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人体感受外邪,大部分情况下是首先出现表证,也就是正气、邪气在人体肌表出现抗争。如果正气相对充足,就会出现表阳证,也就是太阳病,如果正气较弱,像是老年人、久病之人,就会出现表阴证,也就是少阴病。

太阳病与少阴病都会有头疼、身体皮肉不舒服、脉浮、怕冷等表现。太阳病家相对身体强,正气郁积在体表,所以会有发热的表现,少阴病家则体弱,不会发热。太阳病的脉是浮缓、浮紧、浮数等,少阴病的脉是浮微细,并且因为病人身体弱,所以少阴病家还会有精神疲惫、昏昏欲睡的表现,也就是281条所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六日愈、七日愈,很多注家解释这是从河图而来——

也就是遵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太阳病为阳,少阴病为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数字六是水成之数,数字七是火成之数,所以太阳病七天痊愈,少阴病六天痊愈。胡老是不支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是无稽之谈。换个通俗的说法,太阳病家的身体强,疾病痊愈的应该快,少阴病家的身体弱,痊愈的应该慢,怎么会颠倒了呢?所以六日、七日的问题,暂且存疑,留待日后深入考证。

(0)

相关推荐

  • 三焦经脉解伤寒8910

    08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转则愈. 09 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10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辅解 1."太阳病,头 ...

  • 女子月经周期怎样才算正常

    人有三阴三阳,一日一经,故六日尽,七日往复.七真是个奇怪的数字,譬如说,我们现在的星期制也是七日往复,虽然传说是取自金木水火土之五星以及日月为七曜,而成七日,但实则是以六日为基础. 正常女子月经周期为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5

    上一篇讲了什么是温病,以及温病的一些症状,还有温病跟太阳病的区别.这篇我们接着往下讲后面的内容. 先看条文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伤寒论道

    <伤寒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条内容是什么意思呢?自古注解各不相同.现在不谦真人注解如下: 根据&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第7,8条

    ​今日学习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一条只讲了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症状表现来判断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只讲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

    原文: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浅析:阴阳寒热标本纲要.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之 ...

  • 从《黄帝内经》气化理论探析伤寒六经实质与传经

    编辑推荐语 从气化的角度论述伤寒六经实质,肯定了伤寒之邪"日传一经,七日复传"理论的合理性,阐明伤寒之邪日传一经乃经表之传经,非在里脏腑之间的传经. [摘要]伤寒"日传一 ...

  • 论《伤寒论》中“传经”与“转属”

    <伤寒论>中有"传经"之说,在论中称之为"传"与"不传":论中还有一种"转属"或"转入"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7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病家脉浮紧.无汗.发热,可以判断出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了,这时还没经过治疗,病家自行出现了衄的情况,那么体表腠理的瘀滞就解除了,发热.怕冷.无汗.脉浮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