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100年前的老建筑,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

榆林路位于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西起临潼路,东至齐齐哈尔路。长1657米,宽11.6~12.7米,车行道宽8.0~8.7米。

榆林路47号外观

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筑,初见于民国2年(1913年)沪东区道路规划图,民国10年延筑至兰州路,以陕西榆林命名。沿路为住宅。

榆林路59号、63号曾经为新华印刷厂,后为居民住宅

许多年轻的上海人可能都不太清楚那段历史,其实在全世界许多犹太人心目中,这里就是上海,就是那个曾经带给他们生存和勇气的诺亚方舟——二战时期的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不用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为此有将近3万犹太难民在上海栖身,他们大多聚居在这一带,直到二战结束。

上图为房子现在的状况

即便是到了今天,这里很多上了年头的老房子,多少都曾经与战争、苦难、惶恐、离别、生死、祈祷、种族等字眼有关。也正是有这样的历史背景,这幢榆林路47号,与我们从前看过的所有老房子都大不一样,这里的生活是挣扎而非奢靡、这里的故事是感怀而非艳羡、这里的房子,沉淀了太多与世界历史有关的痕迹。

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屋

这几幢建筑始建于1927年左右。建筑特征为简化的古典主义样式,立面对称,由四幢并排式样相近的独立式殖民地外廊组成的建筑群。每幢之间一、二层有连廊联系,单幢中部为连续券壁柱廊,顶层为平台,女儿墙为杯形栏杆,具有外廊式建筑特征。

榆林路47号住宅2020年的样子

建筑外墙为清水红砖墙,局部做仿石面装饰。中央部分为四开间外廊,二层使用连续半圆券构图,有券心石。立面两端部分局部砖柱倒角处理,为简化的古典西部。人字形双坡屋面,两侧出檐较浅,檐下无支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给世人展示1917年左右建成47号的模样

见上图楼顶上飘扬着沙皇时代的三色旗。 据网上说是俄国正教学校,又称俄侨第一公学,被认为是近代上海第一所俄侨正规学校。那么这幢楼也不是挂牌上所说房子建于1927年,大家知道1917年推翻了沙俄,房子起码早建于1917年。2005年,上海市政府把该片建筑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保存至今。

榆林路47号,该幢花园住宅建筑面积3000余平米,为一家公司所有,委托本公司寻找客户,希望这幢漂亮的建筑能一直传承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