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伤晁盖的嫌疑人至少有五个 公孙胜鲁智深武松没去参战另有玄机!

射伤晁盖的嫌疑人至少有五个 公孙胜鲁智深武松没去参战另有玄机 晁盖,是《水浒传》当中的英雄人物之一。施耐庵曾这样描写他:晁盖,虬髯大汉,头上包着块青纱材质的头巾,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独埠山,要上系着一条绢布袋,脚上穿着一双麻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身浩然正气。晁盖是山东省郓城县的一个财主,平时为人仗义,广散财物,路遇不平,两肋插刀地帮助别人。相传晁盖所住的邻村闹鬼,村民们就请道士选地建塔,将他们村的鬼引到晁盖所住的村里。晁盖一听,心中愤愤不平,当即到邻村将宝塔拖到本村镇鬼。故世人多称它为托塔天王。如此仗义之人,最终却在曾头市一战中,被毒箭射进面部,最终治病无效而身亡。

晁盖此人平日爱仗义疏财,平生“义”字当头,因此结识了许多有能之人。后因与吴用、公孙胜等人智取生辰纲后被官府通缉,迫不得已上梁山,杀了心胸狭隘、无能的梁山泊旧首领王伦,被众人推举坐上了梁山泊之王的宝座。后听闻宋江因题反诗被官府捉拿,即将被问斩之时,集结山上各位好汉,劫法场,救宋江上山,还想将首领之位传与宋江。要不宋江百般推辞,晁盖早就卸任。上山后的晁盖虽成逆贼,但仍然遵循着自己的原则,严令手下,只强富人的金银,不伤害他人的性命;与山上的兄弟们齐心协力,共聚大义,拒绝朝廷的招安,偏要和朝廷平分秋色。在这一点上,与想通过被朝廷招安而获得官职的宋江尤为不同,体现了他们政治理想的差异。

宋江上山以后,由于晁盖本身就有不争之心,因此许多事情其实都是宋江指挥,一手操办的,这使得手下人见识到了宋江的能力,“只识宋江,不认天王”的局面已然出现,让晁盖感到自己的权利被架空的危机感。正是因为晁盖有了这种心理,最终导致了晁盖亲率将领大战曾头市,最终输的一败涂地,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晁盖出征曾头市的起因是这样的,本身以偷马为生的段景欲来投靠梁山,便偷了一匹照夜玉狮子想送与梁山好汉,不料在途中,马在曾头市被五虎给劫了去。五虎的这一行为分明是看不起梁山好汉。于是段景上了梁山便向宋江哭诉此事。宋江十分生气,连忙要出兵摆平曾头市。晁盖本身为人正直,就是看不起段景这种不正经的人,一听宋江为了他要出征曾头市,心中一时过不去这个坎,在准备并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出兵曾头市。但是由于准备仓促,没带军师,又听信了谗言,最终导致其兵败而归的路上,面部中毒箭,命陨曾头市。而晁盖临死前也对宋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化话:贤弟珍重,若是能捉得射箭伤我的人,让他当梁山泊的王。

而书上记载,种种证据表明,向晁盖射箭的人便是史文恭。因为晁盖中箭这事发生在逃离的曾头市的过程中,而且射伤晁盖的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这难道不是指向史文恭的最有效的证据吗?但也有人怀疑凶手可能是跟随在晁盖身边的杨雄和石秀。但是有人认为,这两个人并非是晁盖的亲信,晁盖不可能十分的信任他们两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一步将,并不是拉弓射箭的的好手。这两个原因便取消了对两个步将的怀疑。

有人怀疑只有宋江才是幕后的主使。宋江上山以后,渐渐地成为梁山的实际决策人,不可能不觊觎梁山宝座之位,加上自己与晁盖的政治理想不和,使原本亲如兄弟的两人已经各怀心事,不在推心置腹地交流了。况且晁盖临死前对其留下的遗嘱也表明,晁盖已经不再完全的相信宋江了。所以有人认为,宋江才是晁盖死亡的幕后主使者。

那林冲呢?这就更不可能了。林冲一直很尊敬晁盖,在晁盖的心目中,林冲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且林冲把名利看得十分淡,宋江是不可能通过你金钱和利益去收买他的。那没有跟晁盖出征的花荣和戴宗呢?花荣一直是极力支持宋江的决策的,与宋江关系十分好,听从宋江的吩咐去杀了晁盖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而戴宗具有日行千里的神技,杀人这种需要无声无息发生的事情碎对于他来说应该不算难事。而且书上描述晁盖中箭的过程是:晁盖带兵逃走,突然串出一彪马,乱箭射出,击中晁盖。最终还是在刘唐、白胜两个人的帮助下,和此时正好在村口接应的林冲会面,才将晁盖从乱军之中救起。

最后再说说公孙胜、鲁智深和武松这三人为什么没有跟晁盖出征。公孙胜是一位道行极深的玄学者。以他的功力不可能不知道晁盖不是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中的一员,而且其已经命不久矣。所以公孙胜不会下山。至于鲁智深和武松两人,都是仗义之人,与宋江比起来,他们的政治理想可能跟晁盖的更为相似,与晁盖可能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若与晁盖长久的交往下去,一定会与晁盖成为推心置腹的好兄弟,况且两人武力高强,呆在晁盖身边的话,晁盖也不会命陨曾头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