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 | 刘艳:新教师读书成长的三个阶段
▼我从2012年工作至今,从一个青涩懵懂的教坛新人,到如今对历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体会和感悟,我看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进步。“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回顾这几年的经历,正是书籍为我铺就了专业发展的阶梯。仔细梳理、总结我个人选书、读书和成长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起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时间:入职之初。阅读主要书籍:优秀教学案例解析类。主要成长目标: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型。作为历史教育学硕士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可算是专业对口。因此,在历史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我还是能基本胜任日常教学任务的。但作为职初教师,当务之急是如何站稳讲台、转变角色,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称职的一线教师。当时,我没有像很多新教师那样,急于在网上搜罗庞杂的资源。虽然这几乎不花成本,只要几个关键字就能搜到一箩筐教案、课件之类,但这些资源本身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对我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帮助不大。经过挑选,我购买了一系列优秀案例解析类书籍,把它们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参考。其中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一套六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师教育精品教材·教学设计系列”《历史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丛书”之《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等。虽然买书的成本远超网络搜集,但绝对是物有所值的。这些书籍集合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经典之作,从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到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环节的过渡,再到教师如何针对史料进行问题设计等,从多个角度将一个个成熟、优秀的历史课堂展现在我面前。对新教师而言,这些案例本身就有无穷的资源值得挖掘和学习。更有价值的是,大多书目都不是单纯的案例合集,还会附上专家的点评、分析,为读者指明案例的亮点、设计的巧妙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这些点评字字珠玑,往往会涉及教学研究层面,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一般问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等,对新教师而言这些高质量的点评分析更是发人深省,让人受益匪浅。采到了他山之石后,我在实际教学中将它们运用了起来:有些案例中的材料特别典型,我直接放在了教学设计中;有些环节设计和教师语言特别巧妙,我也试着在课堂上依样画瓢。甚至我还曾试着“照搬照抄”几位名师整节课的教学。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模仿真是东施效颦、相形见绌,但是这个模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模仿与其说是复制,不如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学习和直观的比较。一方面我通过实践,切身感受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的巧妙之处,少走了许多弯路;另一方面,我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利于快速进步。当然,在模仿中学习,更要在反思中成长。每次教学过后,我都会揣摩优秀教师选择的某个材料和采用某种设问方式的高明之处,更多时候可能是直面自己的失败: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环节,我却没能用得那么出彩呢?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反思中,我逐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也有所提高。现在看来,职初阶段这种读书、模仿、反思的方式,让我摸索着前行,帮助我实现较为快速的起步。二、成长:广学而博,专一而精时间:入职第二年开始。阅读主要书籍:专攻一课,专题阅读。主要成长目标:从“无”到“有”备课,摸索个人特色。经过一年的教学,我对教材初步熟悉了,对课堂的把握也逐渐有了信心。于是,我不再拘泥于说“别人的故事”,而是脱离模仿,尝试独立备课。毕竟,优秀的经验可以学习,但教师成长的核心动力并不是“拿来主义”。历史课程的特点,需要教师广学而博,在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的书籍,直接接触各种一手或转手的史料,从中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但深厚的学术底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积累的,工作刚刚第二年,我也不想盲目追求阅读量,让自己的精力太过分散。于是我静下心来,以每次学校或者区里的公开课任务为契机,“专一而精”,针对开课课题进行专题阅读,努力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就目前我的经验来说,专攻一课进行阅读,至少需要涵盖三种类型的书籍:人物传记类、专题史类以及通史类。以去年暑假我的备课经历为例,当时我选择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来研究,该教学设计尝试以哥伦布人生经历折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起伏,我所阅读的书目如下表。两个月的暑假因为阅读而充实,在此过程中我也愈发感到围绕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进行大量阅读,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眼光。教师只有凭着火眼金睛,才能在海量的材料中找到那沧海一粟为我所用。这时也多亏了起步阶段的积累,让我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眼光,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梳理更加游刃有余。三、可持续发展:同伴共读史学经典时间:入职第三年开始。阅读主要书籍:历史学专业书籍。主要成长目标:提升专业学养,促进长期发展。2014年,我加入了我区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我在良好的氛围中与工作室的教师们共同读书。接下来的两年里,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我区特级教师吴国章老师带领下,围绕读书进行了系列专题活动,并将读书的重点放在对历史学科教学与研究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书籍上,侧重对“读专业书与提升专业学养”展开研修。说实话,工作前两年,我对这类书籍是敬而远之的,因为这些书的内容普遍比较枯燥,对于我来说有些难读。在当时的我看来,部分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也太过专业,似乎对一线教学来说并不实用。不过,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改变了这样的想法。教学实际上是一位教师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对历史教学而言,教师在掌握了许多史料的基础上,教学设计高下立现的关键就是教师个人的“史识”,即如何从专业角度释读历史。这靠的是教师的底蕴,应当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那么,如何积累呢?我们还是要从前辈大家留下的墨香真言中寻找智慧。2016年,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多位史学专家、教授直接指导下,我们先后两次与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和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工作室的教师们一起,分别进行了“温情与敬意——重读《国史大纲》”和“治史与教学——读《治史三书》”的“读书与感怀”主题活动,四十多位青年教师在专家带领下共聚一堂,学习交流,互通有无。这种专家引领、同伴共读的读书方式,为我们解读经典、汲取精华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为例,这本著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学大成之作是一本通史性论著,它对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堪称经典。但这部经典并不“好读”,以商务印书馆的版本为例,它有厚厚的上下两册,而且还是竖排文字、繁体字书写。说实话,对于我来说,要通读下来颇觉费时费力,如果靠我自己“单枪匹马”,最终也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幸运的是,工作室的同伴共读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共同精读经典的平台。青年教师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在重点阅读某一篇章节、尽力吃透其内涵的基础上,撰写阅读体会,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交流。特别是还能在现场得到大学教授专家们的点评指导,为我们指明“门径”、解答疑惑,将我们的体会和认识进一步凿深。总之,只有会读书,才能会教书。新教师要准确定位、做好规划,在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侧重不同的阅读类型,学思并举,在阅读中厚积薄发,铺就自身成长之路。我的书单传记类《哥伦布传》(美)莫里森《孤独与荣誉:哥伦布航海日记》(意)哥伦布,杨巍译《我到过天堂的边缘:哥伦布传》(德)朗格《哥伦布大西洋的海军元帅》(法)勒盖纳《哥伦布传》(西)马达里亚加《哥伦布传》吴兴勇《哥伦布全传》李隆庆专题史《马可·波罗:商人 旅人 使者》(美)贝尔格林《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克罗斯比《马可·波罗与世界的发现》(英)拉纳《地理大发现的故事》(美)雅各布斯通史类《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人类简史》(以)尤瓦尔·赫拉利(本文作者系上海市青浦区博文学校 刘艳)(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8年1AB合刊《读书与教师职业发展专辑》)
点赞和在看,为好学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