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什么是教训?

在上两篇篇文章中

为什么历史的教训就是没人吸取教训?

什么是教训?

讨论了吸取教训的前提,动力与能力要求,反映出吸取教训之难。

难在受伤害的与反省的人利益不一定一致;

难在吸取教训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承认错误,而这有损利益,有伤面子;

难在世间没有如果,通过复盘得出的原因也许并非真实的原因,或者为了利益必须避重就轻,高高举起,轻轻放过......

这是从宏观分析一个群体反思教训之难,今天想进一步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反思吸取教训之难。

---------------------------

开宗明义,我的看法是认识教训其实就是发现因果关系,进行正确的归因;

吸取教训就是建立有用的思维模型,指导未来的决策与行动。

这两者都非常不容易,而由个人上升到群体,更是尤其困难!

对因果关系的研究,我知道一本经典书籍,听万维钢老师解读过。万老师说这本书难度很大,我至今也没有深入研读,强烈推荐:

这本书研究因果关系,告知我们相关不等于因果,绝对的因果关系也许就像绝对真理一样并不存在。

借助因果关系之梯的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地揭示因果推理的本质,并据此构建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学分析范式。

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又离不开因果思维,总会不自觉地归纳为什么,解释为什么。心理学有个专门的概念叫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后又有维纳(B.Weiner)、H.凯利、Jones 和Davis 、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阿布拉姆森、M.E.P.塞利格曼和T.D.提斯达尔等提出不同的归因理论。

----引自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92%E5%9B%A0%E7%90%86%E8%AE%BA/11000847

维纳的三维度归因理论

塞利格曼乐观归因理论

之所以想到吸取教训在于准确地发现因果关系,是想到了陈海贤老师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中讲到的内容。现在陈海贤老师这门课的文字版讲义,集结整理成书《了不起的我》,强烈推荐:

在课程中,陈海贤老师讲到过一个习得性无助的案例,一个人在工作中犯了错误,遇到了挫折,他开始反思教训,但反思的结果并不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泛化,表现为:

刚开始,大概认为自己在这个工作中这个方面做的不好;

接着,则是认为自己就根本不适合这家公司;

然后是认为自己不胜任这类工作;

最后是彻底否定自己,自己就没能力干好任何工作。

这就是吸取教训吸取的很失败的表现。

与其犯的泛化的问题相反,另一个问题就是窄化归因。

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件事情上跌倒,表现为某种模式。但也许当局者迷,总是认为只是自己倒霉或者遇人不淑,责任或者在老天爷头上,或者在别人身上。

这两种情况,前者抽象过度,后者抽象不足。刘润老师在商业洞察力30讲中,常常用的一句开场白,讲的非常好:

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

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对应的两句名言:

面对错误,挫折,失败,人是有压力的,面对压力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压力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即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是个体

在应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类型或使用方式的概括。

主要有如下四种:

个人有个人的压力应对方式,群体亦然,譬如为大家所诟病的: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这样的做法有效却也有限,与人相关的问题常常有效,但客观环境带来的问题这样做就很有限。

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就是明证!

最后,谈谈个人教训与群体教训的不同。

昨天李  文  亮医生去世了,对他的训诫书是对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羞辱,但当时他能够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呢?

是明白与能做到!

谁也不会想到短短一个月,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田地。

我转发古典老师的微信文章:

朋友圈的国葬,和+1的希望

发到我觉得适合发言的微信群---本身不是课程群,也没有要求禁言等等,在一些群收到的回复是,  不要讨论这么皿感的zz话题,心里知道就好,以免封 群 封 号。

我一直认识到微信群是群主开明zhuan 制的地方,群主拟的规则就是这个微信群最大的规则,如果你想在群里继续待下去,否则,群主说T你就T你,这是他的权力。

我得到的教训是什么呢?

自然是对于我还想继续呆下去的群,那就结束这个话题,闭嘴;并且我会自动地做到在这个群中,屏蔽这类话题。

这就是最明智的做法,至少当时看来。

个人的明智带来了群体的不明智,有益的声音被掩盖,被封住,然后我们就为之付出代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