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国医大师门诊看到99岁,这个好习惯,她坚持了几十年
朱南孙 生于1921年。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最美女医师终身荣誉奖”等荣誉。现为朱氏妇科流派基地、朱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及代表性传承人。
前不久,国医大师朱南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度过了她的百岁生日。
99岁那年,朱南孙还在为病人看诊。行医80年,“从、合、守、变”是她看病的智慧,也是她一生的智慧结晶。
一辈子衷中参西
201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迎来60周年校庆,95岁的朱南孙郑重地拿出了5万元现金,捐给学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之一——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正是朱南孙的祖父朱南山出资创办的。朱南山是第一任校长,后来由朱小南接棒。这所诞生于1935年的学校,不仅教授中医,还开设了12门西医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细菌学、病理学、诊断学、药学等。
新中国医学院一共培养了13届本科学生、一届研究生。在近500名毕业生中,涌现了王玉润、钱伯文、何任、朱良春等一批名医大家。这些学生后来不仅支撑起了近代中医的半壁江山,还将中医传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
年轻时的朱南孙
朱南孙从来不排斥西医,相反,她经常向学生请教西医妇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朱南孙的学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妇一科主任董莉告诉记者:“朱老一生坚持衷中参西。她经常会让我们给她讲西医生殖内分泌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比如试管婴儿有哪些新技术、卵巢早衰有哪些新的诊断方法等。”董莉说。
在朱南孙看来,中、西医看似都是医术,其实承载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想,各有所长。“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医学应该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和诊断手法,以提高疗效。”朱南孙说,“有些病如果需要西医解决,还是要看西医的。有些问题中医能解决的,我们要尽所能为病人解决。”
朱南孙被病人们称为“送子观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看了一辈子的疑难杂症,也目睹了种种悲欢离合,朱南孙常说,做人不要多愁多虑。“从、合、守、变”,是她的看病之道,亦是她的做人之道。
“病人们都觉得母亲看上去从容优雅,其实她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在我父亲被划为右派、外公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的日子里,她一个人照顾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心里再苦,也不会影响工作。”朱南孙的女儿许传荃说,“母亲常常告诉我们,吃亏就是福。”
对于自己的学生,朱南孙少有批评。有一天,门诊结束后,学生董莉随口说了一句:“今天看了一百多个病人,太累了。”一旁的朱南孙不发一言。几个月后,她忽然对董莉说:“我年轻的时候,也一天看一百多个病人。”一句话,让董莉感到非常羞愧。
“朱老常说,不争就是争,有得就有失。不要因为得到了一点荣誉就得意,因为在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其他的东西。下一次如果没有得到,也不要失望,一定是别人比你准备得更充分,你就必须更努力一些。”董莉说。
记者向朱南孙讨教活到100岁的“秘诀”。董莉说,是虚怀若谷。朱南孙说:“不,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要动,动才有活力。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唱京剧,喜欢跳舞。90岁的时候还跳舞呢。”
朱南孙养也没有秘方。“网络上流传着一份我母亲的养生食谱,说她一辈子不吃油炸食品与补品。其实她从来没有刻意地养生。很多东西她都爱吃,油炸春卷偶尔也会吃。有时候看门诊累了,她也会吃一点补品,提提精神。只有一个习惯她坚持了几十年,就是晚上睡前会泡脚。”在女儿许传荃眼中,大气的心态才是母亲最重要的长寿之道。
其实,百岁朱南孙一生经历了许多次大手术。60多岁时,她切除了胆囊;70多岁时,经历了一次股骨头置换手术;85岁时,另一侧股骨头也出现坏死。家人和学生都反对她再接受大手术,可朱南孙觉得,走路不方便,会影响她出门看诊。于是她坚持做了手术,在家中休息了半年,便又出现在岳阳医院那间看了一辈子病的诊室。
96岁那年,朱南孙经历了一次急救,装上了心脏起搏器。休养了一阵,她又接着看病。学生们轮番劝她:您这个年纪,又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应该好好休养啊。她却坚持说:“我做中医一辈子了,中医就是我的生命。把病看好,让中医发扬光大,就是我的心愿。”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陈俊珺 题图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来源:作者: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