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之谜,学者:仓颉首造黄帝二字,甲骨文中黄与帝暗藏天机
所谓“笔落惊风雨,字成泣鬼神”,仓颉造字是中华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一件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进入文字时代,知识积累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升,但直到汉朝才有“仓颉造字”传说流出,这就给仓颉造字是否存在打上了一个问号。
《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是仓颉的最早记载,很有意思的是,荀子否定仓颉造字说,认为仓颉是整理文字的人。
《吕氏春秋》:“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中,也没有确认仓颉造字,只是说“仓颉作书”,因为“书”有文字之意,但也有书籍之意。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向组织编辑的《淮南子》中,也是说“苍颉作书”。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东汉许慎肯定了仓颉造字之说,还指出仓颉是黄帝史官,如今仓颉传说皆源于此。
一般认为,仓颉造字只是一个美好传说,经过几千年的宣传,仓颉成为一个造字的象征符号,但并非真实历史。不过,江苏学者刘正英认为,仓颉存不存在的确难以确定,但黄帝时期的造字传说应该并非虚构,因为甲骨文中的黄与帝二字,就携带了“仓颉造字”的历史信息。
01:古史中对三皇与黄帝记载的奇怪现象
根据古史记载,三皇的事迹不仅少得多了,而且过于玄幻,以至司马迁都不愿记载三皇,《史记》是从黄帝开始记载。
到了黄帝时代,古史记载的事迹突然变多。黄帝距今大约4650年,相传击败炎帝与蚩尤,还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流传下来的事迹非常多。
为何三皇的事迹极为稀少,黄帝的事迹却很多?有人说,黄帝是周人祖先,周人建立周朝之后,为了光宗耀祖而将黄帝捧成五帝之首,将无数发明创造归功于黄帝。有人说,春秋战国学者美化黄帝,不断丰富黄帝功绩。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黄帝时期创造了文字,开始大量采用文字记事,从而使得黄帝众多事迹得以流传了下来,而三皇时代采用结绳记事或非文字记载的其他手段,传递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02:黄帝手下官员造字,必然先造黄帝二字
如果黄帝事迹大量流传下来,原因在于黄帝部落开始造字的话,那么首先造出来的文字应该是黄帝二字,然后才会创造其他文字。连部落领导名号都不先造出来,造字官员(姑且认为是仓颉)想必不太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黄帝二字,未必代表某一个人,根据古史里炎帝代表部落酋长的名称推测,黄帝可能也是部落最高领袖的固定称呼,是整个部落的代表,维系着整个部落的生死兴衰荣辱。由此也可见,仓颉首先更应该造出黄帝二字了。
由于黄帝之后的颛顼、帝喾、尧舜禹等,都是黄帝后裔,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因此黄帝这两个字就会被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又因为黄帝地位的缘故而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上古部落为了生存,互相联姻极为普遍,因此无需纠结五帝之四等都是黄帝后裔这件事,或许他们不是黄帝传承下来的父系血统,但可能是母系血统,奉黄帝为祖亦无不可。
鉴于此,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的黄与帝字就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甚至其中会包含仓颉造字的历史。
03:刘正英解字发现仓颉造字秘密
由于黄帝的历史地位,因此甲骨文中的黄与帝字一直是重点研究对象,但通常主要是研究其字形,由此判断其初始本义。不过,刘正英别具一格,是将黄与帝字笔画分解,从中由此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讲述刘正英的结论之前,先了解一个重要的前提。1952年,在陕西发现了“半坡遗址”,遗址中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30个陶文刻符,40多年来一直无人辨认出来,刘正英根据结绳记事、河图洛书等判断,这些主要属于两套1—9的象形数字。
由于半坡遗址距离黄帝有1000多年,而黄帝距离甲骨文又有1000多年,也就是说黄帝处于半坡遗址与甲骨文的中间时间点。基于这一点考虑,刘正英认为半坡陶文与甲骨文中的黄与帝二字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将甲骨文中的黄与帝拆解开来之后,瞬间有了惊人的发现:甲骨文中的帝字由半坡陶文中的“一”、“三”、“五”、“七”、“九”组成,甲骨文中的黄字由半坡陶文中的“二”、“四”、“六”、“八”与上古的“田”字组成。甲骨文中的黄字有两种写法,图2与西周的图3基本一致,图1与图2只在中间相差一横,图1可视为“二”、“四”、“六”、“八”与“口”字的组合。
黄帝是部落至高领袖,位居天地之间,掌管四面八方的一切事务。按照刘正英的解读,黄帝二字恰好符合这一定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三”、“五”、“七”、“九”是天数,“二”、“四”、“六”、“八”是地数。因此,帝为天、黄为地,黄帝二字即为天地之意。仓颉造字时,首先用天数造出“帝”字,其次用地数造出“黄”字,合在一起即为黄帝,代表部落至高领袖。另一方面,黄帝二字与天地之数吻合,就印证了古史中“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仓颉造字,并不代表所有汉字都是仓颉所造,只是说仓颉可能是造字源头,他探索了文字记事的可行性,以及提供了造字思维与造字方法,后人在仓颉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的不断造字,形成了如今庞大的汉字系统。
总得来说,这种解读未必正确,首先刘正英对半坡陶文的解读是不是正确,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其次缺少甲骨文与黄帝时代的中间证明环节,如果发现距今4000年左右黄帝二字写法也是分别由天地之数组成,那么刘正英的解读就会形成一定的证据链,说法可能就更为可信了。
比甲骨文更早的骨刻文,有学者解读的“黄”字(见上图),是一个人的头像,就与地数毫无关系。当然,骨刻文还在研究探讨中,并未形成共识,上述对黄字的解读只是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尽管刘正英的解读还存在不少缺陷,但对仓颉造字与黄帝的研究方法,至少是上古历史研究的有益补充。
参考资料:《从半坡陶文看甲骨文起源——刘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