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学校德育缺什么?
相对就于人类的三种原精神:理性精神、仁爱精神和信仰精神,我们的德育应该有三方面的内容:理性教育、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当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在这三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
理性教育方面,我们重视的只是科学技术的教育,更准确地说是技术层面的教育,因为我们的科学教育中对技术性的东西是比较重视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但几乎没有科学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还达不到理性精神培养的层面。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强真正的科学教育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追求,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把握世界的能力。当然这里的哲学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哲学史的教育,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统领,进行全面的哲学教育,让学生学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光怪陆离的西方哲学和文化。
道德教育方面,经过救亡时期的反传统运动,以及后来被认为是“文化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彻底地“清扫”了传统的仁爱精神;当今的市场经济则带来了功利主义的泛滥;超高得过分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远离了学生的实际,与社会实际不相符合,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也就显得无力了,道德教育有些名存实亡了。加强道德教育要从基本道德规范入手,孝悌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必须成为养成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要把道德的知性教育与体验、内化统一起来,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信仰教育方面,中国是一个无宗教的国度,宗教式的信仰教育在中国一直是空白。儒教是以仁爱精神为核心,是道德建设而非关注生命价值及终极意义的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虽有传播,但并没有成为全民的宗教,从全民角度看,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共产主义信仰虽然广为提倡和传播,但它由于过强的政治性,超高的要求,不是民众能够自觉形成的。而且它是对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而不是一种对当前生命的终极关怀,所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民众的普遍的信仰(在马克思本人看来,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目标和伟大信仰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不是对每一个普通群众的要求)。那么应如何进行全民的信仰教育呢?我以为,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路是很有启发的,把生态意义下的对生命的关怀与对爱的精神、美的世界的追求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型的人的信仰,这应该是信仰教育的可行之途。
我们应该针对缺失,有目的地加强理性教育、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让理性、仁爱、信仰和谐地共舞,这应该是创新学校德育的理想境界之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