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5《奉天文刊:散文天地》作者:黄治萌 当年,初中生的儿童节

作者简介

黄治萌  曾用名:黄世明,网名:红水河。壮族,广西巴马县人,爱好散文、诗词、楹联,作品散见于区内外刊物。

【当年,初中生的儿童节

年年岁岁花一样,岁岁年年人不同。

转眼间,幼儿园里的孙儿已经学会忙忙碌碌筹备自己的儿童节了,我的脑海里却始终没有幼儿园的印象,因为,从来就没有进过幼儿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儿童节,比如我、或者我们。记忆中唯一过的儿童节,却是上了初一之后的儿童节。

那一年是1980年“六一儿童节”。

早在197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的春天温暖神州大地,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铺垫。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上下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上来,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我们也是幸运的一代人,结束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教育模式,回归“以学为主”的现实教育,所以,我们上全日制初中是要读三年的。

我们这一届同学是1979年秋季上初中,1980年上学期还是初一学生。六一儿童节之前,所略中学获赠一批少先队队鼓,其中有一面大鼓、四面小鼓,组成了一个少先队“鼓号队”,作为当年所略公社中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重头戏。我被“拉”去参加鼓号队,为小号手。记得指导老师是莫显才(何显才)老师、罗恒荣老师、杨顺碧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几个“鼓号队员”在桃果树边、教师宿舍前面的空地上排练。

练习之前,几位老师背着队鼓,全神贯注、步调一致、节奏昂扬地敲打着鼓号,还在不大的空地走上一圈,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他们儿时参加鼓号队的英姿,每每这个时候,他们也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看着、听着、模仿着……

“一达拉、二达拉、三达拉、四达拉...咚咚,达拉、达拉,咚....”

按照指导老师的节奏,我们反反复复敲打着鼓面。

我由于天生愚钝,直到临近儿童节了还敲不出像样的韵味,指导老师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节日如期而至,参加活动的大小儿童也如期到达公社的大操场。我们几个老儿童的节目是排在第一,叫做开幕式先锋队。还不到10点钟活动场所已经聚集了很多人,若莫百人吧,看到这样场景,我顿时觉得心跳加速,全身发热,加上仲春的阳光毫不客气的照在脸上,真是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走上中间过道神情已经麻木惘糊,原本就不熟练的敲打节奏更加凌乱无章,几个指导老师在傍边不断的打着手势,是焦急,更像是在指挥。我们边走边敲打鼓面,一边往指导老师这边看,随着老师的指挥手势起起落落,煎熬般度过20分钟的“表演”。是否有掌声鼓励已经全然忘记了,只有耳际间嗡嗡作响的声音。

当时我们上场“表演”穿的是家里打着补丁的旧衣服,比起现在鼓号队们漂亮的队服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尽管如此,这个儿童节至今还印在记忆里。

诚然,童心,是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原本的善良;童真,是没有来得及经历人生跌宕起伏的天真本性;童趣,是上天赐给每一个人生最初始的快乐。人生不能重复,童年更不能重复,我们是否曾经拥有美丽的童年已经不重要了,重拾一份童心、童真、童趣才是我们未来日子的期盼。

(当年一起打鼓的同学,还记得吗?)

《奉天文刊》投稿须知

《奉天文刊》是奉天诗刊主办的公益微刊之一。本刊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让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的作品展示推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