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过的人||有的人太好了,别人都觉得他有病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这么冷的天,不想出门,
干点什么呢?
不如来听个故事吧!
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主讲人王守坤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唐乐群
讲故事的人王守琨是一位72岁的退休老干部。
10多年来,他一直在执着地干着一件事:向人们宣传自己的老师,把老师的师德、品行、思想、精神告诉人们,让我们这个社会出现更多老师这样的人。
几年前,王老整理并自费为老师出版了《唐乐群杂文集》;近两年,又筹资为恩师拍制了四集专题片《清曜四韵》,在优酷网、济南《舜网》等播放后,反响很好。
王老告诉我,清风,清惠,清苦,清情,是恩师一生的写照,无数观众被电视片感动。山东理工大学为此还请他去做了一场报告,临沂大学做了两场,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共鸣。“不把老师的事迹推得更高、更远,我不甘心。”王老如是说。
△唐乐群事迹报告会
唐乐群为人师表,立德、立言、立行的一生令人景仰;
王守琨恩师浩荡,想老师、写老师、学老师的行动令人感动。
故事要开始了……
唐乐群是谁?
唐乐群是我的恩师。
他1958年参加工作。
1964年,在沂水县高桥中学被评为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积极分子;
1979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1982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并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
1983年,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四届省委委员,同年被省政府、教育部分别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
1986年7月,他从山东临沂行署副专员的岗位上调到山东农机化学院当副院长,这是他经过几年的积极要求才得以实现的。
2008年农历七月十七,唐乐群逝世。
他除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还挤出时间认真看书学习,自1978年至2008年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随想、杂文等650余篇,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给我的那些精神财富
我与唐老相识于1963年,45年间,唐老于我可以说亦师、亦父、亦恩人,我从他身上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中学时代,他就经常教育我做人应当把根扎正扎深扎牢,这个根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群众第一”的道理,魂系祖国,心记党恩,坚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不断从社会实践的沃土中吸取营养,这才是“根”得其所。
唐老还经常教育我要“把握住自己”,既要管住自己的心,又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就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欲惑,管住自己的手就要心端身正,非礼之财莫取,非义之事莫为,只有管住自己的心身,不受制于外物,才能当思则思,当做则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行止自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时刻牢记恩师的教诲,清清白白当官,老老实实做人,所以受益终身。
他何以由普通教师变为高级干部?
恩师为什么能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高级干部,这主要得益于他把学习知识作为生存的第一需要,不管当老师还是当了专员、副院长,他为自己定的每天学习读书不少于4小时的规定从来都是雷打不动的!
张瑞凤副省长(时任)在《唐乐群杂文集》序言中写道:
1978年春节前夕因走访耽误了学习,他从早上五点钟起床开始读书,原计划回寿光老家过年,但八点了也不走,邻居善意的提醒他说,去益都的车每天只有三班,早班车已经走了,晚了回家让家人着急,他说了声谢谢,过了两个小时他仍继续读书,邻居又来提醒他,他心中有些不快,中午又来催他,唐老师吼道:“你们担心什么?走不了就在这里过!”邻居说:“唐主任我多嘴了,您已经两年没回家了,这次再不回去让家人挂念了,您如果真的不走,到我家过年,我们全家当然欢迎了。”
△唐老生前办公、学习的地方
唐老为何如此如饥似渴的认真读书学习?这是因为他懂得不读书无以立足,不读书就不能明理做好人。他常说:
“
至乐无如读书,善读书可以医愚,能养心健身。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万卷书养十年气,善读书的人具有了书气,就能言能脱俗,行不合污。
”
我的恩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在我心目中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当代活着的鲁迅!
他也会以笔为“刀枪”
臧克家先生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的恩师唐乐群就是这样的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一位最优秀的党员之一;
是一位廉洁勤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好干部;
是一位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也是一位以笔为枪、反腐倡廉、刺贪刺奸的当代鲁迅式的反腐英雄!
唐老的文章大多是杂文与随笔,可以说篇篇奇文瑰句,段段锋发韵流。
他的杂文丰筋多力似投枪匕首,刺向党内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撕去贪官污吏的面纱,揭露其贪赃枉法、害人害己的本质,是真正的“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弊常取类型”。这些杂文不仅包含着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憎恶、愤怒、漠视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他的幽默、诙谐、正直和坦荡的个性。
他的随笔类文章教人怎样成长、如何做事,他认为做人做事要细致不要粗疏,要深刻不要肤浅,要踏实不要浮泛。这是他对社会实践和自己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洞见。他是在镇定宁静中通晓世事变化,在清心淡薄中领悟人生真谛!
山师大博士生导师曹明海教授在《唐乐群杂文集》述评中写到:
如何来写唐老的人品和文品?我在读了他的散文作品之后陷入了颇为费神的苦苦沉思。经过数天的反复思考和再三斟酌,在十几个用词选项中,最后确定用“清澈人生”四个字来写唐老的一生,写他的平凡而超俗的品格,包括他的人格和人品,唐老的一生是清澈的一生,清澈的生活,清澈的做人与处世,清澈的心灵与品格,是众所公认的。所以清澈的人生是他一生最真实,最恰如其分的写照。而且这四个字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含义,也就是清澈如镜的心灵品格和人生追求,能够照亮生活在世上的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丁韫2015年6月25日在《中国广播报》第四版《独家视点》栏目写的“严”与“实”要“两翼齐飞”评论中对恩师唐乐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把恩师唐乐群与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并列,还写到:他的学生王守琨编辑,齐鲁书社出版的近50万字《唐乐群杂文集》,堪称“三严三实”教育的优秀教材。恩师九泉之下如得知这些评价定会在天上笑 !他50年如一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践行“以百姓心为心”“俸薪之外无所取”“党性永远不离休”的做人原则,他的先进事迹,是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精神宝藏。
那么,唐乐群究竟有哪些事迹?
淡泊名利,两次拒官不做
唐乐群从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受沂蒙精神的熏陶成为一名高级干部,但从他身上根本感受不到一点“官味”,他的文章更没有一点“官腔”。他生前跟我多次说过:
“
名利是浮云朝露,非份名利更是个很害人的东西,一旦黏身,休想摆脱。人生本该务实去华,不欺暗室。
”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记得他刚从沂水一中校长提为行署副专员的时候,他脸上没有半点喜形于色的表情。我问他为什么高兴不起来?他说从政实非本人心愿,但组织安排又不能不服从。
后来他跟我讲,这一生只在两件事上向党组织提过要求:
1
一是省委领导跟他谈话,让他担任地委副书记,他说:“我是个教书匠,当不了那么大的官,怕有负组织期望。”老领导严肃的问他是不是共产党员,党员是否应该服从组织决定?在他再三请求不愿离开教育的情况下,最终担任了分管文教卫生的副专员。
2
二是当副专员之后,很不适应送往迎来、大轰大嗡的工作环境,多次给省委组织部、省长写信,要求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能上能下的原则,批准他回教育一线发挥个人专长。他在信中写道:
在用人方面有一种认识,认为对那些学有专长、成果卓越的知识分子只有提拔才算重用。继续做科研、做业务就不是重用,这是一种用人上的片面认识。根据需要提拔合乎条件的科技人员去充实党政干部队伍,当然是重用人才,但这不是“重用“的主要内涵,更非全部内涵。就大多数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员来说,所谓重用人才,主要是重用其专业特长。离开这一点,重用便失去正确方向,陷入误区。
在其再三要求下,组织批准他到山东农机化学院当副院长。他不无遗憾的说:“如果能回到沂蒙山区的学校工作就更好了。”省委批准他去山东农机化学院工作时,省委陆懋增副书记与他谈话,说他很有知识分子情操!1989年组织动员他出任农机化学院党委书记,又被他以年龄大了为由婉言拒绝。
也正是因为他对沂蒙如此深厚的感情,沂蒙儿女未曾忘记他。在他逝世5周年之际,数百人自发组织了一个纪念活动。
唐老为什么两次拒官不做?2000年春节前夕,他给我们几位同学写过一封信,从其中“若有来生,我还选择教师职业”一言中,我获得了答案!唐老把教师作为他终生的追求,他的理想就是在三尺讲台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我想: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指的就是这种人吧。他没有对名利追逐、狂热、贪婪和苦恼等思想,倒是有一幅宽广的胸怀和淡然的心境。
一生贫苦,唯以“清白”遗子孙
家徒四壁的厅级干部
唐乐群老师一生清贫,对吃穿从不讲究,生活极其简朴。他家永远不变的家徒四壁,原汁原味,连地板也是原来的水泥地面,家中除一台21寸的彩电外再无任何现代化家电,连个冰箱、手机都没有。
一个厅级干部住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小房子,但就是这个80平米的房子在确权时,他也没打算要,是他的学生硬性主张让他填写了购房申请。他有调选更大房子的条件和机会(厅级170平),但几次他都主动放弃了。当下社会,有人巧取华屋,争夺豪宅,有人对房产抱着该是自己的抓着不放,不该自己的手伸得老长的态度。人所共知,政策福利性住房,传给后代可以留下大笔财产;惠转亲朋可以获得大份情谊;上市交易可以赚取大额差价。无论转为何种形式,对他的后代及亲朋都有利,而且他的外孙女就在身边工作却无房住,然而他却自愿舍弃调房,这是很多人猜不透、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
这原本是该有的待遇,不是搞特殊化,不是享受不该享受的消费,不是获取不该获取的利益,然而他想弃就弃,应无尽无,更是没有半点动摇、顾虑和不舍。在思想上,他早已把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摆放得非常合情合理,又特别泾渭分明。像这种如此轻视和舍弃巨大利益的人能有多少?我的老师可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了。
说至此,想起他在一中当校长时学校为他一家三口安排了两间房,他说教毕业班的老师这么辛苦,两三个人住一间房,有房先照顾他们,我们住一间足够,儿子住学生宿舍,在一中三年,他一直住那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又暗又潮湿的房子里,这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何其相似。
一贫如洗的精神富豪
他在物质财富方面“一贫如洗” ,在精神方面却非常富有:一生中个人自掏腰包购书近6万册,价值60余万元,这还不包含送人的书籍数。唐老为高桥镇闫家宅村民办教师相兆华送书300余册,写书信近百封,在唐老精心培育指导下,他勤学苦练,以恩师为榜样,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500余篇,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农村优秀文化人才。
古人云,读书人盗书不为窃,可我们的老师信奉的是“拿人一文自己一文不值”的信条,从未用公款购过一本书,更未从学校拿回家一本书!他这一生据我所知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0多位有名有姓的贫困学生,我不知道的更不知其数。有一个家庭姐妹三个都受到了唐老师的资助,她们也非常珍惜这份真情,姐妹仨都成为博士生,并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寄给可敬的唐伯伯以表感激之情!唐老自己的四个孩子呢,因为家庭困难,三个孩子因无文化都在家务农。只有最小的儿子唐东远在家庭生活好转后考了中专。对于三个兄妹未上学的事,我多次问过师母,但她总是避而不答,直至2006年秋天,师母在张店住院,我去看她,在病房里,我又问起此事,她才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我。
那是1964年的秋天,我师母去生产队领谷子,可师母万万没想到堆积于小山头的谷子分给他这个5口之家的只有区区4斤。在按劳分配原则下,有一段时间生产队分细粮是按所挣工分多少分配的,恩师在外籍工作,按规定可以交钱购买工分,但老师的工资入不敷出,根本没钱照顾家庭,一家五口只有师母一人可以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所挣工分也只能分到4斤谷子。师母为不给恩师增加负担,只能忍痛让长子辍学帮他维持全家的生存。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时,唐东义放声大哭,因为他喜欢读书,并立志做一个像父亲一样有文化的人民教师,师母把东义拉在怀里,哭着告诉他:“你是家里的长子,你必须和娘一起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东义哭着问母亲那我爸爸为什么不和你一起承担责任,他的工资都哪去了,为什么不拿回来给我们买工分,师母一时也无法给儿子解释清楚,他只是告诉儿子,你父亲在外面也不容易,那点工资不够他自己支配的。
说到此,我想起,1964年一年中唐老师全年收入435元,用在学生及老贫农身上350元,他个人仅用了85元,连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他甚至去集市捡拾茄子巴煮食。
唐老的大女儿二女儿一天校门未进,是因为师母只有姐妹三人,父亲去世的早,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姐妹三个轮流照顾母亲,师母家中离不开,只好让大女儿代劳照顾姥姥,东远年龄尚小,需人看护,这个任务就交给二女儿,师母才得以脱出身来去生产队挣工分。
在唐东义的记忆中,那个年代饿肚子是最难受的一件事,他们三个大的经常饿得晚上睡不着,实在坚持不住了,起来吃大葱喝凉水,有时连大葱都没得吃,只能喝凉水充饥。
唐老师早在1981年9月20日给二儿唐东远的信中写到:
“
我在物质方面不会给你什么财富,想在精神方面给你留下点“薄产”。你如能继承这点东西,并予发扬,那我即喜出望外、心满意足、死而无憾!
”
儿子结婚,他给200元喜钱
他50年来确实没给子孙留下金钱和财富,大儿子唐东义结婚他给了200元钱;二儿子结婚时,他已是农机化学院的副院长,也是200元,还告诫儿子不要收礼金,不可铺张浪费。一个厅级干部儿子结婚只给200元,可一个同学家里有困难一次就给了3600元,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求他们自强自立,他就要给孩子们留下“清白”二字!他临去世前,家里所有积蓄仅几千元,这是他近年来考虑师母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才积攒下来的。他的工资除保障基本生活外全部用于助人和购书,孩子基本没花到他的钱。可以说,唐老是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奉献的太多,享受的太少,对家人乃至自己几近苛刻,他对学生、对他人却又是如此慷慨大方。这并不是唐老师无情,是他把党的事业、他人看的比什么都重,唯独没有他自己!一想到这些我就心里难过,是我们争夺了他们的父爱,是我们这些学生影响了他们的大好前程,所以我必须为他们做些善事,以弥补恩师对他们的过失。
1辆自行车,3本调查手记
唐乐群担任临沂行署分管文教卫生的专员后,为摸清基层情况,他约一名工作人员骑自行车,走遍费县、苍山、平邑和蒙阴等县的30多个乡村小学。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不住宾馆也没下饭店,最好的住处就是乡镇简陋的招待所。更多的时候是在乡村小学和山村老乡家,吃饭大多和乡村教师一起搭伙,每顿饭都按照实际饭菜价格支付饭钱,每到一处都细心听取老师们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意见,并仔细做好记录,嘱咐陪同人员拍好照片留做资料。
15天,他记了整整3大本调查手记,摸清了全区农村中小学危房占18%,黑屋子、土台子、石板凳占92%。回行署后,他向中共临沂地委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并提出群策群力办学,完成农村中小学“六配套”的建议。地委通过讨论研究批准了这项计划,并把它列为四项重要工作之一。刚刚解决温饱的老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像支援淮海战役一样支持全区农村中小学六配套,使中小学校舍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感慨地说:“旧社会,志士仁人建学堂,人们为之树碑,现在各级领导抓校改的事迹,不是刻在石碑上,而是深深的铭刻在人们心里。”
唐老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全区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清,赏罚不明,福利人人有,奖金平均分等不利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他与教育局在全区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以苍山层山乡为典型,实行了“三改一包”,即改校长任命制为选举制,改教师分配制为招聘制,改奖金、补贴平均制为浮动制;一包是教学任务实行教师目标责任制。从而推动了全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大众日报》以《“三改一包”值得提倡》为题做了通讯报道。
唐乐群分管文教卫生三年,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支持,调动全区教育战线的广大员工教学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沂蒙山区后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保障。在地委领导下,他还出色完成了临沂师专由费县搬迁到临沂,地区医院门诊楼建设、临沂四小的校舍改造和冬季取暖重大问题。此类善举永记群众之中!
铁面无私,谁也别想让他赚1分钱的便宜!
唐乐群一生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事事处处想老百姓所想,他常说,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应该以民为镜、辨别是非。
他在沂水一中当校长时,时任沂水县委书记高昌礼的孩子考一中分数不进线也被挡在一中之外;他当副专员后,有位上级领导的孩子想进地区教育局也被拒绝。他说,当官的孩子没这个位子也可以有饭吃,而老百姓的孩子没这个位子就没饭吃。他的小儿子商校毕业时,在地委组织部执政的同事商量想把他孩子安排到机关上去,受到他的批评。最后孩子被分到企业的车间当了一名统计员。当下社会,在经济和物质利益“关口”前,倒下了不少人,挡住了不少人,而唐老师却胜似闲庭信步!
在我的记忆中,他语不惊人,鲜有慷慨陈词,他的事迹并不是惊天动地,但他做了许多人没有做到、也做不到的。
他向来公私分明,在他办公桌上放着两种信笺和邮票,写寄稿件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稿纸和邮票。
组织给他配了车,他从不公车私用,唐东远与爱人每年春节一家三口去淄博陪老人过年,那年春节下了大雪,孩子还不满周岁,他儿子多么希望老爸安排个车送送他们,不送回临沂送到火车站也好啊,可我的恩师就是没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他在临沂当副专员时,自己拉着地排车去排队买煤球、请同事看电影自己掏钱买电影票成为美谈!
在工费医疗一人工费全家工费的年代,师母常年劳累积劳成疾,但他从未用自己的公费医疗为师母买过药,甚至连自己买药能报销的也不报销,他曾托我买过药,我给他发票时他随手就扔了。
工程学院领导每年一万块钱招待费,他一分不花;我请恩师几次,他都老早就买了单。就连去了客人,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坚持亲力亲为,自己动手烧水,洗茶杯倒水,后来家里请了保姆,这类活也不指使保姆干,他每次增加工资收入还会主动给保姆增加工资。
许多人与他的差别,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师母卧床不能起床的时候,端大小便这样的事他从不让保姆干,每天早早就悄悄地端走了,这也许是他对师母亏欠的一种补偿吧。唐老师对家庭看似无情,其实很有情。
1968年春节,唐老回家过年,因途中车辆出故障,从益都步行回家时夜里3点,他怕影响家人休息,独自在冰天雪地等到黎明。进屋时,他全身哆嗦,手脚麻木,说话语言不清。唐老不止一次对我说,你师母大半辈子苦的很,我过去对家里照顾的很不好,她代我上养老,下育小,在我心里你师母一半是我的妻子,一半是我的母亲,他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
2007年10月,唐老在齐鲁医院动了个小手术,我在医院照顾恩师,10日下午4点我的手机响了,是师母打来的,让老师听电话,她说:“老头子,你好好养病,病好了回来照顾我,儿女千好万好不如老伴周到实在,等什么时候我想死了,你再跟我一块走,要不我不答应。”恩师接听着电话,眼角留下两行眼泪,他苦笑着说:“我听你的,赶紧把病治好回去伺候你,但马克思万一让我先你一步走了,你也不要难过,就当我去那面收拾屋子等着你了。”
恩师就连打电话,逢年过节他总跑在我们前头为我们拜年问安,弄得我们做学生的无地自容,他却说我工资比你们高,待要好大敬小么。他是从不愿沾别人一分钱的便宜!这样的事例在他来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党需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好公仆。无论是做人还是当官,唐老师永远都是我的榜样。
如今,恩师已把生命归还世界,但他的精神不死!敬仰他的人们会记住他,也会时刻呼唤同一句话:唐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