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进入疯狂变革年代,唯一“不变”的是“变”!
2019-07-22 20:28
熟悉我们的老读者都会发现,最近大象平台关注在线拍卖的比例越来越高,2019年,大家会发现各行各业都不算太景气,在古玩圈,不少古董商和拍卖行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但与此同时,今年仍然诞生了众多的造富传奇,大象见过太多利用新的艺术品交易方式在很短时间实现千万级利润的例子,但这样令人艳羡的通向财富之门的钥匙,很多人依稀看得见却远不得其中的法门。
龘藏夏拍北京预展现场
今天大象为朋友们关注的,是大象在过去三年中的坚实合作伙伴——龘藏app,如果您几年来一直关注大象平台,就会了解,龘藏app几乎是大象唯一认可的“专业”艺术品交易平台。龘藏app从2016年3月上线至今,在3年多的时间里总成交达到了7亿元!这个数字,要比绝大多数传统线下拍卖行的成绩更加出色,而且,还不带水分的。
龘藏夏拍杭州预展现场,龘藏团队和李连杰先生合影
有关龘藏的出色之处,大象曾经多次为朋友们作了分析和介绍,作为一家专业在线平台,龘藏在很多方面做到了比线下传统拍卖行更加的精致和严苛,比如龘藏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保真”的承诺,所有拍品通过文物局报批;决不允许委托人自己顶价;比如又在结款方面“不讲情面”,一直保持着极为惊人的结款速度和结款率,可以说,一家专业在线拍卖行在很多方面做到了比传统线下拍卖更加极致!
藏夏拍北京预展现场
但与此同时,大象在这里还需要爆个猛料,三年多来,尽管龘藏平台实现了7亿元的成交额,有着7000万的佣金收入(龘藏不收买家佣金,只收取卖家10%的佣金),但这三年来龘藏的盈利却极其微薄,这是因为,要成功玩转一个在线交易平台,运营成本要比绝大多数人的想象高得多。app在线交易的确是省去了传统拍卖酒店场地、图录、布展等各种费用,但是在线拍卖如果需要做到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组织在线拍卖所需要的投入是极高的。当然,尽管账面上的利润不高,但是三年多来,龘藏平台本身的价值,却远远不是7000万的佣金收入可以衡量的,三年多来,龘藏成为了一个足以改变行业生态的超级平台,未来的想象空间更是不可限量。
龘藏夏拍北京预展现场
说到龘藏对于整个行业生态的深刻影响,一方面,这三年来,大量喜马拉雅艺术领域或许本应属于线下大拍的优质收藏资源,都汇聚到了龘藏平台,另一方面,龘藏平台的成交价格,甚至开始对线下拍卖和交易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作用。在线上交易盛行的今天,收藏圈的价格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透明畅达,这使得以往部分领域虚高的市场水分被挤压,但也使得更多买家认识到了怎样才是有持续市场价值的优质藏品,这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机遇也是挑战,而龘藏成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发出强音的正能量强势平台。
大象今天的标题说,“拍卖进入疯狂变革年代,唯一不变的是变”,这是因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艺术品在线交易的行业生态的变化,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3年的时间成就了龘藏,但一年甚至短短几个月,就足以扭转很多平台的成败!因此,之所以龘藏成为了三年多来大象十分推崇认可的平台,除了他们起步之时的初心,更加难得的便是他们勇于随时跟随潮流改变的勇气,着眼创新,变换各种玩法。
前文提到,三年来龘藏仅仅只是实现微利,其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便都投入到了这种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之中。三年多来,龘藏在喜马拉雅艺术领域推出了各大特色专场,其中的许多专场和门类,都是开创了国内同类拍卖的先河,而到了今年的龘藏夏拍,除了龘藏最为擅长的喜马拉雅艺术领域之外,其门类已经拓展到了当代玉雕翡翠、紫砂、中国书画、国酒洋酒、当代艺术等八大门类13个专场,时间跨度长达两个星期。
本次龘藏夏拍最大的亮点,便是喜马拉雅艺术专场除了海内外藏家共同带来的30余件珍品专场外,还有一场更为特别的专场——那就是由从事喜玛拉雅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多年的“安叔”负责的【夏·雨安居】专场!安叔是喜马拉雅领域十分受人尊敬的前辈行家,行走国内外收藏圈几十年,无论是人品、口碑还是其独到的审美眼光都令人称道。安叔不仅仅行走拍场二十年,自己也多次组织过高水平的线下大拍,并屡屡创下佳绩,而到了今年,安叔自己也在改变,为喜马拉雅爱好者呈现出了龘藏季拍史上的第一场个人专场。像安叔这样的市场领军式人物,也已经投入到了这场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了。
以下就请朋友们跟随大象一起欣赏龘藏夏拍喜马拉雅部分的精彩:
名称:13世纪西藏嵌银眼嵌红铜巨版金刚萨埵
年代:13世纪
尺寸:整体高宽约61.8cm*45cm;佛像净高宽约43.8cm*30.3cm。
风格:西藏中部
质地:合金铜、嵌银、嵌红铜
龘藏夏拍喜马拉雅艺术(下)的封面,这样的造像相信放在任何一家线下大拍上,也都是封面级别的神品,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您细细膜拜。13世纪西藏地区的巨型造像!这一时期的西藏佛教艺术称得上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在吐蕃王朝末期经历了百年的灭佛期后,佛教再度在西藏地区兴盛,同时,随着印度帕拉王朝覆灭而出逃的大量印度僧人和造像匠人大量的进入西藏,使得此时的西藏思想和艺术更加多元化,龘藏这尊明星封面便诞生于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年代。
此尊造像由两部分组成,佛身为十三世纪合金铜铸造;底座为十三世纪木质镂雕。造像整体高约61.5厘米,单是金刚萨埵本身就高达44厘米,近千年的岁月使得其金属皮壳呈现一种琥珀色的宝石般莹润光泽。
此像脸型方正,嘴角微微上弯,目光低垂,配合略微吐内收含的下颌,慈悲之态飘逸传神。
眼睛嵌银+红铜、嘴唇、帽冠、颈链、胸前璎珞、腰链、臂钏+璎珞、手镯、手指甲、脚指甲都嵌红铜,而且所有镶嵌上都錾刻精美花纹,细观极其华丽。坚硬的线条和锐利的棱角与帕拉艺术类似。
臂钏以与头冠的装饰图案一致。这种华美的宝冠及臂钏在西藏现存的十二至十三世纪造像中能见到,如现存于拉萨大昭寺的一尊不空成就佛,其头冠与臂钏的装饰手法与此尊十分类似。
拉萨大昭寺藏不空成就佛
而且这类尺寸造像在十三世纪之前的存世作品不多,加之历史上的数次破坏,完整品较少。现在能见到的大尺寸的早期西藏中部风格造像除保存在西藏各大寺院的之外,只有极少数散落在国内外藏家手中。
十三世纪西藏中部不空成就佛 瑞士Alain Bordier基金会收藏
十一至十二世纪西藏中部无量寿佛 止观美术馆藏
西藏中部风格的大尺寸造像因存世量少,很少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出现,但是一有此类作品出现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在北京古天一2017年秋拍上一尊十二至十三世纪的西藏中部不空成就佛就以1127万价格成交。
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上一尊大体量的十一至十二世纪西藏中部释迦牟尼拍出了5685万的高价。
龘藏董事长甲子与此尊造像合影
龘藏这尊十三世纪西藏中部金刚萨埵比例协调,体量硕大,工艺精湛,品相完美,镶嵌繁复,风格透露出早期造像特有的朴拙与力量感,整体艺术性极强!在目前流散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实属罕见!
再一起来看看本件封面的精彩视频:
名称:14世纪丹萨替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造像
年代:14世纪
尺寸:整体高宽约30.5cm*16.5cm
风格:丹萨替
质地:铜鎏金、嵌宝石
工艺:稀有的馆藏级造像;存世极少的丹萨替寺造像圆雕件;稀有的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组合题材。
来源:
1、保利厦门2017年春拍,Lot0936,14世纪丹萨替铜鎏金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像,成交价:RMB 4,370,000
著录:
1、《西藏丹萨寺历史研究》,黄春和著,文物出版社,2016年,页167
喜马拉雅专场(上)的封面,又是一件极其吸引眼球的重器,极其特殊的丹萨替寺造像。
关于丹萨替寺我们已经很多次为朋友们单独介绍了,称得上是古代西藏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在元代早期,朗氏家族族长受封为帕竹万户长,丹萨替寺成为政教合一的宗教世俗政权,在强大的财力支持下,成就了辉煌的丹萨替艺术。
1948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造访该寺,随行的弗朗西斯梅勒拍下了丹萨梯寺的舍利塔的珍贵照片,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丹萨替寺被付之一炬,文物散失,不可胜数。通过图齐的珍贵照片可见,丹萨替寺舍利塔的供奉形式,不同于一般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
此尊右侧立像是金刚手菩萨,金刚手左手抚宝瓶,这是整个造像的关键所在,藏传佛教以重视教法传承闻名,即所谓的“灌顶”。本尊组合即是象征性的表现金刚手菩萨向大成就者传法。
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局部特征来看,此像均表现了西藏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就面相而言,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均脸型宽大,面部饱满,尤其大成就者杏仁状大眼更是丹萨替造像典型的艺术表现方式;此像装饰绿松石等各色宝石,品种繁多,遍布全身,也是丹萨替造像的传统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菩萨背后有方形的凹槽痕,是用以安装在舍利灵塔之上,可见此像就是来源自丹萨替寺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为寺庙佛塔上的“大宝装饰”。
丹萨替寺佛像十分稀少,目前散见于各大小公私博物馆、私人收藏、艺术市场和拍卖会上,据初步统计,总数约100余尊。
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一尊14-15世纪的丹萨替大随求佛母就以3450万人民币拍出。
而以金刚手菩萨与大成就者作为组合题材的造像在丹萨替所有题材造像里是最少见的。据资料显示,此类题材造像全世界仅有十余件,布达拉宫藏品中有一件类似造像,可作比较。
再一起来看看本件封面的精彩视频:
名称:12世纪嵌金嵌红铜嵌黄铜天铁五股金刚杵
年代:12世纪
尺寸:整体高宽约12cm*3.9cm
风格:西藏
质地:天铁、嵌金、嵌红铜、嵌黄铜
龘藏大拍每次都会呈现十分重要的法器,这次也不例外,而这次呈现的这件铁杵应该是龘藏拍过尺寸最小的一把早期铁杵,而且一共镶嵌了黄金、红铜、黄铜三种材质,极为特殊,甚至可以说是仅见了!
这件铁杵以多次锤炼的天铁铸造,金刚杵表面色泽莹润,寒光耀眼,手感光润,如婴儿肌肤,铁质漆黑油亮,实乃铁杵类传世不二精品。
整体造型健硕饱满、浑厚大气,杵身线条优美,杵股弧线含蓄,富有内在的力量感。杵柄中央向两侧各有两圈环状嵌错,内圈嵌红铜,外圈嵌黄铜。再外为两圈兽面纹装饰,兽面上下各有四个,外缘皆嵌金装饰。其尖尖的双耳朝上,双眼硕大,鼻子凸起,形象如同12-13世纪唐卡画面中抽象的狮子。
我们常见的金刚杵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而龘藏夏拍的这件五股杵年代较早,是12世纪相当于中原地区宋代的作品,不论是造型、工艺还是品相都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而最最难得的是尺寸较小,可以随身携带,在八百年间受到无数具德上师所加持,极为殊胜!
名称:罕见 尼泊尔十七世纪铜鎏金高浮雕饰件
年代:十七世纪
尺寸:整体高宽约62.5cm*102cm
风格:尼泊尔
质地:铜鎏金
材质:同类题材常见为木雕件,类似于本件铜胎鎏金之体量如此大的雕件门楣极为稀有
工艺:(1)馆藏级极其精美的大尺寸铜鎏金高浮雕捶揲工艺饰件
(2)为突出飞天飞动时的立体效果,背光上方两位龙女为单独立体铸造件
来源:欧洲拍卖
这是一件尼泊尔大型建筑构件,有可能是寺庙佛殿的门楣,整体铜鎏金。门楣呈拱形,中间部分为坐骑于金翅鸟上的保护之神毗湿奴,左右为其神妃相伴。
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管维护宇宙之权,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是藏传佛教中则被视作护法神的毗纽天。具四臂,各持螺贝,权杖,轮宝和法杖等法器,这是毗湿奴的典型标识。座下坐骑为脚踩巨龙,展翅翱翔状的大鹏金翅鸟,他是迦叶尊者和维尼塔之子,为雄鹰与人类的结合体。
毗湿奴上方是兽面之王,左右分别有龙女和摩羯鱼相伴。值得注意的是做飞天状的两尊龙女为分体铸造后再铆接上去的,愈彰显飞天飞动时的立体效果,可谓构思独到,设计精妙,是可收藏亦可作佛堂或展厅的门楣装饰的一件馆藏级大尺寸铜鎏金高浮雕锤碟工艺的艺术精品。
名称:明代永乐宫廷无量寿佛 所见最小长寿佛
年代:明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4.6cm*3.4cm
风格:永乐宫廷
质地:铜鎏金
又是一件奇品!无量寿佛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的对于寿命绵长的追求,而这可能是如今所见最小的长寿佛!而且是永乐宫廷御制!
这尊指尖上的造像很好地诠释了明宫廷造像优雅的美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尺寸非常小,却准确表现了无量寿佛的神态,是一尊标准的“极小版”永乐宫廷造像。
此尊造像很好地诠释了明宫廷造像优雅的美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尺寸非常小,却准确表现了无量寿佛的神态,是一尊标准的“极小版”永乐宫廷造像。盈寸有余,却比例精准,细节刻画一丝不苟,精彩绝伦,无论在造型还是工艺上,与带刻款的明代宫廷造像完全一致。
2019年6月13日,巴黎佳士得一尊尺寸仅10公分的永乐宮廷鎏金铜观音及佛母坐像以750多万元人民币成交,再一次证明宮廷御制、精品、题材收藏方向永远是王道!那么龘藏这尊高度仅4.4公分的永乐宫廷造像能创造什么奇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名称:明代汉藏风格宝冠释迦牟尼
年代:明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33cm*22.2cm
风格:汉藏风格
质地:合金铜
来源:
中国嘉德2014年秋拍,Lot3629,明代铜宝冠释迦,成交价:RMB 402,500
在佛教密教形成之前,佛像仅穿袈裟,不戴任何饰物;形成之后,佛像不仅佩戴宝冠,还在身体各部位佩戴饰物。这种宝冠佛的形象分别传入了印度西北部、中国西藏和中亚地区。
此尊佛像在西藏造像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内陆佛教造像的传统审美情趣,侧重对汉人面相特征和脸部表情的细节刻画,强调手脚的柔软度和指节纹路的清晰度。在服饰上展现了一种袈裟的新式披法,一改“通肩式”和“右袒式”袈裟的传统披法。
此尊造像整体来说此造像神态自若,造型优美,雍容华贵,莲瓣宽肥饱满,饰三朵卷云纹,对称分布,保持了明代宣德时期造像的基本特征。
名称:万里无一·千年至纯 仅见胎儿图腾天珠
年代:千年
尺寸:天珠对孔约34mm,直径约11.6mm;项链整体重约13.2g。
配珠:千年一线药师珠、清代阿卡shanhu、黄金隔珠
每次龘藏大拍的天珠都会值得期待,这次又是一件孤品级的存在。这颗天珠的灵魂和精髓,所呈现出的图腾从未在其他天珠上发现过!
这颗至纯天珠的图腾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解读,首先我们会看到两颗灵秀的大眼睛,刻画的圆润饱满,在藏民心中一直认为“两眼”意味着并蒂长生,玉树连枝,家庭美满,夫妻和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此两眼天珠最为常见。而在另一面是由两颗刚刚受精的卵子和一颗刚刚开始发育的胚胎组成,而外围的一圈镶蚀线就如一个子宫。细看你会发现那两颗“卵子”几乎就是半透明的,这是刻画在两颗微小的水晶眼之上的图案,这就像细胞要开始裂变一样。
再看这颗天珠本身,珠体形状完美,镶蚀清晰,品相极佳,十分难得。黑白分明中透着淡淡的牙黄,珠体满满的马蹄型风化纹,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之感。
在龘藏每年拍卖过的天珠不计其数,但是拥有如此特殊图腾,以及真正会让人感动的天珠,仅此一颗。
名称:清代北京宫廷风格大威德金刚唐卡
年代:清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85cm*59cm;画芯高宽约46.5cm*33.5cm。
风格:北京
质地:布
再来看一件重要唐卡,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无上瑜伽续部的重要本尊之一,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化身,按藏传佛教经典和现存造像来看,大威德金刚造型众多,既有一面二臂的单尊造型、也有多面多臂多足的繁复造型,目前存世较为常见的多为主尊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且怀抱明妃的形象,而本幅唐卡中却为罕见的未抱明妃,单尊出现的独雄形象。
此幅唐卡主尊为深蓝色身,共九面,正中为凶猛的牛头,三目圆瞪,愤怒形象展露无疑,除最上为文殊菩萨的寂静面外,其余八面皆为不同色的忿怒面。主尊共34臂16足,主尊身披璎珞,璎珞为细细的白色链条状,为凶猛的图案增添了点缀和装饰效果。耳铛和法器等装饰细节处,皆以金色装饰,与深色的主尊身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思精巧。主尊背后为红色火焰背光,团团火焰以红色和橙色绘制表现,栩栩如生。
在主尊下方左下角的为象鼻财神,此红象鼻财神(又名大红众会主)和欲帝明王,作明佛母被共称为萨迦十三金法中的“大三红”,在教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萨迦十三金法,“三大红”中的红象鼻财神,属于出世间的登地菩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最重要的护法神,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保护神。
从绘画艺术上来看,这幅唐卡布局繁而不乱,主尊大威德居于画面中心,上方左右两侧绘祖师像,主尊前绘五觉供,背景绘青山绿草,色彩上以红、黄、蓝、绿、青五色为主,色彩对比极为鲜明,突显出大威德金刚威猛的气势。从整体风格来看为难得的北京宫廷作品!!
名称:11-12世纪帕拉王朝自在弥勒
年代:11-12世纪
尺寸:整体高宽约10.4cm*6.3cm
风格:帕拉王朝
质地:黄铜
来源:
纽约苏富比1998年3月26日,印度及东南亚艺术,lot71
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成就了印度佛教艺术最后的顶峰。可惜12世纪末,伊斯兰的军队征服了整个东北印度,伴随而来的是对主要寺庙的破坏以及对佛教信众的迫害,帕拉王朝走向覆灭,佛教也在印度彻底灭亡,这些幸留下来的精美造像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这尊帕拉弥勒菩萨面部光洁圆润,杏核眼,弓形眉,整个五官的刻画精简而传露出柔善之美,具有南亚人的面部特征。上身袒露璎珞装饰,左腿横盘,右脚弓立于座面,呈游戏坐姿,通观整像,特别是像身的姿态,充分的表现出菩萨肢体的柔韧和肌肉,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体现出东北印度帕拉造像的艺术特征。
帕拉风格造像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2016年在广州华艺的秋拍上一尊仅仅9.6厘米的11-12世纪的铜文殊菩萨也以465万的高价成交。
来源:纽约苏富比1998年3月26日,印度及东南亚艺术,lot71
龘藏这尊无疑为帕拉造像成熟时期的一件绝佳作品,传承有序,十分难得,值得收藏。
名称:明代西藏铁錽银紫檀官印 馆藏级别
年代:明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5cm*2.6cm
风格:西藏
质地:紫檀、铁、錽银
此枚老藏印为传世珍品,尺寸之大,材质之稀少,工艺之精湛,世无多见。
藏印上半部分为紫檀,有三通孔,用清代宫廷特有的绳子以吉祥结形式穿带,上有老珊瑚和老灵骨透雕珠子两颗,丝绸璎珞一对,皆为清代。印身的工艺极为细致,顶部呈宝珠形,侧面雕刻火焰摩尼宝,整个印章被卷草纹围绕着,从未见藏印上可以有雕刻的如此灵动的缠枝如意纹。下部雕刻一周莲瓣,并镶嵌有一颗宝石蓝松石。印面为铁质,表面錽银,保存状态非常完好!
这类工艺在古代西藏都是统治阶级(大贵族或者大活佛)才能使用的,足已证明此枚印章的主人地位之高,财力之雄厚!此印的印文是蒙古文篆体,现在极少有人能够翻译,文字与西藏博物館藏收藏的一枚第七任大元帝師 薩迦派 桑結貝(1267-1314),《元史》載為“相家班”的玉印上的文体一致。
虽然无法从印文判断出此枚印章原持有人是谁,但是从高级的材质和细致的工艺,以及高等级字体就推断出这是一枚等级极高的官印,依然有着巨大的文物和宗教价值,一旦破译定会带来极大惊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枚藏印是可以入藏西藏博物馆的!
名称:十八世纪西藏宫廷铜鎏金老银香炉行炉
年代:十八世纪
尺寸:香炉高宽约34cm*27.5cm,加提链高约77.5cm,握把长约46.8cm。
风格:西藏宫廷
质地:铜鎏金、老银、木雕彩绘
行炉非常罕见,而且级别甚高!在西藏,一般只有两个场合才能见到,第一:大的法会开始前,会见到喇嘛手提行炉绕场三周,用来净化道场;第二:大的法王或者活佛出行时,前面会有一位喇嘛手提行炉开路。可惜的是这类礼器存世极少,大家可以看一下龘藏参考图片,如此大的活佛出行都没有,只能用一捆香来代替,可见此件拍品的珍稀程度!
自南北朝始,佛教中有一种修持为“行香”,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因香炉既可以固定放置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称为行炉…
龘藏这件香熏行炉造型别致,品相完美,结构复杂。香熏分为手柄、提环、华盖、锁链、熏盖、炉身、炉柄七部分。
炉身腹部由龙身所隔成的三个空间内,各有葵形的开窗,装饰有不同的图案。分别为法螺、宝镜和寿桃,刻画十分精美,这件熏炉华丽精美,为西藏宫廷之物。
龘藏夏拍线下巡展李连杰先生在观赏这只行炉
名称:清代馆藏级孤品 巨版官造扎纳巴扎尔风格二十一度母擦模
尺寸:整体(加底座)高宽约43.5cm*28cm ;擦模高宽约36cm*26.3cm,重约10.1kg。
年代:清代
风格:蒙古官造扎纳巴扎尔风格
质地:合金铜铸造
注解:擦模背面带铭文“藏文种子字ong”
作为“众佛之母”的擦模收藏近两年来因为龘藏的不断推广而热度升温,成为了毋庸置疑是近年收藏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夏拍这件是题材罕见,尺寸巨大的官造模子,以精炼利玛铜铸造,细节部分工匠再以刻刀精工修饰。以工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不计成本。
蒙藏地区的擦模制作精粗区别,最主要的因素往往取决于施主或寺庙的财力,从这尊擦模来看,能负担如此不菲的工费的,最有可能是蒙古最大的寺院之一,但是由于同类题材极其罕见,很难具体判断其来源。这也是现在市面上仅见的一尊尺寸最大、级别最高的二十一度母擦模。
擦模中央主尊为绿度母,身后有圆形的头光和身光,两护法分列左右。二十度母整齐有序的环绕周匝,其与中央主尊形象相同,只是形体稍小。整体局部巧妙,二十一度母皆安住于一棵菩提圣树上,人物造型优雅端庄,刻画精细。
此尊擦模最为特殊的一点是背面带有藏文种子字,级别甚高,极为罕见,是难得的精品。
名称:明代宫廷 紫檀雕刻彩绘描金释迦牟尼佛
年代:明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19.7cm*14.5cm
风格:宫廷
质地:整料紫檀、彩绘描金
真正有眼力的藏家一定会请走这尊造像!
造像采用名贵的紫檀木雕造,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寸檀寸金之说,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卫藏地区更是珍稀之物。这也是紫檀木雕大器为世界所珍视的重要原因。
此尊紫檀释迦牟尼雕琢极为精美华丽,细节之处,就连衣缘处装饰连珠纹,袈裟上用金汁描绘出装饰图案,造像的脸部和手脚裸露处有着厚重的泥金,这符合在清代的供养中泥金泥肉不泥衣的传统方式。
同时在底部为描金的十字金刚杵封藏,在殊为难得。
名称:清代宫廷制式无髓GABALA念珠一套
年代:清代
尺寸:GABALA直径约12.5-12.9mm ,GABALA共108颗 ,翡翠直径约13.8mm;佛珠周长约75cm,总重约177g
风格:清代宫廷
质地:清早期顶骨舍利、清代镂雕翡翠佛头与隔珠、清代老银计数器和清代金黄铜计数器
GABALA由高僧顶骨遗留舍利,上师的慈悲、思想与智慧都集中于大脑,所以GABALA是最具有加持力和念力的法物。藏传佛教里有这样的说法:GABALA念珠是可以使死者安息、生者平安,可谓是真正通死生之大,明阴阳之道的法宝,被视为“万珠之王”。
此串GABALA颗颗整齐,品相完美,厚度罕见,而且每一颗都是无髓,甚为殊圣,难能可贵,经过百年随身盘念,包浆酥润、油润至极,手感细腻,级别甚高,绝为高僧大德之用,他的气质是其他任何念珠都无法比拟的,足以见得此串GABALA品级之高!
1986年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著录的GABALA基本一致,可做比对。
名称:元代罕见三色护法面金刚镢
年代:元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28.3cm*2.8cm
风格:西藏
质地:寒铁、天铁、利玛铜、黄铜、红铜、嵌银
来源:
菩提道旧藏
Rossi&Rossi旧藏
展览:
阿什莫林博物馆,牛津,1998-2005年借展
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 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阿什莫林博物馆,牛津,1999年10-12月
Arte Buddhista Tibetana: Dei e Demoni dell’ Himalaya,Palazzo Bricherasio,都灵,2004年6-9月鲁宾艺术博物馆,纽约,2005-2017年借展
Casting the Divine: Sculptures of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鲁宾艺术博物馆,纽约,2012-2013年
著录:
喜马拉艺术资源网,编号68328。
https://www.himalayanart.org/items/68328
此镢顶端为愤怒的三面护法像极为特殊,这三张脸是由三种不同的材质制作,分别是黄铜、红铜和寒铁,尤其是红铜的那张脸眼睛和牙齿都是嵌银,他们开脸生动,艺术性极强!三位护法双手持金刚镢,也不是不同的材质,与他们面部的材质所对应。
手柄处由对称的“汉式凸结”和九股金刚杵,杵的九股和中柄全部由寒铁组成,修长的手柄也巧妙地拉开了整件法器的空间感,尽显了中段手持部位的层次感;摩羯口中的三棱镢身与金刚杵,他们中间穿一根“天铁”,外面由利玛铜打造,据记载是由早期仪轨决定的,这也是本件法器的一大亮点。材质和颜色的对比使整件法器看起来更加古朴别致,霸气十足。
名称:明代合金铜象宝
年代:明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16cm*11cm*8cm
风格:西藏
质地:合金铜
象宝(或称白象宝)是藏传佛教的七政宝之一,佛经《俱舍论》言,转轮王出现于世,便有七宝出现世间;此七宝为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与主兵臣宝。七者为转轮王治国之宝,故称七政宝,或称为七珍。历代崇佛帝王常以护法者转轮王自居,因此七政宝不仅是佛堂供佛物,也是帝王祈求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吉祥物。
清代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
年代:清代
尺寸:整体高宽约176cm*80cm
风格:汉传中原
质地:木雕、彩绘
到了今年龘藏夏拍,佛教艺术部分已经从原先纯粹的藏传艺术品,拓展到了汉地造像乃至早期犍陀罗造像,这也堪称是龘藏app的一大变化,更加的包容万象,呈现出更多远的佛教艺术精品。
此尊汉地造像体量极为震撼,造型大气沉稳,为典型的汉传佛教崇奉的造像,是清代中原地区十分受欢迎的造型,宝珠顶严,上有坐有一尊阿弥陀佛,这是对造像题材最主要判定。衣服边缘起伏褶皱如波纹般漾溢,转折起伏,表现出丝织物的柔软质感和体积感。小腿部的衣褶呈椭圆形,是明代造像中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下方为一条盘踞的神龙将整个莲座奋力的托起,既具装饰意味,又显示了极高的等级与神格。如此大体量造像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当出自皇家大型佛教寺庙,在当时也是异常珍贵,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虽年代久远,表面彩绘虽然有所褪去,但依然气势恢宏,为难得一见的佛教艺术精品。
拍卖:每晚21:00
直播/拍卖地址:龘藏APP
7月23~24日 般若心镜—佛教艺术专场
7月25~29日 昭雅正韵—当代玉雕、翡翠、紫砂专场
7月30~31日 中国书画专场
8月1~3日 上海洋酒专场(洋酒2场,国酒1场)
8月4日 现当代艺术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