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石涛和八大两人还有徐青藤,陈道复把四个人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大千先生自己独有的“大千荷”。首先这纸是半生半熟的,墨也是很传统的,要手工研墨,因为荷花在纸面上有一种厚重感,和墨汁呈现的效果不一样,墨汁这个东西,因为是化工的东西,然后它的渗透性很强,当然,这种厚重感也就没了。大千先生对画荷花的要求,荷叶必须是隶书的用笔,荷杆必须要中锋用笔。
大千荷代表作
“确实是,我们首先一看,一片荷叶里面看得到非常厚重,厚重之中呢,而且它又有种透明感,墨用的好,不脏不腻,透明感、层次感也很丰富,一笔下去,墨的浓淡层次又显现得很好,除了墨好,也突显了用笔的笔法。”
作品局部图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水法”,“水法”今天可能已经没有人研究了,大千先生是研究水法的,他对墨和色彩和水之间的使用过程当中,他要求对墨的表现叫“活墨”,就是生活的活,鲜活的活,他忌讳死的,就是一片死黑的东西或者一片死灰的都不行,一定要让运笔过程中的水和墨和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后,总体上一幅完成的作品和构图上来讲,形成了一种气韵生动的感觉。”
“马先生学习张大千的东西是比较全面,因为张大千先生是我们近代、现代是一个比较非常著名的画家,他的传统功力深厚,一个是他有创新,再有一个就是他的题材比较广泛,花卉、山水、人物都可以画,包括对敦煌壁画的大规模临摹。他能够把荷花及对荷花的理解,对于历代这个画家所用的笔法,融合在一起,是很伟大的,所以马先生学习他的荷花,在花卉中学习他的荷花,也是对张大千艺术的一种学习,对继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方面。”
“很多工笔画家他一到写意的时候就露怯了,但是马先生确实是甭管是大写意的还是工笔的,面面俱到,都做得很到位。”
“雷先生讲得非常全面到位。我补充一点就是,马先生实际上他的基础是从费晓楼、徐燕荪的工笔人物入手,
费晓楼作品
徐燕荪作品
其中有一段也是拜吴悦石先生为师,学习写意的画。刚才雷先生也说了,大千先生是一个全才,他从仿宋元到石涛、八大,到去敦煌临摹,到最后创作自己的风格,到晚年他的泼彩。大千先生一生在各个技法上都有自己的代表的作品,在水墨大写意的技法上,它是以荷花为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也有非常好的顶尖作品。
吴悦石作品
徐悲鸿讲,500年来一大千,但我觉得徐悲鸿后来还没有看到他最后的泼彩,他从技法上已经达到了几百年来的高峰水平,但是后面他又打破了自己的一个高度,突破了自己,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很欣赏和佩服马先生的勇气,我们看到,虽然都是学大千先生,但是展现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气势。”
“我看过黄永玉先生画画,厉害,画大画,拿着笔,一条线,手拿着笔脚下在走,气才不断。要不然手伸出半径,一最多一米就断了,所以传统基本功还有老先生这种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我也要学,只要我认为他能够超于常人的,我都得学。”
“这幅画我觉得可喜在哪呢?可喜在这是马先生自己创作的,用学习的张大千先生的笔法、构图,吸取了这些有营养的东西,然后自己根据感觉,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了这么一幅荷花图。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已经从临摹走出来了,走到了可以创作,我觉得这是一幅很难得的作品。”
“荷花我是非常喜欢的,为什么?荷花有它独特的气质,有时也叫“气节”。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欣赏一幅作品,除了他表面的笔触气势,还要看到它的气质,是不是把荷花的气质也体现出来。我们看八大的荷很简练,他的构图就给人一种孤傲的气节,所以也成为了八大的一个独特的符号。我欣赏马先生,这作品非常耐看,当然可以远观也可亵玩,每个细节,从大体的给人一种感受、感触,到他的每一个笔触,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这也是这幅作品给观者的一个完整享受。”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家,哪一派宗师,一直在强调“写”。刚才大家一直都在聊画,但我们从古至今,很多历代大家、宗师,还有包括近现代的这些大师们,你看他落款,某年某月某日“写”,这个“写”字就很重要,为什么呢?明明是画画的作品,他为什么要写个“写”,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对用笔的特殊要求。
张大千落款
所以这个“写”字,就是对作者掌握毛笔、掌握对宣纸、水墨、色彩处理的功夫,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不是随便拿着笔在这划拉划拉,照猫画虎的点几笔。大千先生他在画论里说的很清楚,画荷杆一定要用中锋,画荷叶一定要用隶书用笔,他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作品局部图
“是的,绘画作为一种技艺,“写”是为了跟“描”有个区别,这就是中国画跟其他画种的一种区别,是高于其他画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从古至今,大家每天都在研究,我们今天的自媒体,融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来源非常发达,张嘴就笔墨,闭嘴就笔墨,人人都是笔墨。黄馆长总是说我爱“较真儿”,那我一问您是搞什么的?“我是搞书法的”,那您告诉告诉我,什么叫书法?然后基本上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中稍微聪明一点的说:“书法不就书写文字的方法吗?”我说:“错了,我说你去看看辞海,辞海里也没有”,辞海里讲的是现象。我个人理解这个事儿,我要不把它搞透,那么我也会跟其他人一样误入歧途。我个人理解书法的“法”,讲的是标准、道理,也就是说:“用毛笔书写汉字,能够形成标准,被千古传承的才能叫书法,否则的话都是写字。”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传承,不能传承就是写大字。能不能传承,百年以后再说,让后人来评。”
“对,让后人来说吧,刚才雷老师一直强调要看落款,落款就是看书法。”
“刚才我关注了,画刚一拿出来,雷先生就先看落款了。”
“确实是,我也有这么一个粗陋的看法,只要是书法不行的话,如果书法都不懂的话,这张画我就没有收藏价值了。”
“应该是。”
“甭管他名气再大,卖的再贵,如果他字都不会写,那还叫什么中国绘画。”
“谢赫六法里有一条叫“骨法用笔”,什么叫骨法用笔?就是你看到这里,不管是点还是线,还是面还是笔道,它是有质量有力量的,是富有弹性的。如果没有质量,没有力量感,没有弹性感,这个用笔就基本上就不是“笔”了,我说的“笔”不是工具的“笔”。”
“笔墨要有力,力透纸背,这个不是真的要用很大的力气的意思。”
“还有一个对墨的理解,很多人都不一样。可能今天我个人认为,由于我们教学体制和大纲的这种定性的这种模式,今天所有美院的学生一看画,他马上上来说你黑白灰,他绝不会说焦浓重淡清,因为黑白灰这是西方绘画对色彩、对光的简单的一个概括。实际上我们要用这个道理来做一个比对。那么你黑白灰就三个调子,我们焦浓重淡清是五个,从意境、从虚实的呈现上,我们应该要胜过于黑白灰的。”
“所以一个“写”,讲的是用笔墨处理虚实关系,还有包括气韵都在里面,骨法用笔这是很关键的。刚才您也说到国人讲力透纸背,还有更炫耀的如锥画沙,屋漏痕,都是讲我们的用笔。”
“所表现出来的线质。”
“也就是说不管是我们写的字,还是我们画的画,我们用毛笔在宣纸上写过的或者画过留下的痕迹,它是有质量标准的。我们为什么几十年头也不回的,不再抬头的一直在做临摹学习,不断的,因为我认为我的功力没达到,还不够我去。”
“再去创新的时候还自觉不够功力。”
“当你功力达到了,可以任意去构思的时候,这个时候肢体肌肉上形成的记忆和大脑里面形成的记忆,抬笔就是张大千,挥手就是吴尚硕。”
“就有一种说法是所谓创新,是传统装满了之后溢出来那部分,没有装满,谈何创新。好,今天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