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明玉珍割据川蜀定都重庆,灭亡后子孙被遣送高丽

川蜀地区土地肥沃,险阻众多,每当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个地方都会出现有割据的情况,公孙述、刘焉、刘备、王建便是其中最著名者。故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一般来说这些割据政权都会定都成都,但是在元末之际,有一个人偏偏没有在成都建都,而是去了重庆。这就是明玉珍,他的政权也被称作明夏。明玉珍原名瑞,字玉珍,是元末湖广行省随州人,家中世代务以农为业。明玉珍“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长大以后正好碰上元末大乱,红巾军领袖徐寿辉起兵蕲水并攻略四周,而明玉珍则率领四境百姓集结千余乡兵屯驻在青山结栅自保。至正十三年,徐寿辉僭号称帝,并招降明玉珍:“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于是明玉珍便“引众降,以元帅守沔阳。”归附徐寿辉后,明玉珍便开始与元军作战,有一次“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飞矢中右目,遂眇。”从此明玉珍便有了个绰号“明眼子”。

明玉珍的上司倪文俊后来因为沔阳连年遭受洪灾,军粮不济,便让明玉珍逆江而上筹集粮草。明玉珍率50艘船,万余人溯江而上,所到之处军纪严明,深得民心,渐因军功升迁至奉国上将军、统兵都元帅,成为天完政权的骨干。筹粮结束后,明玉珍本想立刻回去交差。但是这个时候已经被四川行省右丞完者都杀害的重庆义兵元帅杨汉的部众五千人前来投奔,并告诉他“重庆无重兵,完者都与四川行省左丞哈麻秃不相能,若回船出不意袭之,可取而有也。”正在明玉珍犹豫不决之际,部将戴寿的一句话让他下定了决心:“攻重庆,事济据蜀,不济归,无损也”。于是“玉珍从其策,袭重庆,走完者都,执哈麻秃献寿辉。寿辉授玉珍陇蜀行省右丞。”随后明玉珍四处攻城略地,手下的地盘越来越大。至正二十年,在明玉珍不断壮大实力的时候,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称汉帝。明玉珍得知此事,由于自己和陈友谅关系一直不好,便断绝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割据川蜀,“立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致祀。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为参谋。”

至正二十二年,明玉珍在大谋士刘桢等人的推戴下,在重庆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明夏。明玉珍称帝之后致力于内政建设,将川蜀划为八道,各设地方官员治理。同时明玉珍还开设学校、开科取士、安集流民、轻徭薄赋,这些政策推行下去之后,蜀中人心稳定,明玉珍越来越得人心。四年后,明玉珍去世,终年才38岁,其子明升继承其位,当时的明升年方十岁,无法理政,大权皆在其母彭太后手中。彭太后掌权后,继续贯彻丈夫的政策,不对外用兵,尽力安抚民生,内修政理,局势也十分稳定。又过了两年,朱元璋称帝,并将元顺帝赶到了北方大漠。明朝建立之初,蒙古残余势力还在反扑,朱元璋要尽全力消除蒙元残余势力,对明夏政权还顾不上用兵,只是派人去招抚,但是朱元璋的招抚却遭到了拒绝。

在天下一统的大势所趋之下,明夏政权的顽抗无异于螳臂当车。洪武四年春,朱元璋遣大将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人进攻明夏,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于同年六月兵临重庆城下。此时,明升自知大势已去,便只能率众出降。至此,立国仅9年时间的明夏帝国覆亡。明夏灭亡后,朱元璋封明升为归义侯。次年,朱元璋将彭太后母子等二十七人遣送高丽,要求不做官、不做民。至今为止,明家在当地已经有四万余人。

(0)

相关推荐