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释读三星堆(3):是谁的黄金权杖(三):说杖
难怪呢。欧神是房圈多军领袖,粉丝无数,号召力强。
为什么是他成为了房圈的常胜将军,而不是你和我啊?
当然是有原因的。
我去他的水库中读过其文集,发现他有一个过人的地方,就是十分注重对细节的研究,从而可以做到见微知著。
我们解读三星堆,也要有这种注意细节的见微知著功夫才行。比如面对黄金权杖上的哑语般图案,我们就得注意细节,多看多想。
但是别急,我昨天发帖后思考今天如何写时想到,也许在我们观察那个图案之前,还得先说说杖。说说杖的来历及内涵。
2、说杖
如果问你:什么是杖?
你可能会回答:辅助人走路的拐棍啊。
这样答当然没错,因为字典上也是这样解释的:一、拐杖、手杖。二、泛指棍棒。
但这并不是杖这个字的本义。
本义是什么呢?
把杖字左右分开成“木丈”就是答案了。也就是木制的丈。
丈又是什么啊?
“丈”字的古文字形是手持着一个形状像圆规的丈量工具。这工具是古人用来丈量土地面积的,现在有些偏远的农村还有,称为“弓”或“丈”。依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一丈大致相当于一个正常男人的高度,所以引申出了“丈夫”一词。
丈量土地时,如果方法不当就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一定要找一个诚实公正又有威信的长者来持丈实施,所以“丈”字又成了对德高望重者的称呼。
史前文明中的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和权力,也常手持象征丈量工具的“规”和“矩”,并进一步演变成象征权力的手杖。譬如我们的祖先伏牺和女娲就是一人持规,一人持矩。由此就使丈这个实用工具演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这就是杖及权杖的来历及初始的含义。
或者说:杖这个字的结构本身,就已经包括了权杖的含义,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辅助人行走的工具。
《周易》师卦卦辞说:“师,贞丈人,吉,无咎。”
意思是说:“在组建军队的时候,如果能够准确地寻找到一个好的统帅,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结局,因为好的统帅不会犯明显的错误。”
其中的“丈人”,直译就是持丈之人,就是懂得如何运用“规”和“矩”的人,就是因为公正贤明而受到大家尊重的人,就是掌握权柄的人,就是在师这个主讲军事的卦中,懂得战争的人,也就是指军队中最好的将军、最好的统帅。
这类人年纪大后,还会将他们请去发挥余热,当王子王孙们的老师,给未来的领袖传授知识和治国治军的经验,并被称为“老”。
我们在释瞽人时说过,帝王有一套管理班子,即《礼记·礼运》所说的:
“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
其中的“三老在学”的三老,就是从各领域中挑出的德才兼备的顶尖级人物。他们的级别很高,是元老级的。所以“老”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手持权杖的,如下图。
老师之所以被称为老师,也是这么来的。远古只教王子王孙,平民没学可上。
注意看上面的那个甲骨文老字啊。他头戴冠冕,可见是有官职的,并不是普通的年长者。而且他手持的是一个丈形的工具模型,很短,并不是拐棍,也当不了拐棍。
后来因为这类人的年纪普遍较大,也需要拐棍,所以才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了三星堆黄金权杖这种拐棍的造型,也因此衍生出了另一个字:考。如图。
“考”字手里的权杖已经很长了,有了拐棍的样子。但冠冕还在,其内涵中的权威性未变,依然存在于字义中,如考试、考核、考察等词。
再后来,则成了一个荣誉性的物品,也即《礼记·礼曲》中所说的: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所以啊,杖这个器物本身,从一开始就是权力的象征物,而不是一件普通的拐棍之类实用工具。
既然是权力的象征物,其制作当然要讲究,要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所以才有了三星堆黄金权杖这种精美的文物,才用上了黄金这类在当时来说十分珍贵的材料,并刻画了精美的图案。
也许有人会说:在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中,权杖好象并不多见啊。
是的,这就是历史的代沟。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所“弃”的“杖”,就是他的权杖。
权杖在周之后并不常见,但他保存在汉字中,保存在神话中,保存在三星堆的文物中。
或者说:杖这个器物发生过三次变化:从伏羲、女娲手中的规和矩,到老字手中的丈,再到考字中的权杖加拐棍。三星堆文物中的金杖,属于“考”字辈的器物。
由此可见,三星堆金杖虽然在周之后的文物中少见,但并不是外来,而是史前文明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器物。
好了,今天就讲到此,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