与个体,大千世界的凡人。当我把三剑客年轻时代的理想之火一直放在楚云天的身上,让他坚持和苦苦求索的同时,也让他承受时代的压力、困扰、落寞,以及人性的过失带来的人生的伤痛与悔恨。

其实,小说中另两个人物倒是楚云天理想主义精神的依傍。一个是易了然,一个是高宇奇。

易了然的率性,放达,随心所欲,有情有义,艺术至上,浑身散发着艺术的情感。他不像唐三间、屈放歌那样陶醉与混迹在市场里,一直身在地远天偏,终了还是隐迹于山林。但他绝非古代失意而退隐的文人,只是回归于他挚爱的山山水水。

另一个高宇奇,是楚云天心中的精神偶像。我着墨不多,却下笔很重。他具有罕世的才华,但拒绝涉足市场,远离尘嚣,甘于清贫和寂寞,倾尽身心去实现自己心中宏大的艺术理想,却因一次车祸中断了这个伟大的征程。

在《艺术家们》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人问我,可能有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吗?在当今社会他真能这么活下去吗?

其实,这个人正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把他作为小说人物高宇奇的原型。

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一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存在,楚云天的理想主义才有了来自现实的强大的支撑。

高宇奇突然意外身亡,在现实中也是真实的。我将这个真实的情节放进小说,还想给陷入孤独的楚云天再加上一个压力,叫他陷入一种绝望。

回到我自己身上说,我在近20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困难重重,孤立无援时,我说过我是失败者。我说:“我想保护的没有保护住,我保护下来的被市场变味了,还不是失败了吗?”我当时强烈地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境。

我之所以没有把易了然和高宇奇放在楚云天的身边,而是拉开距离,叫他们远在异地他乡,是想把他们理想化。虽然这两个人物的真实程度都很高,我却要把他们理想化,让他们更高贵更美好,让理想主义不绝望。

所以,我在小说结尾让隋意回到楚云天的身边,是让这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还有希望,还有明天。

小说家写完作品,对作品已无发言权;发言权只属于读者与评论家。因此,这里决非自我评说,而只是把隐藏在作品之后的一些理念说出来,权当做作品的一些小小的延续吧。

(原刊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

(0)

相关推荐

  • 原子弹专家女儿的奋斗史(二)

    任碧莲作为一名华裔女作家,她的演讲集合<老虎写作>中,描述了很多作家对于写作的心得体会.今天我想抛开任氏奋斗的来龙去脉,只去探索书中作家们的金子般的词语. 米兰昆德拉曾经在<小说的艺 ...

  • 冯骥才艺术家们

    冯骥才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艺术家们>,是一部风格清新雅致的写实作品.与李洱的<应物兄>和刘心武的<邮轮碎片>一样,将目光瞄准了经历过文革,如今又直面市场经济大潮的知 ...

  • 黄瑞万【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根雕人物

    [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根雕人物         中国文化与中国根雕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文人对文化的包容性分不开.中国根雕在发展中切勿忘记传承,因为中国根 ...

  • 冯骥才《艺术家们》在充沛的历史感中记录一个美好的年代

    来源:北京日报2020-11-24 09:10 作者:方岩 作为职业评论者,我这些年的关注重点集中于20-40岁这个年龄区间的作家的作品,所以读到<艺术家们>这样前辈作家的新作时,能强烈地 ...

  • 954小说写作素材:人物走路的描写

    954小说写作技巧素材:人物走路的描写 他话未说完,扭身就走,她急得一跺脚,拔腿追了上去,边追边喊着. 他不等她说完,转身而去,她连忙疾步追了上去,紧紧地跟定了他,在他的身后连声追问. 他抬腿飞奔,沿 ...

  • 【现代文学】张爱玲小说的创作特色有哪些?

    张爱玲小说的基本主题,是对病态人生人性的描写批判和追根溯源.她对丑陋的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不幸的婚姻便以极阴暗的心理和极狠毒的手段在子女身上报复,最终把儿女逼成了像她 ...

  • 吴亮×孙甘露:现在的作家被训练得仿佛什么都能写,《不存在的信札》在返回一种最朴素的写作

    2020年12月18日上海的夜里,吴亮老师带着<不存在的信札>在百新书局同多位嘉宾对谈.今天文艺君为大家带来了本场活动的文字回顾. 吴亮:我的写作是动态的,经常有朋友闯入我的生活,我的写作 ...

  • 886小说写作素材:人物语气的描写

    886小说写作技巧素材:人物口气语气的描写 她尚未答话,他就抢着说道. 他不慌不忙地说道 他打趣道 他语气诚恳地说道 他笑着点头道 他一五一十地说道 他厉声喝问道 他高声喝问道 他拉着长音说道 他不怀 ...

  • 冯骥才:《艺术家们》的写作驱动与写作理念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 ...

  • 冯骥才《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家 冯骥才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 ...

  • 《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冯骥才谈传统村落保护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到如今已经整整15周年了.15年前,天津 ...

  • 又一重要奖项揭晓!​冯骥才《艺术家们》摘得白金图书奖,马识途《夜谭续记》获年度致敬奖!

    作家冯骥才在春风悦读盛典现场 阅古今,咏而行. 4月24日,2020年度春风悦读榜的九大年度奖项,在杭州一一揭晓.其中,最重磅的"白金图书奖",被冯骥才先生的长篇小说<艺术家 ...

  • 冯骥才和他的“艺术家们”

    <我的艺术清单>冯骥才先生的专辑仿佛一篇"游记",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共同领略艺术的魅力. 在节目的伊始,冯先生就带着主持人朱迅一起,游览他从小生活的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

  • 在读 | 郜元宝:冯骥才《艺术家们》,在“富于诗意的老画”内外

    这本书,可以看出冯骥才的文学探索,也可借此思考当代文学应该如何坚持和拓展反思. 00:00 / 01:18自动x1 2021年,夜光杯·读书推出专栏,让更多人"在读"中悦读.悦心. ...

  • 冯骥才谈枕边书

    <中华读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您的枕边书有哪些? 冯骥才:我屋子里到处都是书,临时想看的就放枕边了.常年放在枕边的几本书,有唐诗宋词和唐宋八家 ...

  • 冯骥才谈范曾、贾平凹、王蒙,以及自己

    文化艺术出版社约我与王蒙.范曾.贾平凹合出一套文集,各人一册,文章自选,还别出心裁地请我们各写一篇与其他三位交往的文章.我脑袋立时冒出这篇序文的题目:四君子图.为何?自我标榜为君子吗?非也.只是想到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