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就是这么任性——苏轼书画作品欣赏
苏轼《潇湘竹石图》
绢本,水墨,纵28厘米,横105.6厘米,中国美术馆收藏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他是一个旷世奇才,是中国文人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他才华横溢,他潇洒不羁,他仁爱慈柔,他个性不随。他身上所洋溢着的旷达、坚韧、正直、宽容等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使他流芳千古,更让今日的我们在感动之余,有所沉思、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他就是苏轼。中国绘画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地参预绘事,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和象征人生美德的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绘画的主题。苏轼正是那时文人兼画家的代表,也是朱竹的创始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与辛弃疾共同开创北宋豪放词派,又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生平事迹,为大众所熟知,是多方面的天才学者。由于苏轼书法超妙,意趣清新,故其画一经着笔,便入神品。他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的墨竹技法,自称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苏轼又和北宋名家王诜、李公麟、米芾交好,故其画多得名家指点。他画竹往往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人家问他:可何不逐节分画?他回答说:“竹生时何尝是逐节生的?”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苏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苏轼存世的画作很少,皆为墨竹、枯木、怪石。目前所能见到仅有《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两幅被确定为真迹。
苏轼《枯木怪石图》,纸本,水墨,纵26.5厘米,横50.5厘米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多姿。笔墨寓意深刻,透露出深厚的文人学养。苏轼书法还表达了强烈、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意境。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又能将线条与文辞完美地结合起来。苏书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冲和淡远、自然萧散的风格,其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李白仙诗帖》(局部)。蜡笺纸本,纵54厘米,横111.1厘米。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纵28.6、横40.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行书,30.3 x 48.6公分。是苏轼谪居在黃州(今河南黃风)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
《梅花诗帖》,见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北宋苏轼书,草书。共6行,28字。
《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手札。冲和自然,轻松自如,笔墨挥洒之间,别有一种书卷气息和超尘脱俗的笔情墨韵。
《啜茶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信札,行书,纸本,纵23厘米,横1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归园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宝月帖》,信札,行书,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苏轼《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春中帖》,约1092年(元祐七年)。
《治平帖》,纸本,纵29.2厘兴,横45.2厘米,熙宁二年(1069)苏轼三十四岁时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