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纠 结
纠 结
作者 陶冶
人类的日益进步让社会越来越关爱生命,提倡健康。因而养生便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电视里有关饮食健康的节目也多了起来,网络里更是铺天盖地,热爱生活的家庭主妇们在追逐健康的梦想中对传统方式进行着一次次的革命,试图用科学的饮食来夯实健康,以实现拉长有限生命的距离。
当然,我家也不列外,并非是夸自己的妻子热爱生活,只是说她也未跳出尘凡。每晚讲述健康的电视节目她是必看的,并且要做笔记,无论手里有忙着什么样的事情她都会放下,讲述健康的节目是雷打不的。
近两年有了微信,微信里关于食品健康的信息铺天盖地,称得起是链接的主流。这怎会逃过妻子的“慧”眼,条条仔细浏览,认为重要的是要收藏的,以备复习。
在这方面她不只是个好学生,也是个实践者。于是我家盛食品的柜橱便越发满了起来,大地上能长出来的粗杂可食之品应有尽有,从五谷到水中生的芡实、莲子以及树上长得红枣、核桃无一不在。经常会用高压锅煮上一锅杂粮粥劝我吃上一碗半碗,并不浅余力地向我宣传多食粗粮及薯类的好处。而我总是“狗咬吕洞宾”用逆反的心态生出一些谬论:“前半生粗粮吃得太多了,后半生要多吃些细粮来平衡我的胃肠,否则它们要造反的。”“早年为填饱肚皮,地瓜、土豆早就吃足了,一肚子膳食纤维,一提我就冒酸水。”像骨子里生着叛逆的神经根本就“不识好人心”,又像是在捍卫着什么故意作对与她。
忽一日餐桌上妻子手里拿着根热乎乎的地瓜,却一脸的纠结地说:“这地瓜皮到底能吃不呢?前些日子一个链接里说'红薯是抗癌食品,尤其是红薯皮里抗癌成分非常高,从这点上来说,吃红薯皮是有利于健康的’。”“那就吃呗”我插话道。“今天有个链接又说'红薯皮含碱多,食用过多会引起胃肠不适。呈褐色和黑褐色斑点的红薯皮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感染,能够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进入人体将损害肝脏,并引起中毒。”妻子接着说。我调侃着对她说:“那就听权威的。”妻子一脸无奈地认真道:“都说是专家说的。”“?”,我哑言。
是啊,这专家无处不在,孰是孰非?凭我们的肉眼凡胎如何辩得了真伪?暗自庆幸自己不吃地瓜的好处,免去了妻子这番纠结。前日见电视台一专栏里在介绍如何识别木耳的真伪,心里生出的何止是纠结。民以食为天,我不吃地瓜像是占了便宜,可总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吧?我便联想起一系列曝光过的掺假食品事件,忽又想起昨日晚报的头版“生猪收钱不检疫直接进肉品加工厂”的新闻,看来是债劫难逃了,于是生出怒不可揭状。对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无能力辨出真伪,便为自己知识面的浅薄而羞愧得痛心疾首,犹如曹孟德走进了华容道“我命必休矣!”于是便暗自发誓,若有来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食品鉴别专家以慰今生亡灵。呜呼!
幸好,那些或超标或有害的食品添加剂好多都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潜在的危害便让我们生命得以继续苟存,我又与国人一样具有化解与适应的素质,咒骂几句“无人道、丧天良”之后便淡漠了最初的愤怒。万事久了就由习以为常变得顺理成章了。
按下葫芦起来瓢,雾霾又来烦心,尽管天气预报中空气已没有了质量,可那难闻的味道我们还是熟悉的,虽没有2016年那样来势汹汹,势如破竹,东北、华北、江淮过关斩将,势不可挡。可我还是在纠结与无奈中产生一种渴求,专家们若能证明雾霾对人体无害,甚至是有益健康该多好啊。希望终归是希望,陶冶并非陶潜,他笔下的“桃花源”只能是画饼充饥,凡夫俗子哪个能跳出三界外呢?
前日在微信“好看视频里看到,说是广东省高考的一道3分题,当界考生无人答出,均痛失3分。考题为三个选择题,其一、黄花岗起义是谁打响了第一枪?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林觉民?其二、黄花岗起义是谁打响了第二枪?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林觉民?其三、黄花岗起义是谁打响了第三枪?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林觉民?我皱着眉头喝了口茶,继续观看这啼笑皆非的试题。可它的标准答案却是:三枪都是黄兴打响的,他连开三枪。“噗”的一声,还没咽下去的半口茶水喷将出来,可怜我的iPhone被茶水淹得一塌糊涂。
既然连高考出题都这么不着调我们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昨日我问妻子“黄花岗起义是谁开的第四枪?”妻子却反问我“你得先答出是谁开的第五枪?”我们相对哈哈大笑,天下万事皆无也
精彩小视频
散文、小说,摄影,佳作链接。有情趣、有味道、有思想、有理性,读了、看了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