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钩沉与正误(12)

日晡并非申酉时

关于《伤寒论》中的“日晡”,大多数医家及著作都笼统地解释为“下午申酉时分”,虽然时间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概念却截然不同。

要了解“日晡”到底是哪一个时段,首先须了解各种不同的计时方法:有起源于埃及的十二时制,开始于西周时期的十二时辰,还有形成于西汉的十六时段,均系根据不同的自然现象或不同习惯,对一昼夜进行等时划分,并形成作息制度。

    古代三种计时方法

十二小时制起源于埃及,将从黄昏到黎明分为12个小时,从黎明到黄昏也分为12个小时。早期的罗马人一开始使用12小时制,是将全天平均分为12个小时,因此一年中,因白天和夜晚的长短不同,所以各天的长度是不尽相同的,甚至还有将夜间分为3个小时的情况。这是因为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使用太阳作为计时工具,所以没有办法准确地划分时间。钟表被发明后,昼夜被划分为各12小时,且其长度也变得相等并固定下来,并不因为不同季节白天、夜晚的长短而改变,这就是现在的24小时制。

十二时辰,也称为十二地支。古人将木星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12个等分,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12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12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十二地支”。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经常与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合使用。从甲子到癸亥,60为一周期,称为一个花甲,用来记录年、月、日、时辰。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十二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称为一个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12段,每段为一个时辰,约合现在的2个小时。

十六时段是汉代以前依照进餐的时间,分划一昼夜为16个时段。《白虎通德》说:“诸侯三饭,卿大夫再饭。” 按照当时的礼制, 一般老百姓一日只能用两餐, 而诸侯王公一般为一日三餐, 中午饭更为隆重。

历史资料里有时有“日中饱食”的记述, 就是指三餐制的中餐。而天子的饮食, 按礼制为每日四餐。根据皇帝一日四餐的时间,将一日划分为16个时段,这16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辰时、平旦、日出、蚤时、食时、东中、日中、西中、晡时、下晡、日入、黄昏、夜食、人定。

    日晡究竟是何时

将现在的一日24小时划分为十六段,每个时段约为90分钟,所以“晡时”时段是14:15~15:45,“下晡”时段是15:45~17:15。

《伤寒论》中的“日晡所发潮热”,指的是16个时段中的“晡时”和“下晡”。“日晡所”的“所”,在这里是个虚词,即表示大约是“日晡”以后的一个时间段内,即14:15~17:15的3个小时之间。

以“日晡”表示时间文献记载如:《史记·吕太后本纪》:“日哺时,遂击产,产走。”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中:“日晡时到亭,勑前导入。”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中说:“乘日晡放饭少休时,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传》:“癸未,群臣昧爽(拂晓、黎明)入。至日晡,帝始御奉天殿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延者日积于门,非日晡不到病家。”

“日晡”是一个时段而不是一个时辰,虽然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有所重叠,但并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申时。由于“晡时”时段(14:15~15:45)和下晡时段(15:45~17:15)是一天中温度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段,人体的阳气也是最高涨的时段,故而能够与邪气相争,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在这个时段发热就更为明显,被称作“日晡所潮热”。

    日晡所发潮热如何看

临床上“日晡所发潮热”的疾病有很多,除了《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腑实证、结胸证、少阳气结证以外,尚有湿温、黄疸、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分析《伤寒论》提到“日晡所”的有四处,即柴胡加芒硝汤证、大陷胸汤证各一处,大承气汤证两处,均为阳热实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潮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但有潮热的并非都是阳明病,其他一类热证如结胸证、湿温、黄疸等也可见到潮热,甚至并非实热证的少阳气结证、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阳明腑实证易见潮热,但阳明病见潮热也不一定就是腑实证,只要邪居阳明,不管其是否形成腑实证,便有可能出现潮热,这是阳明经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阳明气郁证即使大便溏,也仍有发潮热。

综上,笔者认为,十二时辰中的申时指15:00~17:00之间,而“日晡所”则是14:15~17:15之间,虽然二者时间相差不大,但绝不可将“日晡所”解释为申时,也更非一些医家所说的酉时。临床上也许区分并不明显,但概念一定要区分开来。

(0)

相关推荐

  • 日晡潮热

    古代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为一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古代人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q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8)

    论<伤寒论>词汇的语言环境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7)

    <伤寒论>中"酒"之使用     <伤寒论>中提到"酒"的地方有十余处,所用的"酒"分为三类:一类是"酒&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6)

    阴阳易是病证性质的变化 <伤寒论>第392条说"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本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5)

    "厥阴"由来探秘 关于<内经>乃至<伤寒论>六经中的厥阴,为什么称作"厥阴",除了<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中,提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4)

    三阳病盗汗释义 <内经>中无"盗汗"一词,其表述卧寐时汗出的情况称之为"寝汗",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肾病者,腹大胫肿,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3)

    厥阴病争议的厘定 自古以来,<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便存在诸多争议,其争议点包括厥阴病的内容.提纲.成因.本质.定位.主证主方及证候分类等.兹不揣谫陋,一一予以厘定.     争议原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2)

     三承气汤再认识 ·所谓"承气",指帮助大肠承接胃的下降之气,使六腑以降为顺的功能得以延续,与"亢则害,承乃制"没有关系. ·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大承气汤攻下大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1)

    阳明病亦有蓄水证 ·阳明经表风寒邪气过经入腑结于阳明胃,使阳明胃不能正常游溢精气而寒水互结,从而形成阳明蓄水证. ·小便的利与数即明确揭示了水蓄部位的不同:太阳蓄水证小便不利;阳明蓄水证小便数而大便鞕 ...

  •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20)

    重新认识少阴三急下 大承气汤既非专为阳明而设,也非专为泻下燥屎而设--但凡病急热甚.气机闭塞.实邪阻滞,均可用大承气汤泻热开闭去实邪. <伤寒论>第321条的总病机是"热邪亢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