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说说戏单

(杜广沛收藏)

看戏不存戏单,是我平生一大憾事。周明泰先生根据所存和所见戏单,辑成了《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后来又续补了十年)可见戏单的文献价值。而我写文章则只凭记忆,难免挂一漏万或张冠李戴。往者不可谏,来日已无多,夫复何言!

(杜广沛收藏)

就我在北京看戏所见的戏单而言,从印刷形式来看,大体可分木刻活字、石印和铅印三种。1932年我初到北京,当时已只有广和楼一家的戏单是用木刻活字印成的。这种戏单字型大小不ー,字迹也模糊不清,从右向左,竖行排列着演员和剧目。所用纸张五颜六色,但质地薄劣,想保存也颇不容易。广和楼是富连成科班每天日场演出的场地,所以这种戏单是关于富连成学员演出的忠实记录。而其他戏院则大抵用石印戏单,白纸上印着红字,比较醒目。

(杜广沛收藏)

至于铅字排印的戏单,印象中最初只有梅兰芳的承华社和程秋自法国归来后组成的秋声社,以及中华戏校是用铅印的。梅、程两位先生如演个人独有本戏,还附有主角唱词。中华戏校为了对学员一视同仁并表示对教师的尊重,不仅连龙套、宫女的名字也一一列出,而且还把这出戏的授业老师的姓名也在剧目下标出。1935-1936年间,中华戏校实行龙套、宫女轮换制,当时主要旦角如赵金蓉、侯玉兰等女生,都轮流担任过宫女,并在戏单上注明。后来富连成也改用铅字排印戏单,并标出剧中人和扮演者的姓名。但石印戏单的流行似乎保持了很久。

(杜广沛收藏)

记得孟小冬拜余叔岩以前,某晚在吉祥戏院演《盗宗卷》和《黄金台》双出,戏单上在《黄金台》的下面注着“代盘关”三字(以“代”充“带”,是当时戏单和海报上被公开允许使用的一个别字),用的还是那种白纸红字的石印戏单,那已是三十年代中期了。

每份戏单的代价是一至二大枚铜元,后来上涨到一至二分钱法币(法币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种币制,当时每一角法币约换大铜元二十七八枚)。要在开戏后座客上得差不多时才由茶房或临时用的童工挨着座位散发叫卖,这大约是根据上座率来决定戏单印数的,所以总要在开戏一至二小时后才拿出来叫卖。而所印的内容大抵只有当场的后面的几个主要剧目——从开场到中轴子(倒第三)以前演出的戏,即使是名角好戏,也往往上不了戏单。比如1932-1933年间,高庆奎、郝寿臣每逢星期六、日白天都固定在华乐戏院联袂演出,下午一时许开戏,要演到六点钟以后才散场,足足有五个小时,演出的剧目每每有八九出之多,有一次高大轴演《哭秦庭》,郝压轴演《桃花村》,中轴子是吴彦衡、九阵风、慈瑞泉等合演的《青石山》,前面除开场垫戏外,计有马连昆的《取洛阳》、诸茹香的《打灶分家》、李多奎的《望儿楼》等,而戏单上只登载着后面的三出戏。又有一次我在哈尔飞戏院看荀慧生的全部《十三妹》(这是1932年秋末的事),前场有两出老生戏:时慧宝的《搜孤救孤》和贯大元的《南阳关》。在这之前,吴彦衡演了一出《薛家窝》,而戏单上却没有,也是只登出了后面的三出戏。可见在三十年代,只根据戏单,并不能反映出一场演出的剧目全貌。只有像我这样没开戏就到场的小戏迷,才能确切知道这一场一共演了多少出戏。

《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

京剧道场

(0)

相关推荐

  • 吴小如:马连良唱过的“武戏”

    前些时候,马连良的两位弟子王和霖.王金璐同志在北京日报<广场>版发表了一篇<浅谈马派>,文章虽短,写的却很全面,对马派的特点.优点分析得也很准确.文中提到马连良的幼功扎实,能文 ...

  • 旧时光 | 云华在光华剧场的前后两年半

    (一) 听说<柳毅传书>实况全本这回事,我的兴奋劲儿异乎寻常.和放出这个录音的编辑聊了聊,她不太明白:这有电影啊,为啥这样兴奋啊.我说你反过来想:我喜欢竺水招超过二十年了,二十年,也就得到 ...

  • 吴小如: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吴小如先生 多少年来,在戏迷界一直流传着两句话,叫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就是说,看戏的大量观众实际上可分为两个档次,即不大懂戏的观众只看个热闹,比较懂戏的观众就不只限于看 ...

  • 君豪 :靠把老生,危矣!

    余叔岩<镇潭州> 靠把老生指既能扎硬靠又能动刀枪把子的老生行当,如能演唱工戏,则可称为文武老生.至于能翻"吊毛",走"抢背","硬僵尸&q ...

  • 吴小如:漫谈所谓“懂戏”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并非我不爱看戏,无奈我不懂戏.」其实观众懂戏与否乃是相对的,看戏再多,也不能看遍所有的戏:由于观众毕竟是「前台」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后台」的一切事物完全了解.何况越是不大看戏 ...

  • [转载]【转载2】吴小如:我所看过的叶盛章的戏

    原文地址:[转载2]吴小如:我所看过的叶盛章的戏作者:梦笔山人 <连环套>叶盛章.李少春.袁世海合演(左起)     盛章常贴演的戏,不少得自王长林实授,如<巧连环>.< ...

  • [转载]【转载1】吴小如:我所看过的叶盛章的戏

    原文地址:[转载1]吴小如:我所看过的叶盛章的戏作者:梦笔山人 <三岔口>叶盛章饰刘利华,李少春饰任堂惠     当年富连成的叶氏昆仲里,我与大爷龙章.二爷荫章素未谋面,和盛兰.盛长私交甚 ...

  • [转载]吴小如:漫谈所谓“懂戏”(外一篇)

    原文地址:[转载]吴小如:漫谈所谓"懂戏"(外一篇)作者:梦笔山人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并非我不爱看戏,无奈我不懂戏.其实观众懂戏与否乃是相对的: 看戏再多,也不能看遍所 ...

  • 吴小如:“谈戏太容易得罪人”

    我已久不谈戏.原因之一是久不看戏,无可谈:原因之二是跟不上时代步伐,比如看戏总看不到整出的戏,一人一段,有时还加上伴舞,看了莫名其妙,乃不敢赞一辞:原因之三是谈戏太容易得罪人,对于演员(不论是已故的还 ...

  • 刘新阳:学戏与绘画——有感于吴小如先生的《学戏与临帖》

    学戏与绘画 --有感于吴小如先生的<学戏与临帖> 刘新阳 吴小如先生曾于十二年前写过一篇题为<学戏与临帖>的随笔,后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影萍踪>中.吴先生在 ...

  • 吴小如:多读·熟读·细读

    吴小如 (学者) 青年朋友每问我读书有什么诀窍.其实答案很简单, 只是多读.熟读.细读六字而已. 所谓"多",多到什么程度,什么范围?我是搞古典文学的,当然这里说的读书的主攻方向是 ...

  • 雪小禅 | 听戏

      四时长忆 惜君如常 辛丑三月三十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小禅同名公众号"雪小禅" ↓   周 二 散 文  听 戏 文:雪小禅 图片:圆光 ♬ 点击聆听 主播韩枫为你播读 从前我总 ...

  • 王景琳:学者教授群里的“性情中人” —— 纪念吴小如先生

    <学者吴小如>一书出版于2012年.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还没能一睹为快.仅仅是从网上书介以及目录上得知,此书是由吴先生当年的学生陈熙中.齐裕焜两位教授联合发起的,书中收录了众多弟子门生为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