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
失眠是都市人常见的困扰,长时间失眠危害健康,应注意及时调养。失眠本质上属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在中医属「不寐」范畴,以卧床后主观想睡而不能自然入睡,或睡眠时间短,或睡眠不深沉为特徵。
中医认为慢性失眠多有脏腑失调,属虚証,病程大都缠绵。心主神明,治疗应以心为中心,详细辨别心脾、心肾、心肝,什么「生理轴」失调,或以哪一条轴失调为主。如心肾失调多见于老年人,宜滋肾清心;心肝失调多见于更年期和高血压病人,宜滋阴平肝;心脾失调多见于脑力工作者,宜健脾升清。
针灸经常用来治疗失眠。针灸疗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其优势在于辨証论治,整体调节,不但改善睡眠,同时缓解一些伴随症状。针灸治疗适合神经失调的情况,能改善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帮助恢复其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针灸治疗必须辨証立法、选穴配穴,通过适当刺激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医师根据疾病性质或发展规律,来决定具体针灸手法。
失眠实証:邪扰心,神躁不安,使大脑不能发挥昼夜动静之主导作用。表现有心火炽盛、肝鬱化火、痰热内扰、血瘀等,一般属初期,病程短暂。用泻针法,利用快速、有力、持续刺激,来疏泄或使亢奋的功能恢复正常。所选穴位集中在胃经、肝经、三焦经和督脉。
失眠虚証: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使心神失养所致。患者多属病后体虚,或者是失眠已有一些日子。针用补法,利用轻柔、缓慢、短暂的刺激,来鼓舞人体,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所选穴位集中在胃经、肝经、心经和督脉。
安神利眠针灸方
症候表现: 失眠,以经常不易入睡或晚上易醒为主,没明显的伴随症状。
治则: 调理蹻脉,安神利眠
(阴蹻脉、阳蹻脉主眼皮开阖。阳蹻脉功能亢盛则失眠,补阴泻阳,使阴、阳蹻脉协调,有助入睡。)
选穴和手法
照海:阴蹻脉的八脉交会穴
申脉:阳蹻脉的八脉交会穴
神门:心经原穴,清心安神
印堂:位于督脉上,经络脉入脑,调神安神
四神聪:属经外奇穴,镇静安神
照海以捻转补法刺激;申脉以捻转泻法刺激;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刺激。在下午或睡前治疗较好。
*可作为一切失眠症的基本方,根据表现来加减穴位。
症候表现:经常不易入睡,或睡眠易醒,甚至整夜不眠。伴随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胀闷叹息,舌红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安神利眠
选穴和手法
太冲:肝经原穴,疏肝理气
神门:心经原穴,疏导心气,安心神
肝俞:肝脏背俞穴,加强太冲疏肝作用
合谷:大肠经原穴,调畅气血
三阴交:属脾经与肝、肾经交会穴,加强健脾疏肝作用
以捻转补法刺激各穴。
*可作为肝气郁结致失眠的基本方。如果失眠症候明显,配内关、膻中、期门可进一步改善肝郁表现,或刺激人中、内关、风府来加强调神作用。
症候表现:经常不易入睡,或睡眠易醒,甚至整夜不眠。伴随胃脘满闷,多胃气,心烦口苦,舌苔厚腻,脉滑数。
治则:和胃化滞,安神利眠
选穴和手法
中脘:胃之募穴,消食化滞,调和胃气
神门:心经原穴,调理心神
印堂:属督脉,经络脉入脑,加强调神作用
足三里:胃经重要穴位,健脾和胃化积
内庭:属胃经荣穴,清泻胃火
中脘以呼吸泻法刺激;神门、印堂、内庭以捻转泻法刺激;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刺激。
*可作为脾胃不和的基本方。为加强消食效果,可配腹结、璇玑。如属情志不遂引起的消化症状,可配内关、太冲,以加强宽胸理气作用。
症候表现:经常不易入睡,或睡眠易醒,甚至整夜不眠。伴随面红,口黏,呕吐痰涎,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则:清化,安神利眠
选穴和手法:
丰隆:善化痰浊
神门:调理心气而安神
太冲:理气化痰
行间:柔肝清热
用捻转泻法刺激各穴。
*可作为痰热所致失眠的基本方。如还有疲惫,胸闷,头重,配阴陵泉、中极,以清热利湿化痰。
症候表现:顽固性失眠,日久不愈,常整夜不眠。伴随畏寒怕冷,头晕脑昏,脉虚无力等,不足症。
治则:调督温阳,安神利眠
选穴和手法:大椎、百会、风府、命门,均为督脉要穴,大椎是手三阳之会,命门为真阳输注之处,百会、风府相配为调理脑神名方。
大椎、命门用捻转补法刺激,留针期间用温针灸。百会、风府用捻转补法刺激。
症候表现: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心肾不交的表现。多见于热病后期或更年期患者。
治则:滋阴清心,交通心肾,安神利眠
选穴和手法:
神门:清心安神,捻转泻法刺激
三阴交:滋补肾水,捻转补法刺激
肾俞:肾脏之背输穴,有助交通心肾,捻转补法刺激
心俞:心脏之背输穴,有助清心火,捻转泻法刺激
风池:可疏理头面之气血,提插泻法刺激
太溪:肾经之原穴,补肾水,捻转补法刺激
*可用于更年期失调。
盗汗严重,配复溜、合谷以固汗;
心烦热重者,配劳宫以加强清心除烦作用;
耳鸣者,配听会、中诸来疏通耳络气血;
浮肿者,配水分以利水消肿。
症候表现:失眠多梦,或恶梦纷纷,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出汗,无胃口,疲惫,舌淡,脉细弱等,属心脾两虚症。
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选穴和手法:
神门:心包经原穴,补心安神
脾俞:脾脏之背俞穴,健脾生血
心俞:心脏之背俞穴,补心
三阴交:加强健脾养心作用
足三里:加强健脾养心作用
印堂:调理督脉,调脑神而安眠
印堂平补平泻法刺激;其他穴位用捻转补法刺激。
* 可作为心脾两虚失眠的基本方。
恶梦严重者,配隐白、厉兑、大陵以健脾和胃清心;
头痛头晕者,配风池、四神聪加强头面气血;
心悸者,配内关、膈俞调理心气;
健忘者,配百会、风府调神方,加强益智作用;
贫血者,配膈俞、悬钟、血海,以生血养血。
温灸保健
温灸法适用于慢性久病以及阳气不足之症,常常配合针刺治疗失眠,每次选1-4个穴位,温灸5-15分钟。
灸法亦适合作为失眠患者日常保健之用。每晚先以温水泡脚10分钟,燃点艾条,温灸脚上的涌泉和照海约20分钟,促进心肾交通,帮助入睡。另一方法为温灸头顶的百会和脚底的涌泉,以鼓动气流全身。下午和睡前施行,每次温灸20分钟。
温灸涌泉穴
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的失眠疗法效果不稳定,最好採用内外综合疗法。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推拿、放鬆手法等,有良好效果。针刺宜选在下午时间进行。
▼点击免费学习中医针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