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潘天寿|艺术|中国画|水墨|画家|绘画

  

  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 1955年作 116.7×119.7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露气 1958年作 130×154cm 纸本水墨设色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艺术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奥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胜地引导人类之品性道德达到最高点,而入艺术极乐之天国。蔡 孑民先生主张以美育代宗教,亦就是这个意思

  ——1949年,关于“国画与诗”

  中国画向来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同中国的诗一样,靠的是胸襟、学问、修养。如果读者看了一幅画,读了一首诗,亦能在胸襟、学养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好的画,好的诗,可以使人 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

  ——1963年,对来访学生语

  

  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150.8×359.6cm 1962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雁荡山花图轴 122cm × 121cm1963年作

  二、艺术之民族性

  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听天阁画谈随笔》

  每一个国家民族,应有自己独立的文艺,以为国家民族的光辉。民族绘画的发展,对培养民族独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观念,是有重要意义

  ——1959年,《谈谈祖国目前的国画情况》

  艺术这个东西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强求相同。各民族、各地域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东西有不同的风格、形式、气魄,这是好的。如果都相同起来,那不是艺术,而像机器生产。当然,艺术大的原则还是同的,但不同民族,不同凭作家的表现有所不同。不同就是它的成就。

  ——196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作中国画讲座

  

  潘天寿 松鹰 1948年作 149×40.5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凝视

  三、继承与变革

  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每寥若晨星耳。

  ——《听天阁画谈随笔》

  笔墨技法,既然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点,这种技法,既然是多少年代、多少画家的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就须重视它,很好地研究它、整理它,将它继承下来。不要没有经过分析就轻率地去抹煞和否定它。

  ——1955年,在文艺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出新,也就是要有时代性。同时,画家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特点。因绘画是思想意识的反映,它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有的画明显,有的画不明显,但总之是有感情的。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个性。

  ——1963年,在泰安谈中国画问题

  

  潘天寿 雨后千山铁铸成 1961年作 89.9×45.9cm 纸本水墨设色

  

  潘天寿 江洲夜泊

  

(0)

相关推荐

  •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作者:卢炘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度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

  • 缅怀|纪念潘天寿先生逝世50周年

    今天,是潘天寿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1928年,潘天寿先生应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之邀,任中国画专任教授,从此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曾两度出任校长.潘天寿以其多方面的学术修养,宏 ...

  • 潘天寿等“传统派”证明了中国画是进步的

    回望20世纪以来"传统派"绘画的沉浮与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更为冷静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优长."传统派"曾经一度被视为保守甚至落后的代名词.20世 ...

  • 潘天寿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许江:立最高峰,唱大江东

    编者按:2021年9月5日,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潘先生在凄凉寂寞中去世.50年后,他的人格为世人景仰,他的艺术被后代尊崇,而他于文化 ...

  • 潘天寿的艺术风骨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度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 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1923 ...

  • 他的作品传达着空灵、飘逸的山水境界|山水画|国画|中国画|水墨

    贾荣志的山水画以其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独到的笔墨语言与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实践,显现出它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及良好的艺术感受力,这是难能可贵的,并给人深刻印象. 贾荣志:国家一级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潘天寿作品   初晴 导读 -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画,从具体技法上讲很不错,而整个格调大不类也.因为格调只能体察于象外,临去秋波,出于纯洁,露于自然,无意于媚,而有百媚自生.搔首弄姿,求人一顾,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来源:中国美术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 ...

  • 潘天寿论画摘录: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2021-07-26 09:10·一点书画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高清百幅)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延伸推荐: 为什么<芥子园 ...

  •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在山水画欣赏和创作上,审美层次的差异是不可回避的.如潘天寿所言: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 ...

  • 《潘天寿先生课徒稿》:潘天寿的艺术感悟,全蕴藏在这些珍贵的课徒稿作品里

    近代中国的剧烈动荡,堪称自古未有.真诚而敏感的艺术家,总是能够感应时代的脉搏,勇于承受命运的压力,并自觉地予以回应.国画大家潘天寿,以大写意花鸟山水名世,在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诸大家之后,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