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的款识是指刻、划、印、写在器物身上,能表明器物制作的年代、产地、用途、工匠,或收藏者姓名的文字或符号,亦叫铭文。
藏友根据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是鉴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除开勤勉政事以外,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审美趣味也令人称赞。事实上,不仅仅是康雍乾三代,纵观整个清朝,雍正的品味也是能脱颖而出的。有人这样形容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形“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形通常都富于规律性和韵律感,具有几何形态的审美趣味。例如流行于雍正时期的折腰碗、菊瓣盘等,都非常符合现代的美学构成规律。本期,小编将分享馆藏雍正瓷器底款给大家欣赏,为您辨别雍正瓷提供参考!雍正青花的款识主要是在器物底足内写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次是六字篆书款和四字篆书款。四字楷书款少。从故宫博物院藏品看,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书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写楷书款,个别也写篆书款。仿明代款识有“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但也有仿明代器物写清朝官款,有的写仿款,有的不写款,对于这种不写年款的仿品要仔细研究分析,如仿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就有这三种情况。另外比较特殊的是青花四连瓶,在每一个瓶底分写一字,加在一起正好是“雍正年制”四字款。青花六连瓶是在中间小瓶的足内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雍正本朝官款一般字体清晰、秀丽、工整,是典型的宋体小楷,字与字之间排列要比康熙官款紧密得多。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与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阁制”、“敬恩堂”、“椒声馆”、“庆宜堂”、“养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