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不争无尤》悟读述杂【8】
01
—
原文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02
—
诗解
人生天地法自然,
上善若水存心田。
敢问上德今安在,
不争无尤俯仰间。
03
—
悟读
书田菽粟饶真味,
心地芝兰有异香。
《道德经》全书围绕“ 道——天地一一万物;圣人一一天下一一 百姓”两条脉络展开。
本章老子用水来比喻善的品格。“上善若水”一般解读为至善之人若水,沿着温柔、不争、不辨、无为、宽恕这样一条世俗人伦的脉络阐释下去。
上,最高也;善,合道之行为与方法。“上善若水”更深层的理解应该为,最合乎道的方法和行为,就像水一样,以水喻道。
争,人德之性;不争,天德之性。
水利万物而不争正是循天之道,其不争是在“利万物”的前提之下。
水无常形。它根据外物的情况,来改变自己的形状,沿着空虚的地方,使自己通利过去。为人处世,要学习水道,学会权变,谋取通利,是谓“上善”。
圣人以道虚其心,退身而全道,故不会自持而争,更几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对“几于道”的承接和递进。
居善地:强调环境的重要。避高趋下,善处卑下。
心善渊:强调心思的沉静。心量要大,不受干扰。
与善仁:强调要善于仁爱。顺应天道,不较得失。
言善信:强调为人之诚信。恪守信用,君子至德。
政善治:强调为政之公正。洗涤群秽,以正治国。
事善能:强调处事之应变。善用其长,化繁为简。
动善时:强调待时机而动。循天而往,不妄为之。
“夫唯不争,故无尤”。唯有不为人道,不积人德之争,像水那样虚己待物,润泽天下,依天行事,万事则通利通达。
人生有三重。
第一重求利,以期物质之温饱;
第二重求名,以期精神之寄托;
第三重安放灵魂,以求心之静遐。
一般的人到名利之后,便走不动了,到不了第三重。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林则徐题于福州西湖宛在堂的对联,告诉我们为人处世需有长空明月和无波秋水的胸襟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