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问了我51个与生涯规划有关的问题
一直相信会看到阳光,果然看到了阳光就开始摆造型的我
拍摄:Di
iPhone SE 原图
拍摄地:Wansfell, Near Ambleside, Lake District, England
拍摄时间:14:47 12/12/2020
之所以策划这篇推送,是因为我11月答应一个华东师大的学妹说可以和正在做生涯规划的高二学生聊聊。我觉得时间既然要付出了,就要达到最大的效用。给几个学生分享也是分享,给更多中学生分享也是分享,所以决定问问有没有什么提纲,有的话我可以提前想一想,有个准备,后续也可以整理成文放在公众号上,供可能有需要的人阅读。
这篇里面的提问就是我收到的问题提纲。我初步回答(绿色)了之后,先分享给了我信任的同行和朋友,想知道一些ta们的评议和看待的角度,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有什么想要追问的。目前收到了学妹和加葱的回馈,我用蓝色标注出来。
提问
关于中学:学习:1.你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全部事务中所占比重)是怎么样的?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除了英语这门科目我因为自己感兴趣,感兴趣是因为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语是哈利波特的母语,所以我自己有主动学习,而且也不是很在意老师教得好不好,上课都认真的,一直都学得挺好。
而其他科目的学习,因为我刚进初中数学就考了不及格,所以一直都有畏惧心理。尽管后面的老师都挺努力教导我,但我好像始终没走出这个阴影。然后初中物理老师让我回答我不会的题。初三周末我开始去他家补课(有偿的,现在是违规的),他对我的态度有变好。高中物理老师也有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看着好像是挺常见的一种落入了女生文科好的刻板印象里,但其实我生物学得很好。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我都没有什么看法和态度,就是很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在父母家长看来,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我现在回忆当时中学做的所有事情里基本上就分为三类,和同学闲聊做白日梦,看动漫和闲书(比较多武侠/玄幻这类)以及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
等到我自己去到中学做老师,先在普通高中实习,再到国际高中任职,我觉得学习应该仍然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是这个时候,我会意识到除了学校教的科目,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也就是会聊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需要人能表达也会倾听*。学会如何阅读,自己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影像,或者在老师的推荐下找到一些自己不一定能很快发现的感兴趣的内容,也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再者,就是我觉得中学阶段还要意识到自己未来想学什么/做什么与现在学的事情的联系**。
所以,在我走上教育之路后,我会把学习的定义看作是一个人学习自己有些陌生但希望能够比较熟练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那学习就是全部事务。只是学习也分为课业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学习、休闲娱乐的学习、人际交往的学习。
学妹郑重提醒:
目前是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
陶理的小贴士:
我在今年的教师节推送(我最感谢的老师和最厌恶的“教师不当行为”)中也提到过我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们及其行为对我的影响
*加葱友情评注1: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这一点;学生也要有这种意识。
**加葱友情评注2:
或许对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做到这点很难,但是自己要有意识地去探寻。只有开始尝试、探索,才会成长,才可能找到答案。探索本身就能让我们认识自我了。
2.你认为有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鞋合不合脚,自己的脚最知道。***
到中学阶段,其实已经基本上会有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向了。这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是怎么比较擅长这个的。比如一个人可能比较擅长打篮球,ta热身了上场的表现好还是不热身更好,ta是从来不训练每次都会上篮成功吗?比如一个玩游戏的大神,可能不清楚游戏规则就打得很好吗?今年有一部剧叫做《后翼弃兵》(The Queen’s Cambit),里面的主角即使是国际象棋神童,几乎每天晚上也在天花板上复盘棋子的走位。
费曼学习法应该是比较公认的一种高效学习法,****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网上你可以搜得到这个学习方法首先也要你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主题,然后理清楚基本概念和关系,用简单的可以理解的语言给一个你想象中的八岁孩子解释。这一步有没有很熟悉,其实老师就在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说“教是最好的学”,因为你得先学会才能教给其他人。而且只有你自己很清楚了这些概念以及之间的联系,你才能够简化,再用有条理的话给别人解释。这个过程中,你自己也会有觉得不太能解释清楚,要回过去再看一下学习的资料的过程,这就让你知道自己认识的知识边界在哪里。所以很多时候,一些老师会让学生上台讲,做小老师,这就是一种确保这个学生理解没什么问题,而且有能力传播给另一个人。你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费曼学习法不太相同的地方是,同学之间互相教,以及老师教给你,教的这个对象可比八岁的小孩子多知道一些了。
如果对这个方法感兴趣,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再搜搜,拿自己做个实验试试看。不过任何一种方法要能掌握,都需要刻意训练与时间投入,不是一两天就见效的。
***加葱友情评注3:
赞同,其实可以多尝试。
****加葱友情评注4:
同时要用心感受每一门学科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时候兴趣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学习,其效果不亚于采用非常明确的学习方法。
3.你高中时期的作息是怎样的?
十几年前的事情也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这样的。
我是江苏考生,我在的学校虽然不以考试闻名,但抓得也算比较紧。
没记错的话,是高一7点20前到校,高二7点10前到校,高三7点前到校。具体好像是班主任定的,学校好像规定是7点半到校。
我是走读生,虽然动作一直都比较快,但也6点多就得起床了,骑车10分钟到。
早读之后上午四节课,或者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有四节或五节课是因为学校食堂要安排不同年级去食堂吃饭。中午有午休时间,会有做作业的时间和半小时午睡。下午四节课,然后下午放学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晚餐时间。晚自习高一到九点结束的样子,高二九点半,高三好像是到十点。回到家吃宵夜,有时候还要再做作业,基本上会在11点半左右睡。但我有时候也会偷摸看小说,听MP3,到两三点睡也不是没有。第二天可能就会听着听着课睡着。^
^加葱友情评注5:
最好不要“以身试法”,要注意把握尺寸,不可因为过度沉迷于晚上12点后的“活动”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和白天的事情。
陶理的小贴士:
我从不后悔自己犯过的错和走过的弯路,但现在和从今往后,我都会更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吃好睡好多锻炼是最基础的。
考试:1.你对考试的看法和态度是怎么样的?^*
相比上课,我更喜欢考试,因为我写起来很快,会做的写完检查好,不会做的那就空着反正也想不出来,可以补觉。考试那天还可以不用听老师上课,自己把握复习节奏。我一直都把考试当作是阶段性查漏补缺的一个手段,不会做那就说明没学会或者没学懂,接下来要学会,可以听老师讲错题的时候认真点,也可以问同学。所以我是从来都不害怕考试的。当然考差了,回家也会被家人说,但一般我学习态度也都端正认真的,所以也就是下次努力。我又不是故意不考好的,所以我也都比较坦荡,一直都把考试看作是检验前阶段学习情况的手段。薄弱环节还是在平常考试中发现比较好,毕竟最后的高考才是对升学有重大影响的考试。
^*加葱友情评注6:
对考试的心态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你认为有效的备考方法是什么?
适合自己的私人订制材料总是比大家都用一样的材料要更适合我一些。
错题集锦是我中学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备考资料。我不仅会写错题,也会写错的原因,属于哪个章节,然后相同类型的错误,除了数学,我基本上不会再犯。
我基本上不怎么背诵,但我错题集会认真对待。然后我也会做比较详细的笔记梳理,把概念脉络理清楚。像我不怎么背诵历史,而且也基本没什么错题,但我历史笔记一定会在考前再看一遍。
3.你认为有效的考试技巧有哪些?
读清楚题意,题干要你回答什么,回答什么,不要写一堆自己背诵的考点1234。
我后来参与阅卷,因为是电脑阅卷,也意识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写得字迹清晰,注意分段,要让阅卷老师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得分点分布。
4.对于新高考六选三的调整,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特别好啊,国家取消了文理分科是进步的,符合社会发展真实情况的,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搭配适合自己的科目。真实世界不分文理,但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说我教你这个世界,老师都在大学有自己的专长,也就是学了不同的学科,所以对应到中学也就成了科任教师。但是老师教学生,是提供自己的专业视角,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视角、史学的视角等等。
我是江苏3(语数外)+2考生,我们当时的高考政策其实是可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任选两门作为高考科目的。不过我们学校不给这样的搭配,还是文理分科,变成了三选二。现在当然还有省份还是要求物理或历史只选一种,我觉得其实不是很符合高考改革的本意,就是打破根本就不合理的文理分科。我这么说可能显得比较理想主义,但大家都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想继续多学点的科目,那就不存在进到大学发现自己想学的是另一个。虽然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还持有过时的甚至很狭隘的观念,比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事实上,就是有存在学生喜欢物理和历史或者历史和地理,一些人可能都不知道还存在科学史、历史地理这些大学里的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可以大有作为。^**
^**加葱友情评注7:
赞同,历史与物理只选其一,还是一种割裂。或许国家或地方政府有更深层的考量,逐步探索推进?
陶理的小贴士:
初步的政策也都出来了,但应该都还有调整改进的空间。还是希望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目组合。当然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也存在很多方面力量的博弈,总之逐步发展吧,总是在向前的。
生活:1.你高中生活中的空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
和同学闲聊,看动漫和闲书,发呆和做白日梦。^***
但我当时没有手机,家里也不让我用电脑,也有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和书在一起,我自己也断断续续写日记和小说之类的,有时候用中文写,有时候用英文写。
^***加葱友情评注8:
如果学校有一些社团,可以参加一两个,像我高中就参加了广播站、书法社、校风检查小组。其实也会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比如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傍晚吃完饭我会在校园内散步、听广播,看同学打篮球,跟同学闲聊。
陶理的小贴士:
我们学校当时好像没有的样子,但应该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兴趣社这些吧。
2.你如何权衡自己的喜好与学习?
高中的时候,我可能都不是很懂什么权衡,就比较随心所欲啊。完成了作业之后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来,包括我自己去到中学实习和执教,其实觉得如果学校能够提供一些课余社团之类的,让我在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发展一下兴趣,进到大学之后我也就不会突然松懈之后沉迷二次元了,也会更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
^****加葱友情评注9:
这样其实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不妨尝试。当然,前提是作业要认真做,不然就失去其价值。
陶理的小贴士:
我来唱一点反调。其实觉得要认真做对自己查漏补缺确实有帮助的作业,而不是对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都一样认真地对待。
作业也要个性化。这不是说老师要给每个学生布置不一样的作业,而是学生要选择自己需要做的作业。
我很喜欢的一个地理老师(也是我的学姐)是这样和学生约定的。我可能记忆稍微有点出错,但大意应该理解准确了。
首先她第一节课就明确提出,上课认真参与课堂,她的课堂都是参与讨论式的,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回答问题还有加分环节。然后作业可以不做,等到期中考试成绩出来,90分以上你可以继续不做作业,但如果你没有考到,那你要把作业(地理练习册)补起来。因为这说明你之前学习的东西其实没掌握好,作业就是帮助你掌握知识脉络和结构的工具。
当然每所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并不相同,也会有老师觉得这是特例不值得参考。但我还是想请看到这里的老师们再想想作业到底是为什么存在?如果有办法证明和检验学生掌握得挺好,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抄抄写写?
3.你是如何调控不良情绪的?
高中的时候我有被霸凌的经历,状态很差的时候就边哭边写日记、小说之类的。书写疗愈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就去到上海做生意了,我先是住在外婆家上小学,然后中学寄宿两年,再在阿姨家住。虽然小学和初中暑假会去爸妈店里,但是我也都一直是家长眼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所以都很少把自己的委屈和负面情绪说出来。书写算是一个出口。但当然现在我逐渐意识到和自己关系亲近、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倾诉,表达自己的困惑与想法,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如果实在有了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更是可以寻找专业人士比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做治疗。不要伪装一切都好。
^^加葱友情评注10:
写日记、与同学交流、向信任的老师倾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专业:地理:1你为何选择地理作为主修专业?
高考前,我根本没想过要学地理啊。我满心满眼都是学英语。不过我之前一个问题中也提到我在家长眼中是比较听话懂事的孩子,所以我听从了家长认为女生做个老师或者会计比较好的建议,第一选择了师范大学,第二选择财会学校,第三好像是审计学校。然后选完学校选专业了,我选了英语,但毕竟可以填六个,家长说你不是还挺喜欢历史么?我就写了历史。感觉还有点少,想着也选了地理,就填了地理。最后地理系录取了我。我虽然挺惊讶,但也就接受了。进到大学之后,我才发现什么?地理是理科?我又要学数学,还要学两年。
但我还是没有转系,主要是懒,二来是因为我大学的英语老师和我说本科学一门基础学科比学一门语言更扎实一些,第三是我的大学转系也要你这学年成绩足够好。我的高数数学成绩真是勉强过关,其他地球科学概论什么的,也都学的一般。而且当时我的心思也都在动漫社团,所以就先学着呗。再想到地理系有野外考察,在当时的我看来那是免费旅游,所以也觉得有点盼头。同时我和室友关系也好,所以就继续留在了地理科学学院,课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动漫社团排练剧目。
2.你认为地理有什么特殊之处?
中学时的我根本没有觉得地理有什么特别的,我选高考科目选择历史是因为我历史总是轻松学好能考高分,也比较感兴趣,然后我就是不想背政治所以选地理。但逐渐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地理简答题的评分标准总是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我在中学阶段就意识到地理是要有思考的,要讲出道理来。进到大学,尤其到了研究生阶段,我更意识到中学地理是最受文理分科桎梏的,因为地理这门学科从本质上来说是沟通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人文学科 (humanities)的桥梁。尽管在我国大学里又被分成了science,国内都是地理科学学院。但就从学科特性来说,geography 不仅是science而已。但在分类必须明确清晰的情况下,地理总是最容易两边都不讨好的状态,地理就很难站队文或者理,因为两方的观点地理都能理解,也都能看到其重要性与不可或缺。
3.你认为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从词源上讲geography,是古希腊就有的,字面意思是earth description(描述地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地理的刻板印象就是山在哪里、国家首都在哪里、最长的河流是什么。这些都存在,但在我看来,更有效的方式是把地理看作一门语言。这些都不过是词汇而已,要掌握一门语言,你要掌握其语法以及这门语言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理解和交流。从先后顺序上来说,问“如何学地理”,应该在在“为什么学地理”之后。地理的学习,在学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核心思维从而有地理素养,能够有一个空间思维去综合分析整体和细节,在大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理念,能够理解地理学家们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地理到底是怎么帮助我们更清晰、全面地理解和想象我们所生活的这颗星球。
教育:1.你为什么选择教育专业?
大学一开始选择教育专业是因为我的家长一致觉得女生毕业做老师挺好的,不能算是我的选择。研究生选择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是我的选择,一来是因为我自己随着阅读(大学图书馆里有很多很好的藏书)对教育学的一些理论以及一些教育故事感兴趣,二来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经过教育实习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毕业就工作,觉得还希望能再多学一点。其实我也对城市地理感兴趣的,但是我决定考研也比较晚了,是在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城市地理考研要考数学。我头疼。教育学考研就是教育学综合、政治和英语,我都还算比较擅长,冲一冲有希望。
2.你认为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
进到研究生阶段之后,我有一个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本小书: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51698//)
这里面的论述我至今都印象深刻,我也是从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意识到,原来真正的教育是主体间平等的交往,是相互间身心敞亮放松,完全平等的关系。
我也是从读研究生开始,更加接纳了教育的内在意蕴: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转引自:刘黎明.论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 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981.html
3.怎样的学生适合触及教育行业?^^*
都说是学生了,学生就是教育行业的一个部分啊,所有的学生都不避免地触及到了教育行业。事实上,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一个人能避开教育行业。教育是一个普及所有人的存在。但我想你可能想问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我觉得和所有行业一样,要喜欢、有兴趣才去做,才会有激情和恒心。
我也可以从反面来看你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进入教育行业?我觉得有点反社会、以刻意折磨别人比如批评、指责为乐的人不太适合进入教育行业。
^^*加葱友情评注10:
观察你的老师,留意你与老师交往的过程。
英语:1.你认为英文听课与授课与中文有哪些不同?
我没觉得语言有什么不同。关键还是在授课的老师自己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可能会有人觉得用英文授课会更活泼生动,那是没有遇到过语调都不变一下念稿的,可能会有人觉得中文授课就一板一眼,那是没遇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老师。授课内容与老师授课的理念(ta为什么教会影响到ta怎么教、教什么)是相关的。
但我想你或许还关注一个点,就是语言的熟练程度。要是听不懂英文,和中文授课差别当然大了。所以我觉得专业英语要提高是很重要的。不过也不必太过介意没有每个字词都听懂,毕竟中文你也不是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
2.你认为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我还是一个非常兴趣导向的人,你想学就会想方设法去提高、练习。我自己学习通过了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会找我本身就感兴趣的内容来做翻译练习。有时候是地理、教育方向的专业内容,有些是我感兴趣的演讲内容,比如我研究生的时候就听译过德约科维奇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
3.你认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与学好英语的好处是什么?
我没觉得学习英语就比学习其他科目或者内容重要。只是对于我来说,我想要理解和了解的讯息本身是英语的,那我要理解,与其等着别人翻译给我,不如我自己去学。这也是为什么我到高三的时候,就看哈利波特原著的原因。因为我等不及翻译出来,我想要知道故事结局,所以我就一鼓作气看完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英语还可以啊。同样的到了大学,我喜欢看美剧、以及一些欧美电影,那生肉资源不是比熟肉资源出现得更早么。
到了做研究的部分,大部分的学术文献发表都是英文的。对我来说,能够用英文与人交流、探讨学术问题,这可以让我学习到更多,也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英语从我2015年出国做研究助理开始,就已经是一门工作语言了。
关于大学:国内:1.你为什么选择华东师范大学?
除了之前提到的选这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作为考研目标,意味着我就得选择师范大学。我本科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读的地理科学(师范)。我父母在上海做生意,也希望我能够在上海工作,有一个华师大的学历能够在上海不用我父母托关系,就可以找到一份高中地理教师的工作。同时,我在本科期间就读《地理教学》杂志,我觉得还挺好的一本读物,所以也觉得挺不错,可以试试。我不考虑南京师大是因为读硕士要去教师教育学院,我还是觉得我更适合地理科学学院,在华东师大我还是继续在地理科学学院读的研究生。
2.你在国内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
我的本科前两年半基本就是学习和在动漫社团排练。因为在中学阶段没有一个很好的同伴群体,我一直寄情于动漫作品中的同伴情谊,所以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我和我在动漫社团的那些所谓同好其实看重的并不相同。这些也都没有人告诉我。直到我自己发现我看重的是动漫人物身上的热血、赤诚、追逐梦想这些闪闪发光的品质,更多人看到的动漫人物的外在与酷炫,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小心思,要拉帮结派。我才抽身离开,已经到大三了。虽然除了数学之外的课业我都学得还可以,但始终都还是有点懵懵的,就觉得毕业做老师呗。
教育实习让我更意识到自己是该考研,大学都学了些什么呀。虽然不能说学艺不精,但绝对没有学得很明白,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就以这样的状态去教学生的话,感觉虽然能让学生考高分,但“为什么学地理”我回答不了,也就是说我做不到育人,尽管我有很多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成绩提高、学起来感觉有趣。
研究生三年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成长。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平台的确也给了我施展的机会。我的导师看到我英语还不错,给我提供了和来访的美国专家交流的机会。我看到感兴趣的国际项目,也可以申请学校的资助去到海外研修。当然,我也得到我父母的支持。因为我一直都对哈利波特诞生的国度感兴趣,我爸妈也让我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所以我才能出国做研究助理。
所以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到英国了一个学期,不是上课,而是参与国际项目做研究助理。我和许多不同国家做地理教育研究的学者都有了深度交流的机会。然后我再回国完成学业,再工作了一年,再来继续读博。
3.你认为大学专业对未来有什么影响?
要看你的心思和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你投入最多的事情对你的未来最有影响。
如果你大学专业没好好学,可能是因为你不感兴趣家人替你选的,你不知道学了干嘛,那你未来做什么这个专业也不会是你的助力。
如果你大学专业是自己的志趣所在,那为你未来想要做的事业是重要的基石。
国外:1.你为什么选择伦敦大学学院?
我不是选择了大学,我是选择了我的导师。到博士阶段,学校的名声不太重要,最关键的事情是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与你的研究志趣有重合的地方,在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ta是有经验和专长的,可以给你指导,与你进行敞亮的对话。我的这个导师就是我做研究助理时那个项目的负责人。
2.你在国外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
学术上——上课、读书、写作、讨论(和导师、和同行)、再读、再写/修改、参加研讨活动、讨论;每年定期参加学术会议,汇报自己的研究,了解同行的研究。
业余生活——疫情前(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有时候和朋友一起)看电影、看展览、跑步、徒步、读书写作更新公众号;疫情期间跑步、徒步、读书写作更新公众号。
对比:1.你认为国内与国外大学有什么区别?
没那么多不得不参加的会议和集体活动,也不存在什么点名,也不用和谁汇报。对我来说,我自己找地方住,和房东签约,所以也没有什么门禁,自己做东西吃,或者找餐厅,也不存在要去食堂。总体来说,没有什么集体行动,都自己安排。
2.你认为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我没有读过很多所国内外的大学,所以也很难说清楚,肯定是各有千秋的。
我只能说我希望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更多一点,所以我不喜欢什么集体宿舍也不喜欢一窝蜂大家都饭点去抢菜吃的氛围。我在英国的这所学校没有固定的午餐时间,也不安排宿舍,所以我觉得比较多自己选择食物(可以自己做)、寓所的自由。
我挺看重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这件事。但是在国内大学,好像还是很难做到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还有国内大学我被没收过违章电器——电饭锅。这应该算是一个集体居住会存在的管理问题。我自己做饭自己吃的能力还是在这里锻炼出来的。出国之前我妈总说我是生活的弱智,但现在她也得承认我自己一个人能过得挺好。
3.你是否在大学生涯中进行过兼职?
我有做过,但我觉得没什么收获。
如果不是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人的注意力和精力一般都是有限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做一些对自己长远的成长没有助力的兼职。既然是来读大学,如果学的也是自己想好好学的专业,就好好学习,然后在需要放松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好好放松、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不觉得需要过早地去实习,什么都没准备好,去了也不过是端茶倒水,不如精进学业,准备多一点再去。
关于事业:教学:1.你是怎样想到去进行IGCSE和A level教学的?
我觉得英国中学的地理课程设计得很不错,很好地衔接了中学和大学。而且学生是自己选择要不要学IG和A level的。不少学生进到大学里,可能还会学习与地理有关的专业。这是我在研究生阶段就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也算是学以致用。
我毕业的时候的确是上海普通高中招收地理老师的“旺季”。因为高考改革,上海有很多考生选择高考考地理,很多倒不是因为对地理感兴趣,是“考试策略”,因为地理在高二就能考,考完就可以集中精力在高三攻克另外五门。我不喜欢这种老师被迫应付明明不喜欢地理却想要在地理上考高分的学生的状态。我感觉自己虽然可以做好,但不是我所愿。所以我更倾向于考虑国际中学。
2.你在一年的IGCSE和A level教学中有什么体会?
其实我只教了半年。在毕业后,我先没有工作。因为我原计划是出国读博士。但我是我们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近些年来第一个考虑到英国读博士的人,所以我没有很好地把握申请的时间和节奏。我父母也不愿意我一个女孩子出国读博好几年。所以我2016年毕业就失业了。我也有考虑去美国或新加坡读博士,因为那里的奖学金比较好申请,我还有考GRE。但我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觉得最适合指导我的还是我之前国际项目里认识的那个老师。我是到了11月,GRE考出来了,英国也又一次申请了,国际中学的校长来找我说有一个学生很想学地理,但是对目前的外教不满意,希望我能考虑带一下这个学生。我才去了这所学校。
学生要自己想学,老师才能教得好,学生愿意长久付出努力,老师助你一臂之力。
虽然我都尽我所能了,但有些学生我明显可以感觉到还是希望我投喂给ta们,而且对学习取得进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脚踏实地理解概念,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自己所学,就希望通过死记硬背、摸清考试套路来刷题,最后都失败了。
3.你在工作一年前后对教育的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就是上面提到的,应该说是更坚定,也没有很大的改变,之前可能还不太确信。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发起的人是想要求知的学生。
这个过程是要学生先表达自己愿意学习,想要学习的,这之后才会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分享自己在学习这个领域过程中的收获,指引学生前进。但学生其实还是自己前进的。现在很多时候,老师推着学生前进了,这趋势不太对劲。
公众号:1.你是怎么想到开创公众号的?
脑子一热吧。我在公众号最近也有写(“今年是我从出生到现在觉得最糟糕的一年,也是我感受到最多爱与温暖的一年。”),就是觉得有一些想要记录的和想要分享的。
2.你是如何坚持维持公众号的运行的?
也断更了好几次呢,谈不上坚持。
随心随性,有想说的想更新就更新,不想更新就不更新,反正是我的公众号,算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3.你在开创公众号前后有什么心得?
可以有一个地方发出自己的声音,有平台可以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人自由表达的基本权利吧。但其实也是一种特权,有多少人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呢?
关于国外:1.你是怎样想到出国的?
我的初中好朋友和我说我初中就讲自己将来要去英国见J.K罗琳。她觉得还挺感慨的,我现在竟然真的在英国留学。
我自己其实到了研究生阶段,知道了有海外研修的项目。这是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的项目,面向所有研究生的,我的室友先申请了,她去了美国,然后我也申请了。我一开始只是想着我对这个国际研究项目感兴趣,我申请点资助试试,和研究生院申请成功了就来了英国。
然后我选择出国读博,也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我还可以再多做一点思考和探究,所以我就继续了。
2.你认为国外生活与国内有什么区别?
可能就没人管你了。
你也慢慢不在乎别人看你的眼光了,我开心自在就好。
虽然我妈有时还是试图遥控我,会说你房间好乱,该打扫房间了,但到底什么时候我打扫房间还是自己说了算。
还有就是我之前写的,可以自己做饭或者找餐厅,自己选择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不用看食堂,也不存在宿管,所以生活方式和作息都自己安排。
我是一个挺讨厌被安排、也不喜欢听人安排的人,所以感觉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见自己相见的人会让我觉得对生活更有热情。
3.你如何适应国外与国内生活的区别?
我好像还挺适应的,应该说我本来就想要自己安排。国内好像总有人热心、好意给你安排,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有时候对方眼中的好生活,并不是那么合适你。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就自己有了一个崭新的画布安排生活还挺好。
4.你认为与外国人交往与和中国人对比有什么不同?
还是要具体看人,国内国外好像倒没有特别的差异。
我和我的一个朋友讨论过,她就觉得如果你觉得只是我的英国朋友,我的德国朋友,那你根本就不是在交朋友,你先看到的应该是这个人怎么样,而不是说ta是你友情地图上的英国代表、德国代表。首先这个人得与你合得来,然后因为ta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可能ta会更多地能向你介绍一些英国风土人情、德国文化什么。
作为学生还有一个挺有差异的地方,我发现我很难直接对中国的老师,哪怕是华人导师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总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事,不应该这样没有礼貌。但对于外国导师,好像直接称呼名字而不是Professor+姓氏或者Dr+姓氏,就可以。但也看人,有的学者可能也认同雅斯贝尔斯的理念,大家既然都平等,就从称呼上也没有必要加什么后缀,直呼其名没什么不可以的。有的人可能还是介意的。
5.你一人在外会感到孤单吗?
疫情刚开始第一次封城的时候会有一点。但基本上很少。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的状态,觉得比较自在轻松,对自己负责就好。改变主意也没关系,反正自己善变,一个人也就影响自己而已。可能也和我是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经历有关,我还是挺习惯就自己一个人的,看看书、看看剧集或电影什么的都挺好的呀。
6.你是如何一个人面对生活中源源不断的困难的?
这是预设了我的生活中困难源源不断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有困难的时候,自己处理不好,还是要学会求助。毕竟这个社会还是有支持系统存在的,引发了火警就打电话给消防队,受伤了就赶紧打急救电话。
自己遇到一些烦心事,或者有一些困惑,也可以和值得信赖的亲友说一说。
如果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一般国外大学还有career service(国内也有就业指导部门吧),这些学校里服务部门都可以用起来。
不要有一种这个世界只有我独自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困难的顾影自怜。打游戏还要打怪升级呢,人生这一场肯定要多些经历嘛,未来才可以有些谈资和回忆。
关于生活:1.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之前有写到,读书写作一直都挺喜欢的,看电影、展览,跑步、远足这些也都是。
今年还跑了马拉松,目前也在进行跑步100天的挑战。
2.你平时如何排解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跑步算是一个日常的帮助我思绪流动的方式,会让原本陷在一处的情绪疏解。
还有就是我有朋友可以说说心里话,自己也会选择把一些事情写下来。有时候甚至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啊,想想如果是笔下的人物遇到了这件事,会怎么办?
3.你认为兴趣对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兴之所至,趣味盎然,乐此不疲。
关于未来:1.你未来打算回国吗?
我所学和研究的内容是国内陆理和教育学科发展都需要的,我希望能学成归国,学以致用。
2.你未来打算做什么?
我关注的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带一点人类学的视角去看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如何成长、发展,我希望能够做更多的追踪与观察,做十年、二十年的纵向研究,用真实的故事、翔实的案例,触发更多人对于教育本质的思考。
3.你期待的生活是怎样的?
每天晚上入睡前都觉得:今天过得真不错!
4.你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5.你认为应该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
如果是看重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伴侣,尽可能地真诚表达自己的关爱,多找时间和ta们创造彼此都会开心的回忆,但不要委屈自己去取悦对方。
如果是同学、同事、师长,你并不希望或者你也感受到对方并不希望深交,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那就保持尊重和不卑不亢,把事情做好就行。
6.你身边有哪些重要的人?
物理距离来看,我的室友对我很重要,我们会一起吃饭,然后也会聊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虽然不是家人但也是彼此信赖的关系。
然后我心里觉得很近的重要的人里有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妈妈、阿姨和外婆。然后是我的好朋友们,有大学室友,也有来英国后认识的朋友。
7.你现在对身边人事物的看法与高中有何不同?
高中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会很开心,吃美食和睡觉做梦在我看来很重要,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因为也不知道什么是更高的追求。当时对于世界的看法也会是比较黑白对立的,总会觉得存在好人、坏人这种明显的界限,对于恶的容忍程度可能比现在更加容不得半点沙子。
现在能够看到更多的复杂性与更多面,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分析。但我依然还是对恶行与犯罪觉得难以忍受,我还是接受不了人性中的一些恶与愚蠢。虽然也意识到不可能所有人都变得理性,但还是希望人能够活得更加宽阔一些,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减少一些刻板印象与理所当然:高中我可能也就接受了我的老师对我没天分学数学、物理,毕竟是女生的这种判断,高中我可能也就接受了女生适合毕业做老师的这种规训与社会期待,但我现在觉得首先做个人,那就要允许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也允许别人成为ta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当然在不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也尽量不要故意去做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
8.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朋友最近问了我一个心理测验题,我觉得算是这个问题的趣味版:你可以变成三种动物,你会选择哪三种?这三种动物分别有什么特质?
我选的第一个动物是独角兽。
我第一个想变成独角兽,因为首先ta有治愈魔力,能够帮助受伤、有需要的人,然后ta的能量就源于自己(还可以飞的),自给自足的,自己本身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第三点是ta是纯真的innocent
第二我想变成红松鼠,因为小松鼠首先非常机敏,很灵活地窜来窜去,其次ta生活在森林里很自由,第三ta非常萌,每天早晨都会被自己长这么可爱萌醒
第三我想变成头上长犄角的公鹿,因为ta头很铁,可以保护自己和同伴,然后ta还可以生活在森林里面很自在,第三就是因为ta非常优雅、神秘,有灵性,哈利波特里面哈利和他父母的守护神形态都是鹿。
这些特质都是我期待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的:自由自在,可以保护/治愈。
9.请你用你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当下与未来提一些建议/
既然长了脑子,就不要停止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别轻易把自己的人生交付给别人给你做选择。
对于一些人来说,人生很长,大有可为;对一些人来说,只是在等死。
既然终点总是死亡,那在那必然的结局来到之前,尽情燃烧自己,做自己喜欢甚至热爱的事情,不是活得更有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