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农业TOP30

到2025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值将达到683.89亿美元

“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离不开庄稼地”,生动表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基本面貌,但随着近几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也开始与现代信息科技联合,寻求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变革。

经历了以矮秆品种为代表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以动植物转基因为核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农业被认为是有望掀起新一轮农业革命的新兴技术,农业的第三次革命——“农业数字革命”正在到来。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产业竞争力相比于发达国家力量相对薄弱。小农户生产依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人均耕地只有2亩,是美国1/200,农户2.2-2.3亿户,50亩以下农户耕地要占到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0%,不利于形成规模化生产。2019年我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9%,设施农业机械化率31%-33%,畜禽养殖业机械化率35%,机械化率普遍偏低。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从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全新的战略布局。

现代农业信息科技将成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力,通过与农业各生产力要素渗透,将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互联网、农业人工智能、农业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提升农业生产者决策和管理行为的智能化;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农业智能装备等技术将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转型升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据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值将达到683.89亿美元,发展最快的是亚太地区(中国),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4.12%,主要内容包括大田精准农业、智慧畜牧业、智慧渔业、智能温室,主要技术包括遥感与传感器系统、农业大数据与云服务技术、智能化农业装备(无人机、机器人)。

尽管在规模化生产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我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却毫不逊色,将为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插上翅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将迈入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和个性化发展新阶段。

农村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应用落地的最好场景

“农村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应用落地的最好场景。农业生产中的大量重复性劳动,例如播种、施肥和撒农药,都是可以被AI所取代的。”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及无人机技术,田地监控、喷洒农药、施肥、收割等一系列农务活动都可以在无人的环境下精准、高效完成,信息技术将在未来农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基于此,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布局多年的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如阿里、腾讯、百度等便具有一定的优势,华为更如是,以无人机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大疆、极飞也能顺利切入智慧农业领域。

去年11月,大疆发布了最新款T30农业植保无人机并搭载大疆智慧农业云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指导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根据各类传感器采集的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等农情信息生成相应的农业处方图,在智能化设备的高度配合下,将帮助农民更精细地进行农田管理和生产经营规划。

作为传统的农垦及粮食集团,北大荒、中粮集团近几年也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尝试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如今北大荒集团的所有大型农机都配备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智能数据监控和传输系统。精准控制播种机自动匀速播种、施肥,每千米行驶误差可以控制在2厘米之内,一台收获机24小时可以作业1200亩。

无人化农场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其推广普及将把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小农生产的经营模式将逐渐被稀释,规模化生产将创造更多的效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等曾受传统农业威胁的问题也将得到改善。农业发展将朝着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望得到实现。

目前,智慧农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前方是无人区,企业从无人机、数字基地、农产品溯源体系等几个角度切入,未来向哪个方向发展还不能完全盖棺定论。

但无论如何,集约、绿色、可持续是不谋而合的路径。

在任何一个处于萌芽阶段的领域,好的企业,很早就能被看出来。

因为人行,一切都行;人不行,一切都不行。

(文/云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