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微循环
中医理论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那么经络与血流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通过大量用现代方法研究证实,中医关于经络气血运行的理论完全是正确的。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90209009)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医科,联合研究的《针刺对经脉穴位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刘 芳 黄光英 张明敏)项目,以十二经脉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循环血流变化作为观察指标,选取十二经脉的原穴或合穴作为针刺点,采用LDF对十二经非穴和经穴以及与之同一层面的经穴旁开进行检测,观察三者在针刺前后的血流量变化,以及针灸是否会有时效性、循经特点等,探讨祖国医学的经络与现代医学的循环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针刺前后经穴与经穴旁开的微循环血流量,针刺得气后,循经线上经穴的血流量较得气前增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胆经,1 min时较感传前PU值增加了23.36﹪ ,5 rain时增加了23.80﹪ ,10min时增加了 26.96﹪ 。经穴旁开的血流量较针刺前变化不明显。针刺时血流量随时间递增的经脉有胆经、脾经、小肠经、肺经、膀胱经,约占十二经脉的41.67﹪ 。在针刺过程中观察到,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十二经脉的微循环血流量相应增加,且具有循经趋势。感传显著者主诉有明显的胀、麻、酸、重之感沿经上下循走,并可观察到出汗、面部潮红、针感过处发热等现象,LDF图像上显示PU值增加。这是神经系统对微血管活动过程中不同状态的反应:胀由微血管扩张所致;麻由微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所致;酸是微血管收缩后期组织内的CO2、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加所致;热是微血管开放增加后血流量增多所致。针刺后经穴血流量随激发时间递增,还表明循经感传效果可能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使感传效果达到最佳。
福建中医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秦鹏民、许金森两位同志进行的“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经络活动与人体微循环有着重要的关系。
以上实验研究表明,人体经络与微循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证实了中医讲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