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在中国
【尼尔和我】访谈录
Q:好些家长向我们推荐你,说找你聊肯定有启发有收获,但是奇怪的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你及你做的事。你自己能先给介绍下吗?
可能我没有给自己贴标签吧。在认知上,没有命名和标签,就好比一个东西没有手柄。
如果一定要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来形容我做的事,“个性化教育”,“启蒙教育”这两个标签是我能接受的,相对准确的。
我摸索了很多年,可能也是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这样说是不是不太谦虚,但这是我此刻的真实认知。
Q:“个性化教育”感觉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是不是人数多了就难以操作?
是这样的。个性化教育的规模化,听起来就像一个悖论,impossible mission,但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意义重大。
Q:意义重大?
是啊。你没发现(尤其在东亚国家)教育政策经常忽左忽右,一会儿喊增负,一会儿喊减负?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学习目标比较固定,增负呢,一般孩子跟不上,学得很累;减负呢,天资好的孩子吃不饱,家庭又会通过课外班去补充,结果又会反过来让没有去补习的家庭焦虑,然后一段时间后,社会上又会有呼声要求增负。如此循环,从未止歇。
我今天还听到一个笑话,某爸解释为什么送女儿去一个学费15万的民办学校,就当是花钱给她买掉些作业,因为那个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少。家长觉得这样可以确保孩子有一个正常的童年。
在我看来,不管是减负还是增负,只要标准不是落实在孩子自己身上,都是大人们想当然。
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学习是我们近乎呼吸一样的本能,是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在进行的一件事。
可怕的是学习的异化。异化的学习让学习成了额外的负担。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人为地来增负或减负,而是让学习回归本质,少一些异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说,各领域的教学还是很有待于研究和改进的。比如,我就曾因为找不到让我满意的数学课程,只好自己上下求索。我们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
Q: 听说你会跟学生互骂、互怼、互打?
这样放在一起说,听起来有点恐怖哈。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真的。
上个学期,我们接收了两个所谓的问题学生。刚来的时候,状态确实不太好。
我当时接收他们也有一点小私心。因为我们特别重视人格建设和思维建设。我评估一个孩子的人格状态是有一个模型的,我很想知道它的应用范围,用来分析所谓的问题学生是否也适用。
既然是个性化教育,那么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特殊教育,所以特殊教育应该包含在这个体系之内。
一个学期下来,我对这个问题基本心里有数了。但是考虑到这类学生在纠偏过程中,特别消耗老师的注意力,我们可能会招得少一些,或者学费略高一些。
你听说的所谓的互骂互怼互打,就发生在我和这几个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有学生骂我“傻瓜”,我也拿“傻瓜”回敬他了。因为他被养育得非常自我中心,这种来自他者的对抗是他需要的。对打是另一个孩子,那孩子经常一不爽了就条件反射般的攻击他人,完全不过脑子。所以,我经常给他不同的response,有时候我会说:“即使你打我,我也不会还手的,因为我知道你很伤心你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会说:“你敢打我一下,我就还你两下,不信你试试。”有时候又会说:“你这样实在太傻了,在你没有冷静下来之前,我不想和你说话。”面对不同的反应,他会被迫思考下。因为让他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有觉知有意识是很重要的。不然他一直是千篇一律的条件反射似的不爽了就身边随便找个替罪羊一脚踹出去来泄愤。所以,如何跟孩子互动,真的不是有个固定的流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看到truth是很重要的,否则什么套路也帮不了你。
现在很多教育流派是被培训的非常流程化的,但其实创始人并不是这样的。记得蒙氏的创始人玛丽亚就曾叮嘱后人说:你们不要看我做了什么,要看我所做的指向的方向。
Q:你为什么要做个性化教育,毕竟这不是主流的声音?
做一件事的理由不应该是看它是否主流,现在很多主流也是曾经的非主流。
做或不做,关键是看它是否必要,且有意义。
可能跟我学哲学有关,我很喜欢研究理论。也研究过教育史。个性化教育的规模化,这是时代命题。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提供一套很成熟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挑战,我很喜欢。真的实现了又意义重大。暂时也没有别的事更吸引我的,所以继续捣鼓。希望以后成熟了,可以惠及更多孩子,可以反哺公立学校,因为那儿才是学生的高密集地。
Q:能举个例子说明下个性化教育的实操吗?
很难找到一个经典案例来完整说明个性化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因为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多。
但是我可以举个小例子来窥斑见豹。比如我们这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战争,他的口头禅是这样的:“***,你现在有空了吗?可以听我给你讲讲二战吗?”有次上数学课,探讨两点间的路线问题。他过来瞄一眼,毫无兴致地走开了。我赶紧把AB两点擦掉,写上“柏林”和“莫斯科”,问题也变成了“从柏林到莫斯科,这个战斗机要怎么飞,路程最短?”他立马两眼放光地凑过来了。这是数学探究课上的一个小例子。
前面你提到的所谓互骂互怼也算是。
Q:挺有意思的。你们招收的是多大的孩子?
原则上我们说3-12岁,从实际入学情况看,集中在3-8岁,五六岁的居多。之所以招收小的,是因为我看到很多新来的孩子,我们需要额外花很多时间去纠正。如果从小按我们这样的理念来培养,孩子就情绪非常稳定,而且探索能力特别强。
Q:为什么要把人格建设、思维建设放在核心位置?
这是我探究了很多年之后的一个提炼。它们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是一个人身上的定海神针。
教育目标那么多,一千个人有一万种表述,要摒弃那些虚无的次要的,对焦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功底的,还要把它在实操中做出来,我得承认我折腾了很久很多年。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把它搞完,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未来教育》
咨询与切磋请在后台留言,互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