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暄民:警惕瓷都“游医”

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有些人,生了病,竟然不信正规大医院的医生,而去寻找一些口舌如簧的江湖游医。“游医”凭三寸不烂之舌能将死的说成活的,仿佛任何疑难杂症在他们手里“药”到病除,小菜一碟。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人往往信以为真,结果,花了钱财丢了性命。

清康熙 釉里红狮纹油锥瓶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稍有分析能力的人会觉得这些人天真得可笑,太弱智了。这不用医药知识去判断他们的真伪,只要去看一下游医的“行头”,即他们所拥有的场地和设备,就可明了他们的伎俩了。

大凡“游医”的场所简陋,设备破旧,要是真的如他们吹嘘的那样:什么疑难杂症或绝症都能妙手回春,那么他们的成就一定受到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丰厚的回报,绝不会还租用简陋场所,施用破旧的设备,这样的判断方式并不是势利,而是起码的社会经验使然。

宋 吉州窑木叶贴花茶盏

波士顿美术馆藏

前些天,有几位朋友在景德镇参观,遇到了两位自称高仿足以乱真,国外几大拍卖行均拍过他仿的明清官窑瓷,动辄数百万,供不应求,上海,北京,广州订者云集,而且鉴定眼力也一流···把几位初入瓷门的朋友说得一愣一愣,不由得不信。

但好在朋友中有一位脑子转得快些的,真假他反驳不了对方,那一套套的“江湖”术语不知在多少人面前演讲过,可谓炉火纯青、滴水不漏了,只是发现对方的造假场地、设施还十分简陋,境遇穷困,显然在为生计而奔波,典型的“游医”类人物。只要稍作冷静思考,如果他吹嘘描绘的全是真的,还会窝在那么穷困寒碜的设施中吗?

清乾隆 玛瑙雕螭耳杯

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仿古大师我认识几位,都有气魄恢宏的展示厅,像样的教学基地,众多的工作人员,即使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师也不敢夸下海口,说“自己的仿品能乱真,国外拍卖行几百万拍过他的东西···”。正如正规大医院的医生不会吹嘘“自己什么疑难杂症也能治”的道理一样。

真正高手,说话留有余地,越是“游医”式的人物,越会将话说满。这是通病,各行各业都一样。

清同治黄地粉彩梅花春燕纹碗

故宫博物馆藏

特别令人恶心的是,还像模像样地给人作起鉴定来,恰似江湖“游医”海侃能诊断百病一样。他这一套只能诓骗不谙瓷道的人。他鉴定的道道与游医师出一辙——对“大医院的科学诊断”一概摇头,件件都不对,只有他的才是灵丹妙“药”!乱真高仿!

最后一招与所有“游医”一样,开始兜售自己的所谓“让国际大拍公司也走眼”的仿品—— 一对仿“大清光绪年制”款的百蝶天球瓶。

朋友将这对瓶拿来让我看时,他没有告诉我前面的所有过程,只是让我鉴定此瓶的真伪。他一拿出来,我马上说:“低仿!”朋友诧异,问原因?

“型不对”,我直截了当地指出:“瓶颈粗笨,近球足部分显得臃肿,那波浪釉面更是苍白生硬,百蝶的画工十分呆板,像一只只剪纸粘贴上去似的!”

“哦!”朋友叹服了,才娓娓道出瓷都行的有趣见闻。

清雍正珐琅彩虞美人图梅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他们一行人在“有心人”带领下去瓷都作了几天的探访,参观了那两位“游医”开设的仿古瓷窑场,引来了前面讲到的那一番巧舌如簧的自我吹捧,最后成功推销了那对属低仿的“大清光绪年制”粉彩百蝶纹天球瓶。

这样的低劣仿品别说蒙苏富比、佳士得、邦翰斯等百年老牌拍卖公司,就是国内的小拍公司也难以入门。

当然,我不能说国际大拍公司所拍中国古瓷器百分百没问题,但至少百分之九十几是大开门的,那几百年树立起来的品牌不是那么容易被蒙的。俗话说,没有三分三,别揽瓷器活,他们如果连这类低仿也看不出,还能挺立世界拍卖行之巅百年不衰吗?正如江湖游医常挂嘴边的那样“我的药国外医疗机构要花重金购买,但我不愿意;这是祖传秘方,不能轻易外泄;国家医药局也派专人来找我;XX大医院几次聘我任主任医师,但均被我婉言谢绝了···等等”天花乱坠的一派胡言。可叹的是,竟然还会有人信。

雍正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