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猛禽-“猫头鹰” (3)

夜行性的猛禽“鸮”—就是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猫头鹰”。鸮与其他鸟类不同,长着圆圆的面盘,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看起来睿智机警又不失可爱。

在我国,虽然传统上人们由于惧怕猫头鹰在静夜中的鸣叫和悄无声息的飞行而把猫头鹰视作“不祥之鸟”,但越来越多人觉得这是一类很“萌”的动物,甚至不少人想饲养一只猫头鹰,殊不知猫头鹰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买卖、持有猫头鹰的行为会触犯法律。

广东/吴健晖

岩洞里一窝即将出巢的幼鸟/北京/徐永春

鸮作为猛禽,都是不折不扣的狩猎大师,自然界中受万众敬仰的“顶级消费者”。各种鸮的体形差距颇为悬殊。在我国,体形最大的雕鸮体长可达75厘米,重达4.5千克。而同为鸱鸮科的领鸺鹠体长仅15厘米,体重最重也仅仅63克。相对于白天捕食的鹰隼,鸮的体色通常都比较暗淡而不醒目,这是它们在黑夜的暗光条件下以“偷袭”为主要捕食方式的一种适应。

世界上猫头鹰有原鸮科、草鸮科和鸱鸮科3科。

原鸮科的化石被发现于北美洲始新世底层中,共计5种,现已全部灭绝。

我国有草鸮科(按中国鸟类名录V4.0,为仓鸮科)3种,主要分布于南方;鸱鸮科29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猛鸮

Surnia ulula

体长36-41厘米;翅长22-26厘米;体重215-400克

内蒙古/宋晔

内蒙古/宋晔

月下猛号鸮鸟站在枝头歇息/内蒙古/宋晔

辨识要点:中型鸮。无耳羽簇。面盘不明显。额羽具细小斑点,两眼间白色,旁具新月弧形的宽阔黑斑纹饰,纹饰外缘为白色弧形纹,再外围有宽大黑斑至颈侧。颏深褐色,下接白色胸环,上、下胸偏白色,具褐色细密横纹。上体棕褐色,具大的白色点斑。尾长而头圆,两翼及尾多横斑。虹膜黄色,喙偏黄色,脚浅色被羽。求偶时叫声常在深夜发出,强烈振颤音在1000米外都可以听到。雌鸟回应kshuulip声,警告时发出类似隼类的quiquiquiqui尖叫。

分布:在中国位于其分布区边缘,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邻近的东北地区有越冬记录。在国外见于欧洲北部、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

习性与栖息地:栖于比较开阔的针叶林、混交林、白桦林及落叶松林中,通常靠近沼泽边缘或者伐木后的开阔地带,有时候出现在靠近人类居住地的村镇附近。昼行性。常立于开阔地中的突出高处,发现猎物后从栖处飞速俯冲而下捕食。振翅快而幅度大,可以做包括“悬停”在内的高难度飞行。研究表明,本种食物中鼠类比例高达93%-98%,偶尔也抓小鸟、昆虫、青蛙和鱼。

花头鸺鹠(xiū liú)

Glaucidium passerinum

体长15-19厘米;翅长9-11厘米;体重47-80克

瑞典/Bjorn Johansson

瑞典/Bjorn Johansson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和领鸺鹠体形接近,为国内最小的猫头鹰。面盘不显著,蓬松的体羽看起来比较饱满,较小的双眼位于面部中部,颇显集中,可以此区别纵纹腹小鸮。灰色的头上满是白色点状斑,眉纹白色,翼及尾上多横斑,胸腹偏白而略具灰褐色纵纹,胁部和翅上没有领鸺鹠那样明显的横纹。上体褐色,亦有白点。虹膜黄色,嘴黄色,爪黑色。叫声为轻柔哨音hjunk,晨昏时约每两秒重复一次。有时此叫声夹杂断续的高银唿声hjuuk-huhuhuhjuuk-huhuhu-hjuuk……

分布:东北亚种在黑龙江小兴安岭及河北(东陵)有记录,或于新疆有目击。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等。

习性与栖息地:在国内极罕见。喜欢生活在针叶林内,但有时候也住在混合林,特别是海拔高一些的林子。在阿尔卑斯山脉生活之种群高至海拔2150米。本种具有昼行性,飞行时上下波状起伏似啄木鸟,经常站在高处自上而下扑击突袭猎物。食性研究表明,本种食物中50%是鼠类,40%为鸟类,而蜥蜴、鱼、昆虫等不及10%。

领鸺鹠

Glaucidium brodiei

体长15-17厘米;翅长8-10厘米;体重52-63克

领鸺鹠抓住了一只飞蛾/留鸟河南/董磊

福建/田三龙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体形明显比斑头鸺鹠小,和花头鸺鹠并肩成为中国最小的猫头鹰。体圆,颈圈浅色,头顶灰色,具密集的白色或皮黄色小斑,头部背面有一对中间黑色而以棕白色为缘的假眼。喉、胸有褐色横斑,胁部和

翅上有明显横纹可区别花头鸺鹠,头部有大量点斑可区别斑头鸺鹠。腿及臀白色并有褐色纵纹。虹膜黄色,喙角质色,脚灰色。叫声为圆润的单一哨音pho,pho,昼夜可闻。

分布:在中国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华中、华东、西南、华南、东南以及海南岛、台湾岛。亦见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习性与栖息地:生活在有开阔地的各类森林中,昼夜栖于树上。通常生活在海拔700米到2750米处,但有时候会高达3500米。夜行性,由突出的栖木上出猎捕食,飞行时振翼极快,繁殖季节白天也外出捕食。与喜吃昆虫的斑头鸺鹠不同,本种以鸟类为主食,偶尔也会捕捉老鼠、昆虫、蜥蜴等。

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体长22-25厘米;翅长13-17厘米;体重150-240克

江西/林剑声

陕西/郭天成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体形明显比国内其他鸺鹠大。头部栗色细横纹显著,与面部、枕部、冠部具有点状斑的领鸺鹠不同。上体棕栗色而具赭色横斑,沿肩部有一道白色线条,下体几乎全褐色,具赭色横斑,两胁栗色,臀下白色,胁部和翅上有明显横纹可区别花头鸺鹠。虹膜黄褐色,喙偏绿色而端黄色,脚绿黄色。叫声嘹亮,不同于其他鸮类,晨昏时发出快速的颤音,调降而音量增。另发出一种似犬叫的双哨音,音量增高且速度加快,反复重复。在宁静的夜晚,可传送到数千米开外。

分布:在中国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华中、华南、东南包括海南岛,偶见于山东和北京。亦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至东南亚。

习性与栖息地:住在高海拔地区的松林及低海拔的常绿丛林中,但也出现在靠近人类居住地的花园和公园里。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本种最高可出现在海拔2700米处。主要为夜行性,有时白天也活动,多在夜间和清晨发出叫声。与喜吃鸟的领鸺鹠不同,本种以昆虫为主食,如甲虫、蚱蜢、螳螂、蝉等。但也抓老鼠和小雀,有时像鹰隼一样于飞行中捕捉鸟类和昆虫。

纵纹腹小鸮

Athene noctua

体长21-23厘米;翅长15-18厘米;体重105-260克

高原上的家/青海/董磊

北京/宋晔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面盘不甚明显。体形虽小但视觉上显强壮。头顶平,上有细小白点或可隐约排列成细纵纹。眉色浅,眼大且眼间距显大,可区别几种鸺鹠。胸腹白底具褐色纵纹及杂斑,区别横斑腹小鸮的腹部横纹。背色红褐具大块白色点状斑。虹膜亮黄色;喙角质黄色;脚灰色,被白色羽。日夜发出占域叫声,为拖长的上升goooek声。雌鸟以假嗓回以同样的叫声,也发出响亮刺耳的keeoo或piu声,警告时发出尖利的kyitt,kyitt声。

分布:在中国常见于北方各省及西部的大多数地区。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亚洲西部和中部、非洲东北部等。

习性与栖息地:常于地面活动,喜开阔地,常居住在农村、草原、多石的山区、牧草地、有树的花园,经常靠近农舍和人类居住区,甚至出现在城镇中,栖息地海拔高可达4600米。白天亦常活动,静立时常为周围响动吸引,快速机械地点头或转动。常立于开阔地中的篱笆、电线上,俯瞰周遭。食物以昆虫为主,尤其青睐甲虫和蚂蚱等,也捕捉两栖爬行动物如蛙、蜥蜴等,蚯蚓、鼠类、小雀也在其食谱内。惯常的捕食方式为自上而下突袭猎物,但也可以在地面奔跑捕食。飞行时上下起伏似啄木鸟,振翅频率快。

横斑腹小鸮

Athene brama

体长19-21厘米;翅长13-17厘米;体重110-115克

柬埔寨/李锦昌

泰国/冯利萍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头顶具白色细密的小点斑,眉及喉白色较明显,眼睛很大。两翼及背部灰褐色,有较大的白色点斑。胸腹胁部偏白,无纵纹或不显著,心形的褐色点斑连接成明显的横纹,可区别纵纹腹小鸮且本种体形更小。虹膜黄色,喙灰色,脚白色并被羽。叫声为粗哑刺耳的chirurrr-chirurrr-chirurrr继之cheevak, cheevak, cheevak。也发出嘈杂而不连贯的尖叫声及类似笑声的声响。

分布:中国位于其分布区边缘,可能见于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在国外见于伊朗南部至印度次大陆以及东南亚。

习性与栖息地:结小群活动于有疏树的开阔地、农耕地、灌木地带和半沙漠地区,也出现在村镇、花园、果园、开阔的树林,但不喜欢茂密的森林。从低地到海拔1500米处均可生活。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小鸟、蜥蜴、蚯蚓和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蝙蝠等。通常自上而下突袭猎物,但也可以在空中捕捉飞行的昆虫,如婚飞中的长翅繁殖白蚁就常常被本种在空中捕捉并大量食用。

鬼鸮

Aegolius funereus

体长22-27厘米;翅长16-19厘米;体重90-215克

新疆/张国强

内蒙古/李强

辨识要点:小型鸮。无耳羽簇。多具点斑,头高而略显方形,头顶密杂以白色斑点,面盘白净,形如眼镜,眼大且集中在面部中心,粗重的白眉毛上扬,紧贴眼下具黑色点斑,面部色彩使其有别于纵纹腹小鸮和花头鸺鹠。背部翅膀具明显的白斑,胸腹白色,具污褐色纵纹。虹膜亮黄色;喙角质灰色;脚黄色,被白色羽。占域叫声为一连串快速的七八个深沉哨音并于收尾时上升的popopopoppopapa声,甚远可闻。也发出鼻音的ku-weeuk叫声或尖利的chee-ak叫。

分布:在中国见于新疆西北部和大、小兴安岭林区,在甘肃中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以及云南西北部也有记录。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亚洲中部、日本北海道、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

习性与栖息地:叫声给人一种阴森可怕的感觉,因此得名。喜欢栖息于北方和亚高山带的成熟针叶林,但有时候也出现在松、桦、白杨为主的混交落叶林中。影响其是否定居的最重要因素是林中是否有适宜筑窝的洞,常营巢于啄木鸟留下的树洞里。生活在平原地区至海拔3000米左右,通常比灰林鸮更喜欢住在海拔高一些寒冷多雪的地域。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本种飞行快而直,稍呈波浪形飞行。主要以鼠类为食,鼠类不足时,也抓小鸟和蜥蜴等。捕食方式多为静立于树上,等待猎物出现时突然袭击。

鹰鸮

Ninox scutulata

体长27-33厘米;翅长14-24厘米;体重170-230克

四川/董磊

北京/宋晔

辨识要点:中型鸮。无耳羽簇。头圆,面盘及头部色深泛灰蓝,无明显色斑。上体深褐色,肩部两边各有一列白斑,胸腹白色或略黄,密布红褐色心形或水滴形点斑,连接成似鹰科鹰属猛禽般宽阔纵纹,显羽色靓丽。虹膜亮黄色;喙蓝灰色,蜡膜绿色;脚黄色。叫声为圆润的升调假嗓哨音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调高,每1-2秒重复1次,有时持续时间很长,通常于晨昏时分。另有鹰鸮的japonica 亚种。在国内繁殖于华北至东北,在国外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冬季南迁。有研究者认为此亚种可以独立为“北鹰鸮”Ninoxjaponica 。北鹰鸮体形更大,体色更浅淡,叫声与鹰鸮有异,为2或3声whoop音。

分布: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华北、华东。在中国南方包括海南岛、台湾岛等地为留鸟。在国外见于印度次大陆、东北亚、东南亚、苏拉威西、婆罗洲、苏门答腊及爪哇西部。

习性与栖息地:本种在黄昏至夜间活动于林缘地带,有时会以家族为单位活动。其中一些会生活在城市地区人类活动较多的公园、花园的树上。最高栖息至海拔1700米。但在亚洲东南部,一些鹰鸮亚种会选择避开人类居住地,只生活在人迹罕至的低海拔红树林和雨林。本种可在飞行中追捕空中昆虫和蝙蝠,也会自上而下扑击蜥蜴、螃蟹、青蛙、鼠类、飞鼠等。

长耳鸮

Asio otus

体长35-40厘米;翅长25-32厘米;体重200-435克

辽宁/张明

北京/宋晔

辽宁/张永

辨识要点:中型鸮。耳羽簇耸立明显。面盘皮黄色,喙以上的面盘中央部位浅黄色区域形成 “X”形图案,较长的耳羽簇使其明显区别于短耳鸮。上体褐色,具深浅斑驳的条纹斑块。胸腹为皮黄色,具大量略成十字形的褐色纵纹。飞行时长耳不可见,但可见洁白的初级飞羽根部有两块明显的黑色腕斑。虹膜比短耳鸮色深,呈橙黄色;喙角质灰色;脚偏粉色,被羽。雄鸟发出含糊的ooh叫声,约2秒钟1次。雌鸟回以轻松的鼻音paah。告警叫声为kwek, kwek。繁殖期常于夜间鸣叫,其声低沉而长。

分布:在中国常见于北方省区,繁殖于新疆西部及天山、大兴安岭地区、横断山脉北缘,迁徙时见于中国大部地区,越冬于华北、华南、东南的沿海省份及台湾岛。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及东部、印度西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

习性与栖息地:居住在附近有开阔地的针叶林和混合林。城镇中的花园、公园、墓地、林地也可见。栖息地最高可达2750米。白天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地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主要捕捉鼠类,也吃蝙蝠、小鸟、青蛙,偶尔也吃大型昆虫。除了站在树上突袭猎物外,也会在林缘低飞寻找猎物。飞行时气质从容,振翼如鸥。冬季可见其组成10-30只的群体活动。

短耳鸮

Asio flammeus

体长34-42厘米;翅长28-34厘米;体重206-500克

广东/吴健晖

辽宁/张建国

黄昏在湿地上空巡弋/北京/沈越

辨识要点:中型鸮。短小的耳羽簇于野外不易见到,此特征和发黑的眼周“黑眼圈”区别于长耳鸮,虹膜颜色为清亮的淡黄色亦可与长耳鸮常见的橙色眼区别。上体黄褐色,满布黑色和黄色驳杂的竖斑。胸腹皮黄色,具深褐色细纵纹。翼长,飞行时黑色的腕斑易见,但常不若长耳鸮显著。虹膜黄色,喙深灰色,脚偏白色。飞行时发出kee-aw的犬吠声,似打喷嚏。

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不常见的旅鸟,繁殖于东北,越冬时见于华北以南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在国外见于欧洲、非洲北部、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部分区域。

习性与栖息地:出现在各种开阔地,如乡村、冻原、低山、丘陵、热带草原、牧草地、荒漠、森林边缘等空旷地区,尤以平原草地、沼泽和湖岸地带较多见。栖息地可从低地至高达4300米的高山。很少栖息于树上,常隐藏于开阔近水的草地中。多在黄昏和晚上猎食,但也会在白天活动。飞行时多贴地面,常在一阵鼓翼飞翔后又伴随着一阵滑翔,还会做“悬停”飞行。食物以鼠类和鸟类为主,亦食青蛙和大型昆虫。

中国“猫头鹰”全部介绍完毕

本文内容节选自

《中国鸟类图鉴猛禽版》

鸮形目 的部分内容

绝大多数国人可能都不知道隼和鹰有什么区别?到底什么是猎隼?它们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于猫头鹰类,恐怕除了教科书教给的“猫头鹰吃老鼠”这一知识点,大家对它就再无其他认识了。因此,我们亟需一本系统介绍猛禽—也就是中国的鹰和猫头鹰们—知识的专著,这本书能让中国人方便直观地认识、了解和我们共享一片天空的猛禽,找回祖先对这些自由精灵的敬意。于是,《中国鸟类图鉴(猛禽版)》应运而生。

本书所采用的鸟类分类系统是由国内观鸟人在参考国际鸟类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Ornithological Committee)的世界鸟类名录的基础上,对我国鸟类名录进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国内外鸟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书条目标明每种鸟的分类地位,学名和中文名。读者可以通过目录查看到具体的鸟种页码,进而查阅到具体鸟种的辨识要点、分布和习性与栖息地;也可以直接通过书中索引条目的中文名、拉丁名来查阅本图鉴。

  • 绿色块:根据1997年以来观鸟者提供的记录点,由物种分布模型模拟得到,并经过经验修正的物种分布范围。

  • 红箭头:该物种于迁徙季节少量过境的趋势。

  • 红圆点:该物种近20年以来正式发表过的记录点。这些记录点可能代表了该物种在中国境内仅有的已知分布点或距离传统分布范围十分遥远的分布点。

  • 红问号:该物种年代久远的历史分布记录点或至今仍有可能存在的区域。

猛禽是顶级捕食者,或高来高去,或性情隐秘,拍摄难度极大。本书中选用的图片并没有采用人工手段来摆拍、诱拍,更没有在动物园或鸟园内拍摄那些已经被人工控制的个体。全部图片来自野外,均为自然生态摄影作品。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本书108位鸟类摄影师长期野外工作,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为读者奉献出众多精彩的猛禽图片,本书也绝无面市之意义。在此,我们对这些作者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