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逆袭
据说隶书是因为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大发狱卒、兴徭役,当时下层官吏需要书写的文案非常的多,而当时流行的小篆书体写起来又非常的复杂,逐渐在底流行起来的一种字体。
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不过,一种字体的产生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造,更多的可能是程邈总结并且规范了隶书的写法,这一点和仓颉造字的传说差不多,但不管怎么说,隶书是从民间兴起的,并且最后为官方所认可,成为一种官方书体,说他是一种草根书体也不为过。这种字体把原先篆书的偏长的字体变成了扁方,出现了撇、捺、点等现代汉字的基本笔画,隶书的“波横”的写法更是增加了字体的美感和律动感。通过这些改变,把篆书复杂的笔画变得简洁明了,更容易识别和书写,所以逐渐在民间发展演变,逐渐出现在碑刻和石刻上面。到了汉代中后期,立碑刻石这种形式被仪式化,官方也需要这种形式纪功立德,使得隶书从民间书体一跃而成为“庙堂体”,取得了官方正体地位,逆袭而称为汉代的主流书体。时隔千年,我们现在还能够能够见到很多汉代碑刻,和它当时取得的官方正体地位有很大关系,官方和民间都开始广泛使用这种书体,比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礼器碑》、《乙瑛碑》、《孔宙碑》等等。除了汉代隶书的正体地位,到了唐代很多碑刻的碑额(碑的标题部分)都单独用隶书书写,也体现了隶书的地位。隶书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之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隶书以后的文字属于今文字,今文字就和我们现在的文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能看懂隶书,却很少有人能够看懂篆书,就是因为篆书属于古文字。隶书的出现是划时代意义的,无论是从书法史上还是文字学上。就是由隶书发展演变成3种书体,分别是草书、行书、楷书,很多人认为是现有的楷书,然后由楷书变出行书,又由行书变成楷书。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三种书体都是由隶书演变而来,而且这三种书体出现的时间节点也非常的相近,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先有的行书,还是先有的楷书。其实刚开始,楷书和行书也是首选在民间出现,最初的字形应该在楷书和行书之间,是一种行楷的状态,因为行书的意味比较多,后人一般认为先有的行书,后出现的楷书。楷书应该是行书的规范化的结果,而行楷是楷书的快写。我们现在能够看到隶书的萌芽、发展和成熟,主要是依据的汉代的简牍帛书,比如著名的《天水放马滩秦简》、《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武威礼仪简》等等。从战国到秦汉,简牍书法不仅呈现出了书法的演变,具有书法上的意义,对于后人了解文字的发展也很有意义。章草,草书的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草书,这种草书就是隶书的一种快写,只是在单个字上做了改变,在章法上还基本沿袭了隶书章法,有明显的行距和字距。著名的有三国时期书法家皇象的《急就章》。汉代以后,隶书被楷书、行书和草书所取代,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更加简便的行书和草书,王羲之的出现,把行书、楷书、草书三种书体规范成熟,自创“新体”,更加容易被人学习和书法,加上他的书法飘逸秀丽,得到广泛的认可,把行草书推向了一个高峰。而北朝则流行起了魏碑,属于楷书的一种,一时间刻碑在北朝蔚然成风,以至于后来官方都下令禁止刻碑。到了唐代则更加注重楷书,楷书成为主流书体,从考试到官方文件书写都使用楷书,唐朝的楷书法度严谨,在书法史上被认为是“尚法”的典范。而到了宋朝,以“宋四家”里米芾、苏东坡、黄庭坚为代表的“尚意”书风开始流行,文人士大夫都争相学习行书,更多的是展现书写的感情和性情。元代和明代也很少有人学习隶书,我们平时能见到的,只有提倡复古主义的赵孟頫学习和书写过隶书。直到清代中后期,由于文字狱越来越严重,文人因为触犯忌讳,被杀被流放者不计其数,为了片语招祸,文人士大夫之间开始流行考据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史考证和诠释上。寻访名碑、残石,著录古代碑刻成为一时之风气。加上帖学日渐衰微,明末清初的文人又想追求个性自由,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追求气势、力度和阳刚的美学被更多的文人学者所接受。再加上乾隆、嘉庆年间,北魏、汉代的碑刻被大量的发现,汉魏碑刻又重新被文人重视起来,碑学开始产生。尤其是清代早期的碑学,主要以汉代碑刻为主要特征,出现了很多隶书的大家,比如金农、郑板桥、与当时流行的董其昌、赵孟頫书风不和,一度被认为是狂怪书风。而到隶书的中后期,由于碑学发展到了朝野内外,文人也加入进来,并且出现了书法理论著作,这一时期的书法家如伊秉绶、邓石如、钱丰、如让之、陈鸿寿等等。这一阶段的碑学仍然是以隶书为主,这些文人士大夫,有的以帖学的笔法写隶书,为隶书的书写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使得隶书得以文人化。总之,隶书是一种自上而下流行起来的书体,它从民间书法到得到官方的认可,再到清代文人的介入,使得它完全摆脱了它的草根性,从草根书体一跃而成为气息典雅、具有庙堂气象的正大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