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答应我三个条件,我马上俯首称臣!崇祯:我还是死了算了
引读:死这个字不是随便说说的。敢问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若不是遇到了实在过不去的坎,又怎能轻易说死。崇祯亦是如此。他作为一国之君,虽然竭尽所能,但最终还是国破家亡,而他自己为了保留大明朝最后的一点血性,最终选择了自缢。
不过在这之前,李自成其实向他提过三个条件,若是他能答应,不仅李自成可以俯首称臣,还可以借此反击清朝。不过为何崇祯没有同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段历史。另外不妨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若你是崇祯,会不会答应这三个条件。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一直不断,仿佛老天就是想让大明朝灭亡。也正是在这个翻天覆地之际,李自成大旗一挥,带着一帮人跟着起哄。
可能连李自成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起义队伍居然越来越强大,不仅连续击败了几位对手,甚至连大明朝的军队都甘拜下风。
其实仔细了解一下明朝历史可以发现,李自成的一生和朱元璋有点像。他幼年时因为家庭贫困和朱元璋一样当了一个小和尚。之后因为和地主有矛盾就和同伴合谋将其杀死。
杀人之后他就开始逃窜,最后跑到了甘肃参军。不过不久之后他又因为杀妻而被再次通缉。只是他的再次逃脱就遇到了贵人——王国。
王国是甘州守军的一位参将,权力虽不大,但照顾李自成却绰绰有余。而李自成因为勇猛非常,所以在王国的手底下混的是风生水起。
不过不久之后,因为克扣粮饷问题,王国被愤怒的士兵杀死。而王国一死,权力最大的就是李自成了。
其实李自成当然知道王国为何要克扣粮饷,因为当时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王国就是想趁机大捞一笔,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也是一笔起事的资本。
不过李自成很聪明,他不和士兵为敌,而是干脆以大明朝克扣粮饷,欺压百姓等名义带着手下的士兵发动了兵变。
之后他又参加了农民军,直到崇祯四年的时候,他得知舅父高迎祥已经形成了一股较大的势力,并且以“闯王”自居。于是他就前去投奔。
在这之后,李自成的发展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老闯王死后,他接过了大旗,直逼大明朝。在他猛烈的攻势下,大明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他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攻破居庸关,之后占领京城,灭亡了明朝。
不过就在李自成攻破居庸关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向京城挺近,而是写了一封议和信,然后让使者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里。你没有听错,确实一封议和信。
按照信中所说,若崇祯不想李自成大军压境,就必须答应三个议和条件。只要崇祯点头,他不但马上撤军,而且还俯首称臣,帮助崇祯对付后金。
崇祯看了议和信的这段话后大喜过望,不过当他看了三个条件后就高兴不起来了。
第一,要崇祯给他高达300万两的军饷。
第二,把陕甘地区给他做封地。
第三,有了封地自然就要封他为王。
当然,这三个条件里还有一些附属的条件,比如封地的税收要交给他,兵权和管理权也要交给他等等。
其实说白了,这三个条件若是崇祯答应,那也就代表他承认了陕甘地区独立成国。
不过眼下李自成大军压境,北方又有后金虎视眈眈。只要后金突破山海关,就如同洪水一般无法抑制。
按道理说,任何一个君王在这个时候都会答应李自成的条件。但崇祯太自负了,他不想让敕封藩王这种让后人诟病的事情让自己来承担。此外当崇祯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时,所有大臣全都沉默不语,似乎逼着崇祯自己下这个决定。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大臣。
崇祯十五年因松锦之战大败,崇祯就秘密让兵部尚书陈新甲与后金议和。可不知为何被外人得知,最后闹得人尽皆知。而皇帝为了面子就让陈新甲背锅,最后以“终屡误国事”的借口将其诛杀。
从此之后,所有大臣都知道崇祯是个刚愎自用,反复无常之人。
皇帝明明想议和,可又害怕背上骂名就让大臣背锅。所以这次无论崇祯怎么询问,愣是没有人回答,就连首辅魏藻德也是推三阻四,东拉西扯。
事情到了这里,崇祯看无人支持,他又不愿背负骂名,于是拒绝了这次议和。可以说,按照崇祯的性格,但凡是这种要背负骂名,影响名誉的事情,他就算是死了,也不会低头。
李自成得到了拒绝的消息之后,连夜整军,第二天清晨就率军攻打北京城。就这样,大明朝灭亡了。
至于崇祯,前面说了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既然他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那么他自当从始至终。所以最后选择了自缢而亡。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