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能成功?别在用自己都不信的话忽悠孩子了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夏德雨
不久之前,网上出现一张微信截图。一位家长凌晨艾特老师,质疑教师为孩子布置了太多的作业,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休息。一时间激起了家长关于小学生作业、压力、甚至努力的讨论。
有赞成多布置作业的,他们秉承“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理论。
这些家长想必也是经历过艰苦求学路;有赞成减负的,他们认为孩子天性是玩耍,小小年纪就承担如此繁重的课业压力,实在是令人难受。
但是,无论家长们愿不愿意,孩子们的课业压力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是难以避免的。
对我们这些家里没有矿的家长来说,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办法应对各种压力才是唯一的办法。
小磊是我单位老哥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当初为了去重点小学,老哥可是真金白银花了十几万,而且夫妻俩都通过学校的面试才终于如愿以偿。
好学校压力自然大,十一期间去老哥家做客,小磊吃完午饭,顾不上休息就急匆匆的写作业去了。
老哥给我说,自己小时候不努力,没上个好大学,现在时代不同了,有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自己就会全心付出,孩子只需专心于努力学习就好,后顾之忧由父母解决。
老哥的一席话也是无数家长们心里所想,他没啥别的要求,不求孩子多聪明,只要努力认真,无论什么结果他都能接受。
听了老哥的真情告白,我提出想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
一进孩子卧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床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
这本书曾经提出了一个定律:“努力一万小时成为天才”。
“这本书孩子能看懂吗?”我有些好奇的问老哥。
“我讲给他听,我觉得这本书说的很有道理。”
看着小磊疲惫而坚毅的眼神,我继续问:“哥你平时和孩子老师常沟通学业情况吗?他们都说啥?”
“老师特别喜欢我们家孩子,都夸孩子认真勤奋,就是成绩提升有些慢,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只要练习够一万小时,孩子至少考个211大学没问题!”
“孩子哪门课学得好?哪门课需要提升的空间大?”
老哥顿了一下,“我儿子英语好,数学一般。这孩子每次错题我都让他同一道题做三遍,可踏实了。”
说着,老哥拿出几个错题本,自豪的展现给我看,几乎每一本都工工整整的把错题做了三遍。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恍然大悟,孩子成绩提升的慢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于过多的无意义努力。
固然,努力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但前提是得有正确的方法。无效的努力不但难以换来成功,还会慢慢地透支家长和孩子的热情。
小磊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求学时都经历过。明明很努力,但是越努力成绩越平庸,最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当然,我这位老哥比父辈们好多了。过去孩子成绩不好,换来的往往是一顿顿男女双打。
老哥夫妻俩是很开明的人,对孩子充满耐心,但是如果这一切的努力效果不好,会发生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把孩子学业能力的成长押宝在所谓的一万小时练习定律上,本身就是不理智的。
难道说我们普通人的孩子没必要努力吗?并不是这样,我们依然要坚持努力,但是努力一定要讲方法,讲科学。
有一位科学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给出了我们正确的方法。
瑞典心理学家K.A.埃里克森毕生致力于研究“新手如何成为专家”。他在《刻意练习》一书中针对“一万小时定律”的实用性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我们没必要迷信一万小时这个数字。这个数字之所以被我们熟知,是因为他足够震撼。
该数字一开始指的仅仅是预估一个优秀小提琴独奏家在20岁前完成的练习时间。对于不同领域,该数字意义不大。只是代表一种认真努力的态度。
真正意义上努力的练习,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因素:
因素一:一位好导师
每位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么该门功课成绩一定还不错。如果遇见一位你很不喜欢或水平不好的老师,那么这门课有很大的概率偏科。
好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会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构建学习计划,并挖掘孩子的潜力,让我们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
好导师不一定是学术方面登峰造极的专家,但必须有良好教学能力的导师。
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导师的教学数据、他所教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大家的口碑来做一个基本判断。
因素二:保持专注
K.A.埃里克森通过实验发现,有效果的努力都是建立在高专注度练习的前提之下。
同样的记忆材料,全神贯注地背诵20分钟,成绩要比放松心态地背诵一个小时要好很多。
孩子从晚上8点连续学到12点,这种情形会透支孩子的体力,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一定好。
盲目的积累时间只会塑造努力假象,无法令孩子学到真的知识。
家长需要与孩子练习如何提升学习的专注度,而不是单纯增加无效学习时间。根据孩子年龄,可以调整每次专注的时间,在专注学习间隙要进行活动休息。
因素三:不在简单任务上浪费时间
在过于简单的任务上反复投入练习是不合理的,这样难以促进孩子学业上的提升。
我身边有位家长,只让孩子每天练习最拿手的钢琴曲,这样日积月累,钢琴水平不但不能提升,反而连最拿手的曲子也变得缺乏感情。
关注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迎接新的挑战很有必要。
小磊父亲为孩子准备的错题本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小磊花太多的时间在“抄写三遍”这种事情上。
错题的纠正不是简单地重新做几遍,而是要明白错的原因,并通过练习克服困难,掌握正确的技巧。
因素四:足够的时间积累
K.A.埃里克森依然给出了一组数据来证明努力时间的重要性。当然,在前三个因素都满足的前提下,时间因素才值得讨论。
他通过研究发现:顶尖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小提琴家在18岁之前,练习小提琴的时间平均为7336个小时;
虽然不及一万小时那么夸张,但是完成如此多小时的高专注度练习难度也是不小的。
以上四个因素,勾勒出了正确努力的真实模样。
无效的努力不但无法提升孩子的能力,更会磨灭他探索世界的热情。
我们作为家长,不能仅关注于孩子们学了多少小时,而是要与他们一起掌握正确努力的办法,做到高效科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