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正:小长假,超越还是被超越?
10月2日,我班有四十余人来到了教室,享受学校免费提供的教育资源,来的这四十余位同学情况不尽相同:太想进步而非常想学、担心会退步而想学、已经习惯了学校的学习氛围、被班主任忽悠的想来学、被家长忽悠着来学、被家长赶来学习、看着这么多人来不得不来……
来学习的各有各的理由,没来的当然也各有各的原因。
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我在等着你。
小长假来加班学习确实对孩子们太残酷了,但面对高考,此时或许真的需要对自己狠一点。
从今年开始,我省不再有一本线,但有自主招生线啊,从高考录取来看,原来的一本院校的录取分数基本都要高于自主招生线,因此,民间仍习惯将官方的自足招生线称为一本线。
今年的理科考生大约有35万上下,大约有6万多人能被“一本”学校录取,“二本”和“三本”学校录取大约11万人,也就是说在这35万理科考生中,本科总共录取17万人。
我常把这个过程类比成赛跑,“一本”院校那6万个座位就在那里,就等着我们这三十多万人去抢。智商高的天资好跑得快,智商差不多的可以借鉴“龟兔赛跑”原理。
说实话,班里25名-50名的孩子,抢座位的实力差别并不在智力水平上,更多的差别在勤奋程度上,关键在孩子自己想不想学。以2017年为例,想学的话,理科考到515难度并不是特别大,但稍微松懈一下,可能连过500都难。
不少家长或学生,在考试后,面对不理想的成绩会有各种纠结、抱怨或懊悔,实践告诉我,考后打孩子也就泄愤,考后给老师打电话“俺家孩子为什么考不好啊?”也只能得到不疼不痒的安慰,其他没有什么意义。
与其到时候后悔,不如把过程做扎实。每节课积极努力、每个节点都不留遗憾,成绩必将水到渠成。
过程没做好,还希望好成绩,这就是压力的来源,这就是矛盾的症结所在。
所谓担忧,就是期望获得与努力程度不匹配的结局,知道自己努力不够,还特别特别期望考好,这就是压力。
好了,再聊一下我在“晓黑板”布置的一个家长作业吧:
孩子回家说:“班里很乱,有的同学还带了手机听歌、玩游戏,还上的自习,也不上课。我想在家学。”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陪着孩子们,而且我还在教室安装了监控,我感觉,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
首先,孩子是不愿意来学校的。当我们不情愿做某件事儿的时候,我们对这件事儿的描述一般都是负面的。就像自己讨厌某个人的时候,会看他哪儿都不顺眼,但如果喜欢某个人,粗俗或许就成了豪爽。孩子不愿意来,自然会归纳来校的坏处。
其次,孩子可能希望能玩手机。他的描述一是表达自己的渴望,二则在试探家长对玩手机这件事儿的反应,以权衡自己能不能获得玩手机的机会,个中缘由不再细谈。
这件事儿说白了,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位朋友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有的人会说“他有关系,一定有内幕……”、“他不知道骗了多少人才……”;当然也有的人会学习成功者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目标鞭策自己去努力。
同一件事儿,自己的评价和立场就出卖了自己的状态,怎么说的背后,是怎么想,怎么想直接会导致能达到什么层次。
因此,要解决这件谁儿,还得引导孩子想学,引燃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当我们在“过程”这件事儿上精雕细琢,竭尽全力,“结果”必将水到渠成。
抓实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过程,何必担忧难以左右的结果?
在陪伴中共同成长,在实践和思考中完善自我,用心倾听拔节声;学习习惯、日常行为,竞赛、自招、志愿指导,且行且钻研;细细品味教育教学之美,努力做个好教师,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