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张仓水祠
岳飞、于谦、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雄”。可能有些人对张煌言还不是很熟悉,但说起张仓水,大凡都知道了。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抗清民族英雄。他是明末众多抗清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一直与郑成功、袁崇焕、史可法、李定国、陈子龙、黄道周等英雄齐名,其刚烈正气,则可与南宋末年之文天祥相媲美。
过了净慈寺(南屏晚钟)往西数百米,就到了杭州历史人物纪念馆。馆内有张仓水祠和章太炎纪念馆。
2011年10月5日去的张仓水纪念馆。纪念馆进园后是一条长长的小路,倒是安静的很。路的尽头是一座大院,没有过多的思索,一头扎进去,却发现是章太炎纪念馆。而我此次的目的地是张仓水纪念馆,了却对“西湖三雄”的追念。进了章太炎纪念馆,一阵猛拍,不管有用无用,先积累点资料再说。
从章太炎纪念馆出来,沿着上图右侧的一条小径往西走,才发现了张仓水祠。从园区管理的角度来看,这里应该树一个指路牌,方便游客有目的地到某一个纪念馆参观,而不是像我现在这样到处乱串。
张仓水祠是个小小的院落,根本无法与岳庙相比,就是于谦祠的规模也比这里大多了。祠堂白墙黑瓦,沉静地站在初秋的阳光之下。祠堂外碧水数尺,水质略显混浊,但却未见杂物。一座小小的石桥将院落和小径相连接,显得是那样的别致。
大门口矗立着两块石碑。右侧的那一块是“杭州张忠烈公祠堂碑铭”,光绪甲午年十二月,张苍水的宁波鄞县同乡、江西建昌知县董沛撰文。在对该碑铭进行搜索时,发现网上有一篇关于此碑铭的解析,倒是能从一个侧面剖析张仓水的为人。我将其附录于后,有兴趣的可以一观。大门左侧的那一块是“重建张仓水先生祠碑记”。
走进张仓水祠,除了我以外,在左侧屋檐下,还有一个景区的管理人员正躺在藤椅上打瞌睡。看来很少有游客出入,管理人员也实在太无聊了。一个四十多岁看似干部模样的人过来,大声对打瞌睡的管理人员呵斥着,意思是万一有人打电话投诉,会怎么样怎么样,那个管理人员应声跳起,又精神抖擞地巡查去了。我在旁报之以会心的一笑,对打扰他们的清静场面表示了稍许的歉意。
院子里陈列着古炮,相传为张苍水当年抗击清军时用过的铁炮。院墙上镶嵌着几块雕刻在花岗岩石板上的张苍水作的诗。这里随手放上两首。
其一:《甲辰八月辞故里》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其二:《入武林》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走进张仓水祭殿,正中立有一尊张苍水先生坐像。堂匾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书写的“好山色”三个描金大字。这三个字是张苍水在杭州临刑前对着南屏山说的一句话。简短的三个字,既是对美好湖山的赞美、告别,也是对大好河山沦于异族铁蹄之下的悲愤与忧思。
祭殿柱联是王家振题“慷慨捐躯,从容殉节,书生膺重寄,凭赤手以迥天,当年翼鲁通滇,海国梦金銮,溅血表两间正气;壮怀裂发,义愤填胸,缪力竟无功,缅同心于异代,相与友于师岳,湖山埋铁骨,鼎足成千古完人。”张苍水为抗清捐躯,埋骨西湖,与岳飞坟、于谦坟鼎足于西子湖畔,为西湖景色增辉。
祭殿四周墙壁上画有张苍水生平事迹的八幅壁画,并配有文字介绍。
第一幅画为“投笔从戎”。1645年,清兵南侵,连克南京、九江、杭州等地。国难当头,张仓水拍案而起,毅然散尽家产,投身到钱肃乐的浙东抗清义军中,并赴台州迎接鲁王至绍兴监国,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
第二幅画为“平冈结寨”。1646年,清兵再攻闽浙,南明政权岌岌可危。张仓水与张名振等受命返浙东招集义军。1648年,张仓水于上虞县平冈结寨聚义,并联合其他义军对清军发动进攻,焚上虞,破新昌,逐渐成为浙东人民抗清的一面旗帜。
第三幅画为“转战江浙”。1649年,鲁王移驻舟山,,张仓水追随鲁王,严拒清兵招降。不久,清兵攻打舟山,张仓水与张名振入长江直攻吴淞,因战略失误,清兵克定海、舟山。张仓水奉鲁王投奔郑成功。1653年,张仓水等再度回到浙东,在台州一带开辟抗清根据地。
第四幅画为“兵指南京”。1654年正月,张仓水率军自崇明溯江而上,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义军一举攻克金山,直指南京,张仓水设香遥祭孝陵。四月,张仓水率军再入长江,克瓜州等地,泊于燕子矶,兵临南京。但因清军调集重兵围攻而功败垂成。
第五幅画为“挥师北伐”。1659年,郑成功率军与张仓水会师,直趋长江口。张仓水大军攻克瓜州,掩护郑成功专意镇江。六月,张仓水率军抵达南京观音门外江面,继而转战芜湖等地,连下四州三川二十四县。后因郑成功懈怠轻敌,为清军所破。张仓水孤掌难鸣,陷入清军重围。
第六幅画为“隐居浙东”。张仓水转战多时,被迫单骑突围。潜行千里回到浙东。1660年,清廷发布“迁海令”,两年后,永历政权覆灭,郑氏退守台湾,东南沿海抗清力量仅剩张仓水一支。1664年,张仓水被迫解散义军,隐居于南田岛附近的悬岙。
第七幅画为“被执归里”。1664年,张仓水因叛徒出卖被捕。七月押送至宁波,他严拒浙江提督张杰的招降。张杰将其押解杭州,临行之时,几千百姓依依相送。八月,张仓水被关押于杭州,浙江总督赵廷臣反复劝降,张仓水不为所动。
第八幅画为“慷慨就义”。1664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七),张仓水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当他赴刑场时,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远眺,坦然吟到:“好山色!”慷慨就义。
在抗击清兵19年的战斗生涯中,张苍水出生入死,辗战千里,三渡闽江,四入长江,战功显赫。清军统帅数次以官位利禄招降,均被严辞拒绝。清康熙三年(1664),张仓水兵败后隐居浙东海岛,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被俘后拒不屈膝投降,写下大量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词,以明心志。其中《忆西湖》有两句“高坟武穆连忠肃,参得新坟一座无?”武穆是岳飞,忠肃是于谦,他时刻以这两人为榜样,终于如愿以偿。张苍水就义后,由故交黄宗羲等收拾遗骸,葬在南屏山北麓的荔枝峰下,当时墓碑题刻为“王先生墓”。张苍水宁死不屈的抗清精神,感动了当地百姓,他的墓前时常有“包麦饭而祭者”,“寒食酒浆,冬至纸蝶,岁岁祭奠不绝。”
张苍水墓在其祠堂的西后侧。一条石铺的笔直甬道直通张苍水墓。北端有一石坊,北面的坊额是“张公仓水墓道”,内档柱联是赵元题“东浙结丹心,钱沈几人同一辙;南屏埋白骨,岳于二墓共千秋。”外侧柱联是张梅题“赠鹿果然圆旧梦,牧羊何事动哀思。”南侧坊额是“劲节孤忠”,内档柱联是周巨涟题“杯土表忠魂,湖山生色;阖门留正气,日月争光”;外侧柱联是阮元书张煌言句题“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璧岳家祠。”
甬道两旁苍松翠柏相拥,柏树下面石马、石羊肃立。甬道尽头混凝土平台上立有三座砖砌的圆形坟堆,张苍水墓居中,左右两座是同时殉难的参军溧阳人罗子木和侍者杨冠玉的墓。张苍水墓碑上正中刻有“皇清赐谥忠烈明兵部尚书苍水张公之墓”。前面六个字只起保护色作用。张苍水别有南明赠谥,这里所题他应是不愿领受的。据历史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朝的皇帝做了一件聪明事,给抗清死难的明朝遗臣以崇高的荣誉,而将洪承畴、钱谦益之流降清者列入《贰臣传》。既表现恢弘的气度,也安抚了遗民的心。并以此宣示:只有忠顺于当朝皇帝的才是值得肯定并效法的人。真是一箭双雕绝顶高明的好主意。
张苍水墓东侧,便是章太炎墓。据说章先生生平钦佩张苍水,曾有过“生不同辰,死当邻穴”的说法,故二人身后终得为邻。
附录:
“杭州张忠烈公祠堂碑铭”,光绪甲午年十二月,张苍水的宁波鄞县同乡,江西建昌知县董沛撰文。
“前明张忠烈公正命于杭州,实我圣祖皇帝康熙三年九月七日。越二百十二载为今天子光绪元年同郡诸君始建祠于仁和众安桥之侧,与岳忠武庙毗近。又十七年八月,沛以事赴省垣,拜公于祠。诸君请为记。公以胜国遗臣,漂泊海上几二十年。亦尝深入长江,震动半壁。世祖幸南苑,将议亲征。而以延平金陵之挫,列城崩溃,仓促扬帆。公亦流离转徙,一蹶而不可复振。呜呼!岂非天也?永历主殉于滇,鲁监国殂于金门(《明史》本杨陆荣之说,谓鲁王为成功所沉,全氏引公神道碑则云“薨于台湾”,皆误。时成功已先卒,王亦未尝入台也。)延平王子郑经偷息于台湾,公始无望,散军居南田。逾月被执,又两月被难,完名一死,以作三百年来忠臣之殿。公之有光于明,何其伟欤?方公之逮杭也,总督赵公廷臣延入宾座,与之抗礼。(忠烈年谱注:总督不见公。误也。)盛设供张,处公于旧府。(神道碑云:“寄公狱中”。亦误。公与总督书,书云:“羁留旅邸”。其非狱舍明甚。陈景钟《清波小志补》则云:“送居萧寺”。亦非狱也。)司、道、守、令以次入谒。公终日南面,拱手不起。旧部归命者皆来慰问,杭人争赂隶卒,以一见为荣。或出缣素求书,公亦应之。总督有意生公,而疏入于朝,刑部议不可,公遂就市,挺立受刑。故御史纪五昌捐金购公首,杭人张文嘉,鄞人万斯大等收瘞于南屏山荔子峰下。乾隆四十一年,高宗皇帝予公谥忠烈。杭人陈鳣,鄞人万福等始书故官,立石于墓门,议为公设田以供祀事而逡巡未就。及是祠成,桐城吴大令廷康与鄞人范教授樾倡其议,按察使蒯公贺荪主其事。鄞人钱理问,鄷包同知傅来襄其议。集资于众,而镇海方君义路复出白金千六百饼佐之……”
碑文里有什么“诸君请为记”之类的话,是不是觉得这位撰文的县太爷架子摆了个十足,自我感觉太好?
不要小看这位只当过处级干部的小小县令。董沛是“六一山房”的主人,自己家里就有五万卷书,据说读完了文渊阁四库全书和天一阁藏书,是赫赫有名的文献学者。
下边开始边抄边扯。
“公以胜国遗臣,漂泊海上几二十年。亦尝深入长江,震动半壁。世祖幸南苑,将议亲征。而以延平金陵之挫,列城崩溃,仓促扬帆。公亦流离转徙,一蹶而不可复振。”
张煌言并不是什么武官出身,年轻的时候倒有些败家子作风。喜欢写诗,喜欢交朋友,斗鸡走马,也练练武艺什么的,好像都不精。年轻时候比较出名的事情,倒是赌博输了一大笔钱,偷偷地变卖家产去还赌债,差点被老子祭起家法干掉。这个时候的张煌言,形象大致上跟青年时代的邱吉尔差不多,是个不大有责任心的聪明家伙和惹祸胚而已。
人人都在等待历史的大机会,为此做了许多梦,做了许多准备,然后默默无闻地死去。奇怪的是,有准备的人多数郁郁不得志,那些不成器的人却能得到时代的召唤,走到舞台的中央
26岁那一年,清兵南下,张煌言如剑出鞘,开始了二十年的反清斗争,此后屡败屡起,艰苦卓绝,到45岁绝命,演的都是堂堂正正的正剧,再没有一点可挑剔之处。
“深入长江,震动半壁。”说的是反清复明活动中一段回光返照一样的大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参与各方都来了个真实面目大暴露。今天看相关资料,简直是一场闹剧,可在当时,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悲剧。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会同张煌言溯长江而上,先占领瓜州,再夺取镇江,直逼南京城下。
当时苏皖一带清军兵力不怎么样,听说郑成功大举来侵,多数张皇失措,收缩兵力,跑进了南京城。张煌言作为先锋,兵不满千,船未过百,占领南京对岸的浦口城,竟然只用了七个人。
与郑成功这个海盗头子相比,张煌言有文化,有见识,忠君报国立场无比坚定。进抵南京后,郑成功负责围攻南京,张煌言继续溯流而上,发动政治攻势,要求上游各地投降:“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则张良报韩,先挥博浪之椎;朱序归晋,遂成淮淝之捷。或先机革面,或临敌改图。以全省全部来归者,不吝分茅裂土;以一邑一镇来归者,定与度地纪勋。或率兵而至,则论其众寡而照数授职;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材超擢。若蒙古、女真,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共在天地覆载之内,亦有同仇,无怀二心,视之一体。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
注意啊,这里他不但策反汉人,而且连蒙古人、女真人都要争取,算是统一战线的老前辈了。拿什么引诱老百姓的呢?报仇雪耻,升官发财,空头支票开得不亦乐乎。
这一番忽悠,转眼之间,收复了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张煌言的军队,也从不满千人,变成了过万人的大部队。靠空头支票忽悠起来的军队质量如何?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北京得到这个消息,极为震恐,有谣言甚至说皇帝准备逃回东北。“世祖幸南苑,将议亲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清朝因为郑成功打南京就会吓回关东,当然是胡说八道,知识分子往自己喜欢的老乡脸上贴金,拐着弯骂人,也是很会夸大事实的,董沛的这个描述,就算一个例子。
张煌言在上游志得意满,围着南京的郑成功在干什么呢?原来此公自以为必胜,坐在南京城下等着对手投降,一直干等了二十多天。张煌言劝他主动攻城,郑大王爷就是不肯。
要说那时候的清兵,可不是后来的旗下大爷,都是能征惯战的亡命之徒。尽管兵力不足,还是勇气十足。他们先诈降谈判,让郑成功放松警惕,七月二十四日夜间,乘夜组织兵力出城偷袭,猛攻郑成功大营。
郑成功是海盗集团,这海盗嘛,是典型的流寇,能攻不善守,习惯思维是捞一把就溜,一遇猛攻,就纷纷跑回船上去了,于是大败。大败之后,连忙赶路,跑回福建老家。一边跑路,郑成功还捎带着干了两件缺德事。一件是派人去和清廷谈判,清朝自己还不知道已经打了胜仗,倒让他的谈判代表先通知了;另一件是故意不通知张煌言自己要溜,自己往下游这么一跑,清兵可逮着机会了,把南京江面一拦,张煌言顺长江出海的后路就全断了。
要说郑成功跟张煌言应该没有仇吧,干嘛这么不顾民族恨、战友情,做出这么不仗义的事来呢?其实这两个人的关系有点复杂。后边再详细说。
张煌言这时候正在安徽江西一带的长江上和巢湖里转悠,听说南京那边郑成功大败,连忙派人化装为和尚,送信提醒他:尽管陆战失败,水上还是有绝对优势的,只要坚持一下,保住下游的局面,支持一下长江上游发展,局势并不太坏。可怜那个假和尚拼命找啊找啊,根本就找不到郑成功的部队,信也送不到地头了。
下游的路断了,张煌言就只好往上游跑,想进入鄱阳湖打游击,不料这时候清军的荆州水师顺江而下,救援南京,正好在八月初七打了个碰头仗。
荆州水师接到的命令是救援南京,这时还不知道南京已经不需要救援了,一心东下,不愿意纠缠。张煌言知道郑成功已经溜号,自己落到上下游两面受敌的地步,心里也是发虚得要命。两军虽然对垒,却奇怪地都没有什么战意,所谓“麻杆打狼两头怕”是也。
最先放弃对战的是清军。八月初七晚上,清军趁夜起航,直驶下游。夜间起航,自然要放号炮。一声炮响,清军拔锚,不料却收到奇效。
张煌言的队伍早就知道后路已断,军心浮动,此时充分显示出乌合之众的狗熊本色。听得一声炮响,以为是清军进攻,于是一哄而散,回流沙河的回流沙河,回高老庄的回高老庄去也。到得天亮,真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清军固然早赴南京,不见踪影,起义军也只剩了几个孤苦伶仃的老兄弟。王霸雄图,转眼成空,真的是有一口血好吐。
此后这位落难英雄只好焚舟登陆,在清军追击之下,一路逃亡。大致上沿着新安江水,向东南跋涉,逃往老家宁波。用了半年时间,逃了两千余里,等到到家,身边只剩了一个十来岁的书童,叫做杨冠玉。这人年纪虽小,却是张煌言身边的有名之辈。
穷玩加不懂也玩
碑铭接着说:“永历主殉于滇,鲁监国殂于金门,延平王子郑经偷息于台湾,公始无望,散军居南田。”
这一段微言大义。“散军居南田”,五个字中,有两个关键点故意不讲清楚。
张煌言回到宁波舟山,凭借自己的威望,重新召集部队,很快又形成了一只颇有战斗力的水师队伍,此后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等到永历皇帝被吴三桂在缅甸抓获绞死,监国鲁王在金门病死,郑成功全军去了台湾,不久郑成功也死了,郑的儿子郑经根本没有恢复明朝的兴趣。此时的张煌言,既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也没有事业上的帮手,反清复明成功的可能完全破灭。他该怎么办呢?
从南京回来的五年之后,他“散军居南田”。
“散军”,为什么会遣散军队?“居南田”,那是浙江象山海域的一个岛,他为什么不去台湾?自古只有“拥兵自重”的将军,遣散军队,独自住在浙江沿海的海岛上,不是等死吗?
遣散军队,有非遣散不可的道理。
作为一个将军,张煌言要对上级负责,对部下负责,对自己负责。大业已经肯定不能成功,要这么多人陪着他干什么呢?对上级负责,上级已经不存在了。对自己负责,自己肯定不能投降。但是自己不肯投降,部下可未必都愿意舍生取义,对于一个对部下负责的将军来说,让部下毫无意义地死去是一种犯罪。解散军队,大家各自求生,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举措。
不得不解散军队的另一个原因是,清朝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顺治十三年,朝廷下达“禁海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违者正法。沿海不许片帆入口,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军法从事。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占领台湾,清廷又下达“迁海令”,强迫海岛和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不得逾越。因此沿海数十里内,满目荒凉。
在这种坚壁清野式的围剿政策下,一开始,张煌言还率领军队垦荒自给,可是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荒凉的海岛养活不了一支军队。
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把注定失败的事业坚持到底的,没有目标去奋斗,没有胜利去激励,没有补给来维持。军队慢慢地涣散了。
单单凭人格魅力不能长期维持这支武装,与其天天面对逃亡和哗变的危险,不如主动解散。
可是他为什么不去台湾呢?投奔郑经不是可以安度日月,比在几个小岛上东躲西藏强得多?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为什么郑成功会不管张煌言的死活。
先荡开一笔。这个明朝,是我最不喜的朝代之一。此朝作恶多端,行事自私荒悖,专喜窝里斗,兄弟相争,叔侄相争,父子相争。不亡,真的就没有天理了。
就算是到了覆灭之际,朱家这种勇于内斗而怯于外战的优良传统也是丝毫不衰。为了打左良玉,可以尽撤江防,眼看着史可法孤军战死;到了奔窜边疆之时,除了桂王永历,还有什么福王、唐王、鲁王,各自分封,互相之间斗的乌眼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国人最喜窝里斗”。这份斗志一直传到如今,还是不绝如缕,也算是正宗国粹了。
闲话少说,郑成功和张煌言在“反清复明”这个大道理上是一致的,彼此也找不到别的合作者,只好合作,可是有三大不同,决定了他们不但不能同富贵,连共患难也做不到。
出身和思想价值观不同。
张煌言的老子是刑部侍郎,正宗的世家子弟。张煌言本人也是死忠明朝,讲究节操,以文天祥,于谦为榜样的。明朝复国,对他不仅仅是有利益,更是终身的使命。
郑成功则大大不同。老子是海盗头子出身的丘八,毫无节操可言;母亲是个日本女子;叔伯兄弟们多是土豪劣绅;自己读太学,算是走知识路子了吧,拜了个老师偏偏又是个名满天下的怕死鬼投降派—钱谦益。他与清朝有杀父辱母之仇,势不两立,帮助明朝复国,也是努力在做,但不如张煌言那么死忠了
政治派别不同。
南明三王中,郑成功拥戴的是在福建的唐王,张煌言拥戴的则是在浙江的鲁王。唐王鲁王分属叔侄,地为邻省,敌人都是清朝,可就是不能团结,反而水火不相容。分别作为两王旗下大将的郑成功和张煌言,即使不说相互怀恨,那感情也就淡漠的可以。
行事风格不同。
张煌言没有野心,军纪严整,以礼自持,爱兵如子,做事严格按照复国事业的要求去做。符合复国大计的,再艰苦委屈也会去做,不符合的,对自己再有好处也不做。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个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XX主义战士。
郑成功则不然。除了军事才能不如张煌言之外,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基本上是不择手段的。厦门金门两岛,是从兄弟们手上夺来。一边抗清,一边以大义的名分剪除异己,吞并豪强。张煌言,张名振前来与他合作,他上来就想杀人夺军,以至于后来张名振死的时候(据说是被郑成功毒死的),专门嘱咐部下要投奔张煌言。
郑成功不但私心很重,而且为人严苛,对部下极其刻薄。最后终于导致赶跑了施琅。自己还在台湾,部下就在金门拥戴儿子郑经不让他回来,生生把他给气死。
这三大不同,就决定了张煌言和郑成功搞不到一起去。
最后的分裂,是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占领台湾,强令全军迁台。张煌言竭力反对,派参军罗子木赶往澎湖劝阻,指斥郑“不智不忠”。是偏安于海岛?还是宁死也要恢复大陆?在郑成功看来,图存重要;而在张煌言看来,救亡重要。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鲁王等人都是拒绝去台湾,支持张煌言的。而郑成功不予置理,强行迁往台湾。
有了这一段过节,张煌言解散军队之后,怎么还会去台湾寄人篱下呢?宁肯解散军队,也不把军队交给郑成功,足见张煌言恨意之深。
解散军队的具体经过,我一直很好奇,但是没有史料记载。只好瞎猜。
为什么会好奇呢?张煌言的军队是水师。战船火炮,并非民船。清朝厉行海禁,要船无用,沿海三十里内也没有人烟。那么,军队解散之后,这些战船火炮去哪里了?
没有凿船或者焚船的记载。
我的猜测,所谓解散军队,也许只是说得好听,当时大概开小差甚至驾船投敌的风潮已经不可遏止,只好顺水推舟,让部下们各自驾船求生去。
此时,复国的梦最终破灭,父亲被清兵杀害,妻子死在清朝的监狱里,儿子关在清朝的监狱里。国破家亡,失去了一切指望的张煌言,潜居在海岛上,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心既已死,张煌言所缺的、所等待的,无非是有尊严地死去。此时跟随和陪伴他的,只有五个人。
此时是康熙三年(1664)六月。
部下解散之后,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人投靠清朝,张煌言的踪迹很快就被确定了。他就藏身于舟山定海一带的某座岛屿上。清兵采取了两个措施:在普陀山、朱家尖、芦花岙三地设立固定观察哨,监视附近海域。同时,派人扮成和尚,游走于舟山各地,探访张煌言行踪。
又是和尚!
为什么是和尚?
清朝入关后,形势稍稳,就开始要求民众剃发易服,不料却遭到了强烈的抵抗。
汉族是宗族社会,忠君爱国,都是说说而已,实施起来,朝廷姓赵姓朱,关系不大,习惯了也就好了。可是你要动他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那就坚决不答应了。为了不让“峨冠博带”变为“金钱鼠尾”,“腕可折,头可断,而此星星之发,必不可薙!”(《发史》)外国人也看不懂了:“保护一己之发,竟舍身命以抵抗敌军,其关切胜于为国家,为皇室”(《鞑靼战争史》)什么嘉定三屠之类,竟然都是为了这两根头发。
清朝郁闷之余,采纳了金之俊的建议,搞了个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言语文字不从”。和尚没有发可剃,也不需要易服,所以反清人士,多喜欢化妆为和尚,清廷的奸细,自然也要化妆为和尚了。
七月十七日,遣散军队仅仅一个月后,张煌言的踪迹就彻底暴露了。
这天早上,张煌言命令两个部下去沈家门购买粮食。在严厉的海禁政策下,海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船只,只要有船出现,定是敌军。买粮食的船一出现在海上,立刻被清军盯上,船刚靠岸,两名购粮者就被活捉。当晚清军就乘夜色掩至悬岙岛(今元岙岛),冲进张煌言的居所,张未及自杀,就被活捉。(全祖望认为张是在象山县南田岛附近被捕,此说有误。根据浙江总督赵廷臣奏折的描述,该岛应该在普陀、朱家尖、芦花岙附近,离渔港沈家门不超过半日的路程,再结合岛上地貌描述,应该是普陀县六横岛旁的元岙岛无疑)
与张煌言同时被捕的,有侍者杨冠玉和参军罗子木,还有一个船夫。
七月二十三日,张煌言一行被从宁波押往杭州,英雄最后的荆棘路开始了。
“天地大戏台”,这次的主角是张煌言和浙江总督赵廷臣。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这两位都是尽心尽力地演出这最后一幕。剧情是怎样的呢?
碑铭说:“方公之逮杭也,总督赵公廷臣延入宾座,与之抗礼。司、道、守、令以次入谒。公终日南面,拱手不起。旧部归命者皆来慰问。杭人争赂隶卒,以一见为荣。或出缣素求书,公亦应之。总督有意生公,而疏入于朝,刑部议不可,公遂就市,挺立受刑”
没有别的武器了。胜利者想在自己的胜利上锦上添花,不但要显示胜利者的大度,还想让失败者屈膝。而失败者所有的武器,只是自己的智慧和尊严。这是不用刀剑的交锋,但是却更加凶险。
“总督赵公廷臣延入宾座,与之抗礼。”总督采用分庭抗礼这样的平等礼节对待张煌言,显示了他不一般的学养和见识。
张煌言是明朝的兵部尚书,部级干部,与赵廷臣大致同级,这是采用对等礼节的第一个理由。
分庭抗礼的第二个理由:这是平等双方代表的礼节。清朝立国已久,明朝却始终不承认清王朝的合法性。按照现代国际法的概念,就是认定他是一个“叛乱团体”,而不是“交战团体”。而张煌言,正是明王朝最后的代表。
总督的这一举措,首先承认对方的合法性,然后再采用对等礼节,真正的用意是强调自己的合法性。这是通过抬高对手来抬高自己的手法。
张煌言对此是默认了的,总督先赢一局。
然后总督把张煌言送到他原来的衙门。“司、道、守、令以次入谒。公终日南面,拱手不起。旧部归命者皆来慰问。”这又是一记狠招。
把各级官员排好队,按照官阶高低陆续拜谒张煌言,看上去是尊重,却多少有些展览俘虏的意思,端看你怎么理解。
在自己的衙门里接待下属的礼节不能用,不理不睬或者大吵大闹又失礼为人所笑,张煌言怎么办呢?“公终日南面,拱手不起”。
在自己的衙门里,自然是朝南坐在主位上。有客人来,便拱拱手,却不说话,也不起身。这就是感谢来客的拜访,却不承认来客的身份官阶。
这第二局,是张煌言赢了。
“旧部归命者皆来慰问。”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投降了清朝的部下都来慰问,张煌言如何处理呢?不知道。想来不会过于亲密,毕竟是各有其主,道不同不相与谋了。但也不至于大加谴责。张煌言早就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命运,此前,在回答赵廷臣招降的回信中,他劈头就说:“何代无废兴”,内心深处早就知道清朝代替明朝是不可动摇的了。
话说回来,清朝初年,笼络知识分子的工作确实做得不错,与明朝那种蛮横霸道,污辱人格的知识分子政策形成鲜明对照。在威胁利诱下,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转而为清政府工作。所谓“一队夷齐下首阳”,“薇蕨哪堪已吃光”,就是讽刺这种局面。看到过去的战友纷纷服务于敌人,心里自然不会好受,可张煌言的意志没有动摇。这第三局,又是他赢了。
“总督有意生公,而疏入于朝,刑部议不可,公遂就市,挺立受刑”。毕竟不是洪承畴,祖大寿被俘的那个时代了,局势已定,清朝也不在乎张煌言是否投降,还是杀了干净。从七月底被递送杭州,到九月初就义,仅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奏折从杭州送到北京需要二十天,来回就是四十天,可见要求对张煌言从宽的奏折刚刚递到北京刑部,几乎立即就被驳回了。
九月七日,张煌言就义,陪伴他的,有那个年仅十五岁,五年前就参加过进攻南京的书童杨冠玉,有奔走于舟山台湾之间的参军罗子木,还有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船夫。
此前三天,张煌言那位早就被捕,一直被用于要挟张煌言的儿子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杀害了。
张煌言被押送杭州时做过一首诗,抄录在此,以为纪念: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这是必死之心。总的来说,张煌言的最后几年,已经不再是为了恢复明朝统治而战了,他只是在寻求一个光荣死去的机会。十九年间,孤忠东南,备极艰辛。军队两次遭台风吹袭覆灭,屡败屡起,直到效忠的对象一一死去。然后,他解散军队,不肯逃亡台湾,不肯逃亡海外,只是隐遁在舟山,他在等待什么?
死亡对于他不是负担,只是一个预定的句号。“国有道,以道殉身;国无道,以身殉道”。大丈夫行事只求心安,求仁得仁,又何憾焉。
从战绩和艰苦程度上说,黄宗羲说的对,张煌言确实要超过文天祥,多半也超过于谦;从毫无私心这方面说,他超过岳飞。然而在西湖三杰中,张煌言最不知名。
有一个有点黑色幽默的故事,说是张煌言被从宁波押解往杭州的路上,有个随船的兵丁,慢慢地唱起了《苏武牧羊》。张煌言以手扣舷,打着拍子。等那位兵丁唱完,张煌言微笑道:“你也是有心人啊。”另外有人扔纸团到船上,上面写着“静听先生正气歌”,张煌言观之,也是一笑。
往好处说,这些人希望先生成就名节,是提醒和激励;往坏处想,张煌言孤零零地在海上拼死抵抗的时候,这些人又在干什么呢?这时候的催促,不也可以视作一种不信任吗?杭州市民的争相探望和缣素求书,也许才更温暖张煌言早已冰冷的心吧。面对这些催促,张煌言没有办法也不愿意解释。
千般委屈,一腔愤懑,二十年艰难困苦,化作淡淡微笑。
浙江总督赵廷臣,在张煌言的最后时刻,对这个多年的敌手不加侮辱,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成全了他的名节,让他尊严地走完最后历程,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关于那位船夫,民间另有一个传说,说是那船夫并不是张煌言的部下。清军抓住张煌言之后,找了个船夫驾船回大陆,船夫问船上押的是什么人?回答说是张苍水。于是船夫说:原来是送他回大陆啊,送了他,我也不想活了,我就跟着他吧。于是就跟到杭州,死在一起,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是在墓碑上写着“故明张公侍者杨冠玉及舟子墓”。
“仗义每多屠狗辈”。豪杰之举,感人至深,却往往是在普通人朴素的行为中。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内心,也许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的角落,会有一座祭坛,等待着伟大榜样的感召。在感召之下,我们将做出非凡的事业。
这个世界上,总还有些东西是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