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捻管”

一、解析“捻管”

书法爱好者都知道书法中的藏锋、露锋、提、顿、按、挫等技法,在书写用力方面包括臂力、腕力、掌力、指力的运用等。而捻管或称转管、使转,是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技法,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捻动或转动。

捻管技法的作用与目的

捻管技法的第一个作用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第二个作用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锋运笔,只有通过中锋运笔,最终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

说白了,只有通过捻管才能使楷书的起笔稳健,使行、草书的笔画似流动的水、飘逸的云,使楷、魏体书法收锋做到苍劲有力的艺术效果。

捻管书写的必要性

书法创作中,捻管技法的运用是很必要的,不可或缺。

一是书法表现效果不允许,书写中如果缺乏捻管技法的运用将很难表现出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

二是草书的字转动360度以上是不允许的。这里讲中锋运笔是通过捻管而实现的,要保持中锋运笔,必须大度数地转动或捻动笔管才能保持中锋运笔。

目前好多书法爱好者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书写中将毛笔抓的太死,没有捻笔管动作,而是任意挥洒涂抹,整幅作品侧锋比比皆是,这是没能对书写法则彻底领悟。虽然有的人在收锋的时候运用腕力去调整笔锋,但这个动作与捻管是大不相同的。

二、关于“捻管”的观点冲突

中国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女士写的《书法有法》一书中,有大篇幅论述捻管:书法有法的法指的是笔法,而且是捻管之法。

孙晓云著《书法有法》

孙晓云女士强调:“书法是否也和剑法、枪法、刀法一样,有秘而不传的要诀。”并告诫世人:古代相传的笔法,都是模糊的形容。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很难。后人渐用高桌而古笔(捻管)渐失。书法所有的妙处都要在捻管中实现。孙女士在最后总结说:用笔写字时,笔杆在拇指与食指之间转动,所以才能形成那么神奇的书法作品,而书法的关键就在怎么捻管

然而,关于捻管,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鹰先生都曾撰文表示反对。

沈先生讲:“我对转指是不赞成的”。其理由是:指是专管执笔的,它须是常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须是常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的配合着,才好随着随处将笔运用到每一点一画的中间去。”

潘伯鹰先生亦认为:“执者持也,执而勿失,不可转动笔管。因为如若在写字时用手指转动笔管,则笔毫势必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般,那就没有笔锋了。”

孙晓云用一本书专讲捻管的重要性;

包世臣一门都是捻管的实践者。

沈尹默先生却表示反对捻管;

潘伯鹰先生也认为“不可”。

学书法的人好生为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