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很“痛”,但很值得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这篇文章,是《长期投资》这本书,我的阅读感受的第二篇,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

“从2020年开始,由于要给读者做分享,而大多关注我的读者,想学习的是投资相关知识,所以又“重操旧业”,拿起投资书籍开始看。

要感谢我的读者们,因为要给你们做分享,让我重新开始看投资书籍。

这个过程,有了很多收获,也让我欣慰的是,自己的投资理念,还是相对完善的,需要彻底调整的地方不多。”

这篇文章,继续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如上篇所说:

这本书,建议有完善理念的投资者,再买回去看,因为书一半是自传,一半是讲投资,而且还穿插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东西,没有背景的话,可能会一知半解。

如果是新手,看看我的阅读感受、了解一下就行。

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只不过是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而人的行为,确实是长期投资中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投资就是试图预测消费者、企业家、工人、政治家以及我们周围一切人的行为。

经济与投资密切相连。这并不是因为这两个学科都与数字打交道(从很大程度上讲,数字是多余的),而是因为经济和投资的本质,都在于理解人的行为,这才是所有优秀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终极目标。

这本书,最早吸引我眼睛的一点,就是提到“以奥地利经济学派为基础,提升投资能力”。

这里需要给读者讲一些背景知识。

经济学中有很多流派,奥地利经济学派,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学派。

小众的原因,不是他们水平不行,而是因为,他们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和大家熟知的“凯恩斯主义”相比,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

不鼓励政府有权力,自然得不到政府支持,结果自然是没什么名气,在主流经济学圈子中,过去也不怎么受待见。

但是,我认为这个学派的观点,是比较接近真实世界的。

这个学派早年的中坚力量,是一名叫米塞斯的学者。

他的经典著作《人的行为》,我居然硬着头皮看了一遍,虽然一些地方一知半解,但我隐约觉得,他讲的是真实的世界。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但做好心理准备,内容比较多,要耐着性子看。

这个学派的最知名人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等书,都是好书,推荐喜欢经济和人文的读者看。

传统经济学派,分析的大框架,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换句话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理论建构的方式。

奥地利经济学派不一样,他们强调,经济是由一个个真实个体构成的,所以一切分析,都要从人的需求出发,逐步推演。

就我这些年的投资和生活感触来看,我认为后者,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我也大致认同摘录中作者所说:

投资和经济的本质,都在于理解人的行为。

仔细想想,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其实就是在分析各种各样的人:

消费者如何看待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者如何对待企业,上下游的企业主会怎么想,会不会有行业外的人,垂涎于现有企业的利润,等等。

分析完企业以后,估值和等待的过程,也是在寻找“人的错误行为”的过程,只有在许多人犯错的时候,公司的价格,才会出现绝佳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多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对投资是有益的,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从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开始看。

宝马是价值投资者理想的公司类型:稳健,家族所有,现金充裕,没有债务,品牌强大,有自然增长潜力(中国),专注于它擅长的事情。而在2009年,其股价绝对便宜!

我挺喜欢车的,虽然自己没有买,但经常会意淫“要是我买车的话,要买个什么样的车”。

宝马也是我很喜欢的品牌,由于我认为语言障碍,会给投资增加难度,而“主动给投资加难度”,又是我最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至今为止,我没有投资过国外股票。

但是,作者这一段对宝马的描述,值得投资者思考:什么样的公司,是值得投资的公司?

关于这一点,我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没看过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找找,农历年后第一篇文章。

作者的这些标准,都是很好的标准,我讲讲我的一些想法:

稳健,应该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好的资产负债表,就好像你给家人买的重疾险——平时用不到,但到了关键时刻,你会感激自己的稳健。

家族所有,这一点在A股,应该褒贬不一,也确实有大股东中饱私囊的事情,但总的来说,自己家的企业,总是不会糟蹋的。

现金充裕、没有债务,这两点和稳健是一样的。

这里再次提醒读者,尽量不要借钱炒股,尤其是不要去融资融券。

赚钱固然让人兴奋,爆仓的痛苦,一辈子都不要经历比较好。

品牌强大,这一点很关键,品牌最关键的是要有溢价,宝马很明显是有这个实力的。

有自然增长潜力,这个类似于我说的长坡,不需要精确,但如果有看得到的空间,就最好了。

专注于擅长的事情,这一点也很关键,多元化往往是个坑,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它做好,这一点,很多公司做不到。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最后一句:股价便宜。

当我们感到被排除在群体之外时,这种感觉,会激活大脑中与我们经历身体疼痛时,相同的区域,在集体之外的感觉很痛。

为什么股市上涨的时候,卖出很难?

为什么股市下跌的时候,买入很难?

原因,就是作者说的这一段,股市的上涨和下跌,都是群体的选择。

当你做出与群体相反的选择时,你的身体是痛的,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

这是投资的困难之一,应该说是除了看懂公司以外,最大的困难了。

看懂公司,让你获胜的可能性更高,但只有顶住身心的压力,做出正确的操作,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利润。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痛,很值得。

从历史经验来看,风险溢价一直保持在3%左右。

为什么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中,股票的收益率,一直高于债券的收益率?

关于这个问题,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一书,做出了系统、详实的说明,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下次会给读者们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在这里简单提一下:

之所以长久来看,股票能够获得显著高于债券的收益率,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于波动的厌恶。

而这种厌恶,直接导致了,人们要求股票的收益率更高,以弥补这种“难受”。

这个高出来的部分,我们管它叫风险溢价。

这个风险溢价有什么用呢?

用途之一,就是通过计算股票的“合理收益率”,推算在当下的中长期利率背景下,“合理”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

根据网上查到的信息,我国当下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左右,加上3%的风险溢价,就是6%的收益率。

换句话说,当下,在我国买股票,从5年期来看,股东应该要求6%的收益率,大概可以弥补“波动带来的创伤”。

换算成市盈率,就是1/6%=16.7倍市盈率。

这个数字很眼熟吧?马上下一条摘录,会有跟他类似的内容出现。

估值是选择股票的最后一步,可能也是最简单的一步……我想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购买一只市盈率超过15倍的股票。也许是遗传倾向,或者是我养成的习惯……这并不是说,购买超过15倍市盈率的股票,就不能获得好的业绩,但这是我一直倾向于避免的额外障碍……对于一些优秀公司来说,可以采用较高倍数(比如15-20倍);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15是一个合适的倍数。

这一段也是我的看法。

首先,投资的关键,不在于能否精确的估值。

事实上,如果你能看明白一家公司,估值只是一个常识性的事情,没有什么复杂的。

第二个,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换算成市盈率,大概就是16倍左右。

这意味着,16倍以下市盈率买入,投资者是站在客观规律这一边的。

第三个,绝不是说,超出16倍市盈率就赚不了钱,事实上,如果一家公司可以持续增长,多少倍的市盈率,都会被消化掉。

问题是,没有公司能一直增长,而市场杀起来估值,速度可远比公司业绩下跌,来得更猛烈。

所以,可能会出现公司收益一直增长,但股价原地徘徊,甚至下降的情况,因为市场的情绪不可捉摸,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较好的做法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耐心分析公司,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股市时不时会有一些波动,说不定哪一天,你心仪的公司,就掉到了可以买入的价格范围内。

对许多客户来说,我是支持和改善他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是我让他们在个人和职业决策中,拥有了更多的独立和选择。

我前段时间写的那篇文章,讲的是财务自由的好处:

你有选择不做某件事情,或某份工作的权力。

不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有很多人,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做自己当前工作的,这个原因,通常是经济原因。

所以,帮助他人更快、更好实现财务自由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值得我为之终生努力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很有价值。

好了,这本书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开卷有益,希望读者们没事多读书。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一起在“通过独立分析,赚取财富、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