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探源工程 (四)   共工氏苍翼与颛顼帝之战

共工氏苍翼与颛顼帝之战

因为《史记》中遗漏了少昊氏,只重点讲

蚩尤与黄帝之战,所以人们就很少知道颛顼与苍翼之战。因为黄帝战蚩尤较复杂,还需整理,就留后今后再说。

在少昊金天氏朱宣末年,也就是在公元前2443年前,在共工氏这边忽然又出现了一个怪人,名叫苍翼,生得力大无穷,因此大家便推选他做了君主。任用一个大臣名叫:浮游。既长得丑,又是一个阴险奸诈的人。苍翼对他非常信任,百依百从,好像只有这个浮游最体贴他,是天下最好的人,而其它人则不是。

有一天,浮游为共工氏出了个坏主意,他说,“从前我们共工国的君主康回欲霸九州,是何等威风?自从被女娲氏害了以后,到现在已有七百多年,竟没有一个人能把共工氏恢复到当初那么兴旺,这才是我们共工氏人民的奇耻大辱!现在大王如此英俊聪明,我看现在我们就应当立即订立一个计划,将从前事业重新恢复过来,向世人重新展示我们的威风,老百姓和后世人都会对大王敬仰,大王,你认为的怎么样?”

共工氏首领苍翼想了想说,“这主意虽然不错,也合我意,称我心,只是不知该怎样实行这个雄伟计划?”

浮游说,“我认为以前康回君主的失败原因,主要是他太迷信水战,不能深入广泛研究打仗方法。最早人们打仗都是用棍棒,所以打起仗来总是人多的合算。那女娲氏虽然人不多,但她能运用智慧和神力,所以康回君主被她们打败。到了神农氏时代,则主要是以石器作为武器;自从蚩尤氏发明炼铜方法后,又出现了铜刀、弩戟;轩辕黄帝时又出现箭弩与指南车;打仗的器械,越变越精,打仗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打仗不一定在乎人多,只要弓强箭锐,刀戟犀利,有时也能以少战多打胜仗。

大王现在只要将各种先进兵器造起来,然后再挑选那些强壮不怕死的老百姓,每日要他们进行刀、戟、弓箭等训练。加上我们共工国老百姓的勇敢不怕死,而我王的夲领强大,在我看来称霸九州也不是件十分困难,办不到的事。

另外,我现在还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叫我们的士兵,在打仗的时候穿一种用极厚兽皮做的衣裳,名叫:鎧甲。打仗时我们的弓箭、刀戟可以伤敌人,而敌人则无法伤我,用了这种方法,最后胜利肯定是我们的。我的大王,你认为怎么样?”

苍翼听了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同意。当即就叫工匠赶快打造各种兵器,要做到每个士兵都有一件鎧甲。过不了多久,经费不够了,他又听了浮游的鬼主意,拼命到老百姓身上去搜刮,弄得百姓叫苦连天,因为吓怕酷刑,大家又敢怒不敢言,个个都咬牙切齿,真恨不得浮游得恶病早死。

共工氏苍翼虽愚不可及,爱听甜言蜜语,阿谀奉承拍马屁。但他的儿子后土,却是一个聪明绝顶,善恶是非分明的人。父子俩脾气性格,竟没有一点相同。

眼见父亲被浮游蛊惑欺骗,眼看他马上就要成为罪人,心中也非常痛苦,于是急忙劝他父亲说, “父亲,孩儿听别人说,古时候的圣人都是因为实行仁政,百姓才拥护他做天下的君主,从没听说过光凭武力能够征服天下的。现在父亲你听了浮游的话,以为得天下非常容易,迟早总有一天会为此种想法、做法付出惨重代价,到那时也会认为上当受骗后悔的。不过到那时己经晚了。想当年,康回君王那么强盛,蚩尤氏也有那么大本事,最终还不是由于有扩土野心而败亡。这都是前车之鉴,父亲你不能不听。”

他们父子俩正说着,恰好那浮游笑嘻嘻地走来,共工氏把后土所说的话重新讲了一遍,并问他:“你看我儿这话有没有道理?”

浮游笑着说:“贵公子讲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并不全面。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时君主失败的,有些固然是由于武力。而那些能够成功的,也未必不是由于武力。就拿康回君主来说,虽然是由武力而亡,难道那女娲氏不也是以武力而兴吗?蚩尤氏虽然也是因武力而败,那轩辕氏岂不也是因武力而成功吗?

战争武力这些东西,确实对老百姓不利,不能算作仁政,不过除了武力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方法可以一统天下?所谓“以仁政得天下”的这句话,也不只过是句空话,怎么能夠把它当作凭据!

你看轩辕黄帝,后人都称他为仁君,如果按照他的事迹来说,自从消灭了蚩尤氏之后,“五麾六纛,四征不庭,”当时被他冤枉死的百姓也不少呢!只是因为后来他做了天下的君主,大家都来奉承他,就称他为仁君了;或者全国稳定以后,又能做些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情,那么大家当然会对他进行歌功頌德,说他是个仁人君子了。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哪里真正是以仁政而得天下呢?所以我想,只要事成以后,再行仁政也不晚,现在还顾不上这些。

再说现在的少昊氏朱宣年老体弱,朝不保夕,我们正好乘这个难得的好机会抓紧练兵,只要我们国家强盛,天下诸侯自然会服我,只等少昊一死,还怕四海诸侯不推举大王做帝王君主。即使情况不是这样,因为那时天下无主,我们完全可以依靠我们的武力去征服他们,亦未尝不可以!”

浮游这番演讲,直说得共工氏哈哈大笑,连说有理,回过头来向后土说:“听见了吧!人家说得多少有道理,你们这些小毛孩子,见识哪能同大人相比,人家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呢?你应该多向他请教学习才对。”

后土默默无言,歇了半晌后才退出来,心想:“浮游这张臭咀确实是厉害,我父亲早已被他蠱惑,迟早是要受他的害。我实在不愿看見到将来国破家亡局面,但是目前又没有办法说服父亲,如何是好?”

后来一想,“算了吧,我让他。”主意一定,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弃了家室,淒然上道。临行的时候还特留一封书信给他父亲,讲清楚他之所以要外出的原因,并且在信中苦口婆心地劝了他父亲一番,这也算是他做儿子的最后一次忠告了。

那苍翼虽然非常宠爱他的儿子,但终究敌不过做皇帝美梦的诱惑,所以看见了后土的书信以后,起初心中有时也曾经有过思想斗争,决心弃恶从善,可惜不久很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仍旧认为浮游所说,句句有理,百依百顺,忘了自己是一国之主,应该有自己正确主见,而现在两人位置恰似相反,好象他倒过来成了臣子,看来他真是个迷途难返,无药可救的昏君。

由于后土天性聪明,也很爱学,尤其欢喜研究水利工程,所以后土决定出门离家以后,就到全国各地指导百姓兴修水利。

那时候全国各地经常有水灾发生,而冀州这个地方水患尤其多。共工国的百姓本来就是非常熟悉水性的,当初他在国内的時候,加上后土平治水土的好功夫。因此每次防灾治水都很成功,所以老百姓也非常欢喜尊敬他。此次他出远门,都有很多人含泪相送,依依难舍。

他这次立志遍游九州,要把自己日常学习到和掌握平治水土的经验进行推广,让全国各州老百姓都能夠安居乐业,不受水患天灾,少受损失。这也是一种有利于民的好方法,或许还可以弥补父亲之罪过。

后来他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是非常欢迎,因此他的名声也就一天比一天地大起來了,全国无人不知共工氏养了一个好儿子。但是由于他实在忙,始终也没有空闲时间回国去见他父亲。后来在得知他父亲国破人亡的消息以后,他心中也非常痛苦,为没有尽到劝驾的责任而深感内疚。从此就隐姓埋名,不知所终。

不过全国百姓仍是非常思念他,到处建庙,对他进行祭祀,称他为:社神或土地公公。直到得数千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如此。就是因为后土的这个原因,人们对共工氏的过错罪行也进行了谅解,司马迁更是在《史记》中不愿提起他,毕竟共工氏之错,一是因不能洁身自爱,保持晚节,又误听浮游坏话,再就是在此以前共工氏也曾为百姓也做个许多好事。所以颛顼立社,仍为共工氏。

自从共工氏苍翼儿子后土离家出走后,他更是一心放在大造兵器上,还不时去攻打附近的邻国。四方诸侯怕他攻打,也只好被迫勉强听从他的号令。

有一天苍翼接到首都传来的消息,说少昊帝朱宣死了,他一听大喜,心想这个皇帝位置除出我之外,恐怕再没有第二人敢做呢!结果等了好长时间,仍不见各地诸侯前来拥戴荐举祝贺,不免心中立刻产生了疑问,一时也找不出其中原因。于是再派人前去打听消息,很快就传回来消息说顓顼帝已经立了少昊帝的侄儿未宣做君主,而且定都在帝丘。

苍翼听了这出乎意料之外的坏消息,简直把他的肺气都要气炸,还口吐鲜血,立刻大骂。赶快叫了浮游过来和他商量该怎么办?

浮游说:“事已如此,既然少昊已死,顓顼抢了帝位,那么我们只有凭实力去同他争个高低,而且要快。因为他此时刚得帝位,人心并未完全归附,而且正在集中精力兴高采烈营造新首都,在此时间绝对想不到此时我们会这么快就去进攻他,我想他们一定是没有防备的。

据我所知那颛颛年纪很轻,只有二十岁左右,他能窃取帝位,说明他手下必定有足智多謀之人士,我们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带了大兵向南面进攻过去,等到他羽翼已成,根深蒂固,那么今后可能就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机不再来,时不再有,我看大王你还是赶快下决心的好!”共工氏说:“我们进攻过去,你看选哪条路线好呢?”

浮游说:“他现在既然要建都帝丘,那么他国库里的金银财宝也会逐渐会运送过去。我们就从他们的运输线上打埋伏,这样,一则並沒有多少的绕道,二则还可以得到他的财产,岂不更妙!即使事情发展不是这样,但是他的新都一失,也必定会使人心涣散,当遇到我们进攻时他们也会闻风丧胆,这就是兵书上所謂'先声夺人’大王,你看怎么样?”苍翼听了非常高兴,立刻下令要全国军队全部出发,并限定二十天內一定要赶到帝丘。

共工氏这边兴师动众,热闹非凡。那边颛顼帝是否像浮游所猜想的一点都没有防备呢?看来浮游确实小看了颛顼。这颛顼帝夲来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自从十五岁辅佐少昊之后,早己将全国各地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对共工氏的阴谋野心怎么会一点不知道,只是不说而已。其实他心中也早有准备,只是时机不到,所以也就没有多说。这回他接任做了皇帝,有了实权,当然首先便是想到了共工氏。

这次他坐了皇帝位,很快便请了他的五位老师前來商量国家大事。他的那五位老師,一位叫大款,一位叫赤民,一位叫柏亮父,一位叫柏夷父,一位叫淥图,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人。

颛顼说:“对共工氏阴谋作乱的事情,我早有所闻,也早有防备,由于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也就没有对他们采取措施。现在少昊帝新崩,我也刚新上任,而新都帝丘和冀州又非常近,万一他们想趁这个时候前来攻打,我们将怎样对付?是先发制人呢,还是以靜制动,后发制人?我一时还难作决定,所以要请大家一起来商量,希望大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议。”

柏夷父首先发言:“讲到兵法,当然是应该先发制人最好。但是,现在共工氏的阴谋还没有完全暴露,如果我们先发兵动武,国内老百姓不明真相,会把挑起战争的罪名反归到我们身上,倒使他们有了借口,这样当然不好。再说你刚接任帝位,其它事都没有开始办,首先用兵这个名声也不好,所以我看就不如等他来自投罗网吧。”

赤民接着说:“夷父君所说很有道理。我估计共工氏因为急着要做皇帝,前来大举进攻的时间不会拖得很久,最多也不会超过几个月,我们犯不着担当挑起战争的罪名。”

颛顼问道:“那么修建新都事情该怎么办呢?”

赤民道:“新都尽管去营造,不过一切物件暂且慢些迁移过去。一則那边工作未完工,无法固守;二則帝丘那地方离黃泽很近,不利于我们应战,最好放他到这边来,我们以逸待劳,只要他们肯来冒犯,我们完全可以一下完全将他们消灭,大家认为这样好不好?同意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赤民说得有理。现在该淥图发表高见了:“我估计共工氏一定是先攻帝丘,在得了帝丘以后再长驱直入赶到这边来。这里靠近荷泽,那水攻是共工氏的特长,这点特别要引起重视,千万小心。”

颛顼帝说道:“这我己经命令水军元帅玄冥的师妹去准备了,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大家不必忧虑。”

柏亮父说:“据我所知,从帝丘到这里只有两条路,一条绕荷泽向北,另一条绕荷泽向南,到那时如何应付,我们应早作決定。”

大款说:“我看北面这条完全是平原,易攻难守;南面这条东面是绎山,西面是菏泽,中间只有一道关口,易守而难攻。按常理来说,当然是从北面来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我知道浮游这个人十分狡猾,诡计多端,机变百出,说不定他会违背常理,出其不意地从南面打来,以攻我之虛。我们应格外小心才是!”

赤民说道:“用兵之道,有备为先,现在我们的老百姓可以说人人都肯参加这次保家卫国的自卫反击战,因此不必担心人不够,我认为还是两边都有防备,比较保险。”

柏亮父道:“那当然。他从北面来,我们先在汶水南面摆上龙门阵,等他们一半人渡过河水的时候起而击之,这也是一种好办法。他如果从南面来,我们就引他进关口,引诱他到山里边,十面埋伏,群起而攻之,自然可以大获全胜。”

柏夷父又向颛顼帝说道:“我前次所保举的那个人昨天已到,是否应该叫他过来见一面?”

颛顼帝道:“我非常愿意见他!”柏夷父就立刻派人前往宣召。不多时,果然来了,并向颛顼帝行礼。

颛顼帝一看,只见那人生得方面大耳,长身,猿臂,而左臂似乎尤长,真是堂堂一表人才,年纪也不大,只有二十岁左右,便问他道:“你名叫:羿?”羿答:“是。”

颛顼说:“我因夷父老师推荐,说你善于射箭,看来你一定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我以前认为射箭是男子的事,因此也曾常常去练习过射箭,但是也不知是什么道理,总是射不准。究竟这个射箭要他百发百中,其到底有没有什么秘诀呢?”

羿说:“秘诀当然是有的。我听师傅说,从前有一个人,名叫甘蝇,他那射箭真是神妙,不但是百发百中,而且只要将弓拉一拉滿,不必放箭,那些走兽见了就伏着不敢动,如果是飞禽也会被吓得立刻跌下来,确实非常神秘?可是他从不愿轻易将这秘诀传人。后来他有一个弟子名叫飞卫,也是一个射箭好手。有人说他的箭法还要比甘蝇还要巧妙。这话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敢肯定,不过他确实有一个好方法传人。

飞卫有一个弟子名叫:纪昌。有一天纪昌问师父,怎样才能射得百发百中?飞卫说,'你要真心学射箭,先要学会眼睛不瞬才行。’

纪昌听了就去练,但是要做到眼睛很长时间不瞬,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管怎样练它总是要瞬。纪昌发起狠劲来,就臥到他妻子的织机下面仰面向上看着,将两眼紧眝着机子转,他妻织起布来,他两只只管瞪着看,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练习,这个不瞬眼的功夫竟被他学会练了出来。

他又跑去问飞卫:'师父,我己做到不瞬眼了,不知还有什么其它好方法可以教学生?’

飞卫说:'从现在起你要学会看东西,就是能把很小的物件看成非常大;还能将模糊不清的物件影象,看得非常清楚,这样才能开始学射箭。’

纪昌一听,灵机一动,马上就想出一个好方法。他跑回去捉了一小虫子,用一根很细毫毛将小虫子绑住,挂在南面的窗上,自己立在里面,每天用全神贯注地看。起初并没有什么多大感觉,过了几天后,居然会觉得那小虫子渐渐有点大了,三年之后,看上去竟同车轮一样大,他又就用燕角树枝做了一张弓,用孤蓬竹丝做了一支箭,向着那小虫射去,恰好射在小虫的中心,那根犛毛虽然来回摇摆,但是并不跌落。

纪昌大喜,从此以后,他看各种东西无论大小都能同山丘一样大,因此他射出的箭没有不中的。这就是他们代代相传的诀窍。”

颛顼帝听后点点头说, “这就是古人所说'用志不休,乃凝于神’的道理,他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毅力,真是了不起,但不知他后来的事业如何?有没有另外再传授弟子?”

羿道:“论起这个人品德来,却是个忘恩負义的小人!他既然得了飞卫的传授,照理应该感激师傅,哪知道他非但不感激飞卫,倒反过来要害死飞卫。

有一天,师弟俩人在野外遇到了,纪昌趁飞卫不防,飕的就是一箭射过去;飞卫大惊,闪身避过,还以为纪昌是误射的。哪知纪昌第二支箭又朝着自己射來,这才知道纪昌已有谋害之心,于是亦立刻抽出箭来和他对射。飞卫故意要卖弄自己的本领给纪昌看看,等纪昌的箭射来的时候,就朝着他的箭头射去,两支箭头恰恰相撞,一齐落在地面上,连灰尘都没溅起,以后箭箭都是如此,两旁的人都看得呆了。

到了后来,飞卫的箭已射完了,而纪昌恰巧还余有一支,两旁的人都在替飞卫担心,只见飞卫随手在路旁捡了一只小木枝,等纪昌一箭射来,他就势将小木枝的头尖一拨,恰恰将射来的箭拨落在地上,两旁的人看了无不喝彩;而那纪昌立刻羞惭满面,丟了弓跑到飞卫面前跪下,涕泣悔过,请求师父宽容,并且从此愿以父子之礼相待,不敢再萌生恶念,并且刺臂出血以立誓。飞卫见他如此,也就饶恕了他,不和他计较。你想这种人难道还不是忘恩負义的小人吗!”

颛顼帝和臣相夷父等听后都说:“天下竟有这种没良心的人,真是坏透了!飞卫为什心要饶恕这种人?”

颛顼帝和臣相夷父有所不知,飞卫爱才,至于德行也可以慢慢修好,此次不是已经给了纪昌很大教育了吗?更何况纪卫已经承认了错误,决心改过自新。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坚持错误,或者虚伪地承认错误。

骄傲使人失败,谦虚使人进步。纪昌刚学到一些技术本领,以为就可以胜过师父,其实飞卫还是留了几手,假如他不是这样那他就苦了。一般来说徒弟不会轻易从师父那儿得到真本领的,师父至少先要对徒弟进行三年以上的品德考察,在起初的三年中主要是教一些基本训练方法,更多的是磨炼徒弟的性格。当认为其性格能做到能忍世人所不能忍的时候,这时师父才会教一些怎样做人,以及防身救人治病积德的小技术。直到在第二个三年后,再教给他一些超凡的夲事。在这过程中师傅一直都在关心着徒弟的成长和进步,并对他进行各种考验。直到九年后,师父才教一些自己创造掌握的真本领。

飞卫虽然教了纪昌看物,但时终没有教他听物,为什么要留这一手,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他可能己经感觉到纪昌的品德已有缺陷,对他产生了不信任感。因为在武林界中徒弟因品行不好,有了本领后反过来伤害师傅的事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是有的。

武林界有句术语,叫做“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又有“迅雷不及两耳”之说,因此说练耳比练眼更重要,如果练得好的话,耳朵发现敌情既比眼睛快,而且比眼晴所知道的情况范围广。当纪昌心怀恶意,从飞卫背后弯弓搭箭要谋害他师傅时,飞卫似背后有眼,早就有所防备,不等箭到,飞卫听其风声就有动作,且知其所向。因此纪昌哪里是飞卫的对手。如果飞卫真的愿意教纪昌学箭,下一步我想应该是用黑布蒙上眼睛,应凭耳听,以心神感应射中目标。

颛顼帝又问羿:“原来学箭还有这么多学问,我想知道你师父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什么地方,他的本領到底有多大?”

羿道:“我师父名叫弧父,是荆山地方人,也是黃帝的子孙。他从小开始就喜欢使用弓箭,因为性之所近,所以也就无师自通。他在荆山专以打猎为生,一切飞禽走兽,凡是遇上他的箭,没有一个能逃脫的。而我的本領同他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颛顼帝道:“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你师父既有如此绝技,是否愿意出来帮帮我忙?”

羿道:“我的师父原是个遗腹子,就是在他未出生时,他的父亲就已去世。我师父刚出世不久,他母亲也去世。我师父生不见父母,平日总是非常悲痛,真所谓抱恨终天。他经常说,情愿此生老死山林,也决不愿去享受人间荣华富贵。所以虽然帝上命我去召他,恐怕他也不会出山的。”

颛顼听后不免又感叹一番,又向羿道:“现在共工国恐有作乱之事,我想要你带领一支军队前往征伐剿灭,但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羿起身应道:“臣理当效力。”颛顼帝大喜,就授了羿一个官职,名为大司衡。羿忙稽首受命。

颛顼帝又问道:“共工氏的阴谋作乱已非一日,他的军士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且兵器坚利,并制有一种厚胄甲,刀枪箭戟都不能夠伤他,你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破敌?”

羿道:“胄甲虽厚且坚固,但是却不能遮掩面目,我就训练士兵,打起仗來专射他的面目:那么就可取胜了。再者,臣还有一个药方,请帝派人依照配制,到打仗的时候让兵士带在身上,可以使敌人之箭不能近身,那取胜就更有把握了。”

颛顼帝听了非常惊讶,说道:“世上竟有这等奇方?是何人所发明,你可知道?”

羿道:“据说是务成子发明的。”颛顼帝道:“务成子是黃帝时候的人,听说其人尚在,不知此话正确不正确?你这个方子真是务成子所传吗?”羿道:“不是。是另一人传授给臣的。但是,务成子的确尚在世间,不过他是一个修练之人,专爱云游四海,现在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说着,就从怀中取出药和药方递于颛顼帝,颛顼帝接来一看,只见药方上面写着:

螢火虫一两,鬼箭羽一两,蒺藜一两,雄黃精二两。雌黃二两,羚羊角一两半,礬石二两,铁锤粉一两半。

以上八味,用鸡蛋黃、红白雄鸡冠各一具,和捣千次,将它制成杏仁那样大小的三角形,每个士兵用布袋装上五粒,行军时可防蛇虫,打仗时系在腰间可解刀兵。

颛顼帝看了不禁大喜,又忙道于五位老师传看,便命人去采办药材,秘密地依方制造。一面就去发号施令,调兵遣将,布置一切,专等共工氏前来攻打。

再说那苍翼与浮游带领着他们的军队,急急忙忙在二十天內赶到帝丘。只见无数工人还在那里工作,一见共工氏大兵赶到,便纷纷向东逃窜,并不见一个兵士前来迎敌。苍翼哈哈大笑,回头向浮游说:“果然不出你所料,他们竟无一点防备。”

浮游说:“你看等这些人逃回去以后,颛顼就知道要赶快防备了。我们应该火速进兵,越快越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苍翼道:“是。”于是立刻传令大军快速向前进。浮游道:“且慢!从这里到曲阜,我知道有两条路。一条绕菏泽向北,就是方才那些人逃去的大路,另有一条小路绕菏泽而南,但是一面傍山,一面临水,只有中间有一关口,地势非常险要。照兵法讲起來,关口易守人数少,平原难守人数多。我看他们即使有所防备,也必定重在平原,而不重在关口;况且刚才那些人又大多都向平原逃去,他们必定以为我们是从平原进兵。而我们却要舍易求难,偏要从关口攻进去,这就是兵法上所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大王,你看怎么样?”

苍翼听了,大加赞美道:“你对兵法地形如此熟悉,何愁颛顼氏不败呢!”于是便吩咐一小部分的军士搖旗呐喊,仿佛要从大路追赶的样子,一面却悄悄地将大队人马都向小路而来。赶了几天几夜,终于到了关口,只见前面虽有军土把守,看来守军并不多。

浮游传令:“弓箭手先上去射,拿大戟的第二批,拿短兵的第三批,奋勇前进,拼命杀敌,今天一定要拿下这个关口,谁先攻进有大赏,夺下关口吃晚饭。”众兵士果然个个争先,勇猛无比。那颛顼氏的军队果然经受不起共工氏士兵轮番进攻,坚守不住山口而纷纷后退,共工氏很快就夺下了关口。看看天色已晚,共工氏就令兵士就地住在山坡下歇宿,一面与浮游商议后事,同时也不忘极力称赞浮游用兵神妙。

忽然有几个兵士前来报告:“对面山上有无数的火光,恐怕是敌人援兵要前来夜袭,我们不可不防。”

苍翼同浮游出來一看,果然有许多火光,闪烁往来不定。浮游笑道:“这个是假的,故作疑兵,并非是真的来袭击我们。如果真是袭击我们,又何必明火执仗,难道怕我们没有防备吗?”

苍翼一想,认为浮游讲得不错,便又问道:“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设这个疑兵呢?”浮游道:“依我看来,他们大部分军队都去了北方,这里兵少空虚,深怕我们乘虛而入,所以故作此疑兵,使我们不敢轻易进兵。”

苍翼听了,想想也是。这天夜里颛顼兵果然沒有前来袭击,被浮游言中。共工氏更加放心。到了第二天大军依然浩浩荡荡向前,只见路上只有逃难的百姓,却不曾看到过一个士兵。又走了一程,远远望见山林之中旌旗飘扬,旌旗影里疏疏落落还有军士在那里站岗放哨。苍翼急忙传令士兵放箭。哪知道箭射过去,那些站立的军士依旧不动。共工氏大疑,传令冲锋。共工氏兵一阵呐喊冲将过去,这才看清楚都是些稻草人。

当下苍翼向浮游道:“你料他空虚,现在看来此话一点也不差,我们现在正可以大胆前进了!”

苍翼话未讲完,只听得山前山后突然间响起了一片喊杀声,并从中飞出无数弓箭,直向共工氏兵士的脸上射來,立刻使共工氏士兵受伤者不计其数,而且队伍大乱。苍翼正要整理,只见那颛顼氏的伏兵早已从四面涌出,一齐上前把共工氏团团围住。苍翼赶忙叫兵士稳住阵脚,也用箭向颛顼兵射去,谁知这些箭并没有射到对方身上,却在半路上都纷纷跌落在地。

射出的箭怎么会在半路上纷纷落地。不讲清楚,这很可能被认为是神话。如果说明白了,就一分钱都不值。为什么共工氏兵突然臂力大减,这是羿将军的麻醉药在起作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生化武器。也许有人要问,这麻醉药为什么只对共工氏起作用,而对颛顼兵却无害?因为共工氏兵不明真情,又处在下风,在不知不觉中就吸入了麻药味,所以浑身无力,箭也就射不远了。因为当时又正在双方激战中,因此也没有敢把这种情况报告上级,万一讲不清楚,还会被误认为胆小怕死呢。而对方的箭却不断向这边射来,虽不能说百发百中,倒也使共工氏兵死伤不少。

苍翼对此情况虽觉得非常奇怪,因不知其中的奥妙,便就更加惊慌,连忙下令后退。共工氏突然遭此打击,心想现居下风,很难取胜,若要坚持,损失就更大。就急忙传令退兵,自己抢先向原路冲出,一路上军士又死伤不少。刚退到关口,四面伏兵又起。苍翼急忙传令道:“今日我们归路已绝,不拼只有死路一条,绝无生路!”大家也都知道此时此地的危险,于是万众一心,猛力左冲右突,真是困兽犹斗,势不可挡。

这里颛顼氏亦怕自己伤人太多,便传令合围的军士网开一面,放他们出去,一面仍旧率领军队在后面紧紧追赶。且说苍翼他们拼命地逃出了关口,一看军队损失大半,正要稍事休息,和浮游商议办法,忽又听得后面杀声又起,颛顼兵又追了上来了。这时共工兵早无斗志,只顾各自四散逃生,再也禁不起颛顼兵大队人马的数次冲击,苍翼与浮游也被冲散成两地。

那浮游带了些殘兵败将拼命地逃,一时也辨不得路径,分不清方向,径直向南方逃去,虽然逃得性命,却离冀州却越来越远。一路上浮游身边士兵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得个独身,到了淮水之边,粮草断绝,饥饿难忍,又因自己是红面孔的人,很容易被人认出,看来难逃一死,如其被人活捉遭辱骂,不如趁早自尽,还可保个全尸,便投淮水而死。这就是一个小人的最终可耻结局。

再说那天共工氏被颛顼军队包围,幸亏他胆大力粗,终于被他杀出一条血路,就带了部分殘兵败将逃回冀州去了。这时颛顼帝得胜归来,又同群臣商议。大款道:“共工氏这个人勇猛异常,留他在冀州必为后患,不如乘势进兵把他捉住杀掉,这样天下才能够平安无事。”

大臣们听了,一致赞成。颛顼帝就叫金正官该统率大军,大司衡羿做副帅,共同前进,颛帝自己带上水正昧及群臣随后进发。哪知冀州的百姓受夠共工氏的暴虐,本来是敢怒不敢言,现在看见他大败而归,父子兄弟死伤大半,就更对他咬牙切齿,等到颛顼兵一到,大家相继投降,已没有人还肯替他效忠死拼了。共工氏苍翼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带了些亲信拼命向西方逃命。那金正和羿知道后哪里肯放松,便紧紧在后面追赶。

共工氏逃了二十多天,到了一个大泽,疲乏至极,想暂且休息一会,就问当地人:“这个泽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说:“叫作渤泑泽。”共工氏又指着西面问道:“由这边向西过去是什么地方?”当地人说:“是不周山,也叫三危山,再过去是基山、钟山,再过去就是昆仑山了。”苍翼心想:“我现在国破家亡,无处可去,听人说这昆仑山原是西王母所居,山中多有不死之药,不如到那边去找些吃吃。虽然帝位没有得到手,能夠长生不死也可以抵过了。”

想到此处,连日愁闷不觉为之一开,精神大奋。正要起身西行,只听得东面人声嘈杂,仔细一看,原来颛顼追兵又赶到了,不觉大惊失色,只得慌忙再向西逃,绕过泑泽,上了不周山,很快就被颛顼兵团团围住。共工氏想,此次再也难脱身了,看来今天是死多活少了。便对着冀州方向长叹一声,泪如雨下,想起从前的八面威风,也想起了儿子的真心相劝,真是后悔莫及。又想起浮游的奸诈,悔不该上他的当,受他的骗。又想:“我现在已经逃到如此荒凉之地,颛顼兵竟然还是穷追不舍,真是太可恨了”

想到此怒气冲天,说道:“算了,此生已完,他生再来!”便一头向山石撞去。说来也巧,那块巨石上面正頂着一处小山峰,巨石拦腰一断,那小山峰也就也就崩坍了一半,这也足见共工氏他的力大了。

什么叫做不周,阴多阳少或者阳多阴少都叫不周,既然称不周山,其山势一定很危险,到底有多少危险,雨冲、雪崩、地震,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滑坡或者崩坍,故称:三危。也许共工所撞的石头山是早已风化了的积石山,所以极易崩塌。至于共工氏到底是怎样怒触不周山,是不是巧合,后人也只能全凭想象了。反正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凭人力使山崩是不大可能的,除非这是冰川雪山,一声咳嗽或大叫一声都极有可能造成山崩。

再说颛顼兵围住共工氏,正要上山搜索,忽听山上声响陡发,乱石滚下,疑心共工氏尚有救兵,不敢上去。过了多时不见动静,才敢慢慢上去窺探,却见三个危险山峰中的一个小山峰倒了,碎石下面还压着一人。金正命人拨开一看,原来正是共工氏苍翼,不禁大喜,便叫军士掘土将其尸体埋葬,便和大司衡冯羿班师回朝,凯旋而归。

文献史据:“晋平公梦见赤熊闯屏,恶之而有疾。使问子产,子产曰:昔共工之卿曰:浮游。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常为天王崇,既败于颛顼,自没沉于淮之渊。见之明堂,则王天下者死;见之于堂下,则邦人吓;见之门则近臣忧,见之庭则无伤;今窥君之屏,病而无伤。祭颛顼、共工则瘳。公如其言,而病无间。”《上古三代全汉文》

“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于河之巌!”杨雄《河东赋》

共工有子曰:“勾龙,佐颛顼,能平九土,为后土,故封为上公,祀以为社,非地祗。”《春秋.左氏传》

共工有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祖神。《周礼》《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而折天柱,绝地维,天不满西北,地不不滿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准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氏苍翼)与颛顼争为帝,(兵败)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绳,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以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錐未倒,而眦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牅,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箨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纪昌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扦之,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称徒,请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列子:汤问》

“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之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害,故作弹(弓)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谓也。

于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后,楚有弧父。弧父者,生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于羿,羿传逢蒙,逢蒙传于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

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以为弓弩),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侯,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麇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

熊渠三子,长子康为句亶王,红为鄂王,少子执庇为越章王。(因周夷王),三侯未僭王称号也。

弩柄曰:臂;钩弦曰:牙;牙外曰:郭;郭下有悬刀,合而名之曰:机,言机动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合有节。周礼五射,二曰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

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足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嚥,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也。”《越绝书》

注:一.古时大、鸿互用,大水又称作鸿水,古时洪、鸿又互通,故洪水又名洪水,因此大泽,便指今日洪泽湖。

二. 羿,有前羿及后羿,后羿在夏代,是为有穷氏,是山东人,是在太康失国之后。今有少数历史学家不知此情,而将两者合而为一。

三. 《帝王世纪》:帝先有穷氏,未闻其先为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

评论:由《越绝书》以及秦皇兵马俑有弩士弯弓射姿,楚王墓有弓弩之实物出土,由此而知弓弩之发明乃属华夏本土,历史悠久,非为外人传入。

琴氏之弩在周朝称为五射,即一次可发五箭,参连,则为三发连射。从兵马俑之出土得知,此弩传至秦国时已制成标准件,其零件可以互换。《水经注》有曰:一发可射三百人。可见其弩在当时的作用巨大,威猛无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