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在南京哪里?速看,真的回不去了……
现如今的南京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不过昔日的南京
你都还记得吗?
▼
在街头很少会遇上堵车
那时候
公交车还没有空调
坐在双层巴士是件很享受的事
那时候
大街小巷还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
卖炒米党喽~~~
赤豆冰棒,马头牌冰棒~~~
那时候
没有手机甚至电话
在电话亭排队煲电话粥是一种时尚
那时候
没有频繁的考试
没有繁重的作业
校园生活朴素又简单
那时候还没有淘宝
但我们总能去夜市淘到宝贝
那时候
还没有防盗门
邻里之间串门子很常见
去隔壁蹭个饭
家务忙不过来找隔壁帮个忙是常事
那时候的你们
都住在哪里呢?
曾有个地方叫下关区
那时候的大桥是家门口的风景
吃完饭总会去桥上走走看看
那时候有个火车站叫南京西站
在陪伴了我们整整108年后
她正式跟我们说了再见
那时候的下关还有个汽车站
那年背着行囊远走他乡的情景
仿佛还历历在目
那时的热河路是最主要的商业街
人来人往 十分热闹
那时的下关商场很大
周末总缠着爸妈去这里逛逛
那时候的四平路广场
有全球最好的羽毛球训练基地
总喜欢和小伙伴来这里打球
那时的下关有个“大高个”
作业写累了一抬头总能看到她
曾经还有个地方叫白下区
它是真正的南京老城区
那时有个农贸市场叫尚书巷
蔬菜只要几毛钱一斤
总喜欢跟爷爷奶奶去买喜欢吃的菜
那时候的工人文化宫
是南京最时髦的休闲地
那时候的金陵饭店
还是南京的地标
那里的璇宫餐厅90美元一晚
即便是进不去
在门口张望几眼也是幸福的
那时的鼓楼广场还没这么繁华
但周围依然有很多有名的饭店
最喜欢来这边吃汤包了!
那时候的电影院不多
去曙光宽荧幕电影院、儿童影剧院会炫耀很久
那时的鼓楼也是逛街的好去处
鼓楼百货商店、食品商店、北极服装店
……
那时的湖南路图书发行大厦
承载了无数寒暑假的回忆
一放假就喜欢来这里看书
一看就是一下午
▲2013年 湖南路图书发行大厦被爆破
那时的五台山体育馆
经常举办足球比赛
一场比赛下来
嗓子都喊哑了
还可以去体育馆、游泳池、溜冰场玩
那时的夫子庙还没这么多人
总会骑在爸爸脖子上看灯会
那时候的白鹭洲公园还叫东花园
总能看见白鹭飞过
那时候的新街口中央
还没有孙中山铜像
落成后很多人前去围观
那时候坐不起飞机
是最大的快乐
那时的方山
只是个不起眼的水塘
那时的江宁县医院不大
但我总喜欢去那里
因为门口有很多卖水果的小摊
那时候的六合一中还叫六合中学
学校不大都是砖瓦房
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那时候的长江路广场
是六合最热闹的地方
长江电影院、西花园、大花轿都在这里
那时候有个南门大转盘
车站、建材商场都在这里
路边停满了黑车和摩托车
那时候的化肥厂很大
里面有假山、凉亭、篮球场……
爬假山和假山合影
是每个六合人的童年记忆
那时候的十村堪比现在的新街口
都是人山人海
那时的浦口码头和南京北站很热闹
人来人往
有人背着行囊来到南京
也有人离开南京
那时候的浦口火车站就很火
《情深深雨濛濛》就在这里取景
不少人当年就是群众演员呢
那时的大马路是浦口最繁华的地方
做完作业总喜欢来这里玩耍
那时最好老川浦家的包子
隔壁的酸辣汤也很好喝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
就是天大的幸福
那时的服装城就是天堂
什么都有
烟酒店、小菜馆、药店、旅社
……
那时的东门大街也很热闹
总想着去东门电影院看电影
那时的中圣街还叫中街
路上的小吃很多
走了一路也就吃饱了
那时的凡星菜市场还是个池塘
妈妈总会让我到这边打酱油
那时最喜欢去玄武湖
每次总吵着要坐鸭子船
但跟石象拍照合影却是必不可少的
夏天的傍晚还能看到有人在这边钓鱼
那时的春游秋游
肯定会去雨花台烈士陵园
一定会有这样的合影
那时的栖霞寺就很有名了
很多人都会在寺前留影
那时的迈皋桥有很多老厂
厂里的福利很好
学校、医院、澡堂都有
那时的晓庄广场有个大转盘
大转盘也没了
那时候栖霞还有庙会
别提多有意思了
那时的高淳老街
还不是热门景点
充满了生活烟火气
那时候的我们
最喜欢去襟湖桥玩耍
玩的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通济街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那里有很多小店
蹿东跑西 每家都很熟
那时还有个三眼井集市
不宽的道路上挤满了人
或叫卖的小贩或砍价的顾客
那时的南京
有太多我们的故事
路两旁的法国梧桐
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但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是真的回不去了
这些泛黄的照片背后
既是你我逝去的岁月
也有着你我共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